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操刀傷錦

鎖定
操刀傷錦(拼音:cāo dāo shāng jǐ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先秦·左丘明《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1] 
操刀傷錦指拿着刀割,損壞了錦。比喻才能低,不能勝任大事。連動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4] 
中文名
操刀傷錦
拼    音
cāo dāo shāng jǐn
近義詞
操刀制錦
出    處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注音字母
ㄘㄠ ㄉㄠ ㄕㄤ ㄐㄧㄣˇ
語法結構
連動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

操刀傷錦成語出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於子?子於鄭國,棟也。棟折榱崩,僑將厭焉,敢不盡言?子有美錦,不使人學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學者制焉。其為美錦,不亦多乎?”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操刀傷錦”。 [1] 

操刀傷錦成語典故

春秋的時候,鄭國的大夫子皮打算讓尹何擔任自己封地上的主管,尹何是子皮家的小臣,沒有管理這麼大地域的經驗和能力,許多人覺得這個人承擔不了這樣的重任。 [2] 
為此,子皮徵求輔助自己執政的子產的意見。子產説:“尹何年紀輕,恐怕不行吧。”子皮覺得不是這樣,説:“尹何謹慎、敦厚,我很喜歡他,他也不會背叛我。他雖然缺乏經驗,但可以讓他學呀。學的時間久了,他也就懂得治理的道理了。”子產反對説:“那不行,大凡一個人愛護另一個人,總希望對被愛護的人有利。現在你愛護一個人,卻把這麼重要的事交給他。這好比你讓一個不會拿刀的人去割東西,那是會給割東西的人帶來很大損害的。這樣,今後又有誰敢再來求你庇護呢?”接着,子產誠懇地説道:“您是鄭國的棟樑,要是屋棟斷裂了,我們這些住在屋子裏的人不是也要遭殃嗎?再舉一個例子説吧,如果您有一匹精緻美麗的錦緞,您決不會把它交給一個不會裁衣的人去學着裁製衣服,因為您怕把錦緞給糟蹋了。” [2] 
説到這裏,子產把話引到正題上來:“大官大邑是用來維護百姓利益的,這比那匹精緻美麗的錦緞重要得多了。您連錦緞都捨不得給不會裁衣的人去裁製衣服,卻為什麼把大官大邑交給毫無經驗的人去擔任和管理呢?您這樣的做法,豈不是把錦緞看得比大官大邑還要重了嗎?我也從來沒有聽説過借做官的機會來學做官的。”子產見子皮聽了在點頭,又進一層説:“再拿打獵來作例子吧,有個人連馬車也不會駕、弓箭都不會射,他怎麼能打到野獸呢?恐怕野獸沒有打着,自己卻要翻車呢。管理國家大事也是如此,總要先學會再去當政,而不能先當起政來再去學。硬要這樣子,必定會造成重大損失。” [2] 
子皮聽了子產這席話,連連點頭説:“您説得對極了,我太不聰明瞭。衣服是穿在我自己身上的,所以我知道要慎重地選擇人來裁製。大官大邑關係到百姓的利益,我卻非常輕視,真是太鼠目寸光了!”説到這裏,子皮向子產拜了一拜,接着又説:“如果不是先生用這番話來提醒我,我還不知自己幹了蠢事呢。記得從前我曾經説過,你治理鄭國,我只治理我的家產,使我的身體有所寄託也就足夠了。我向您請求從今以後,連我的家事也聽從你的意見去做!” [2] 

操刀傷錦典故寓意

勸説,需要高超的藝術,既不能言辭激烈,出語傷人,又能讓對方心服口服,比喻有着妙不可言的作用。在“操刀傷錦”的典故中,子產先用一個比喻,説讓一個才能不足的人當官,等於把刀交給一個不會操刀的人,讓他去任意亂割,既害了這個人,也害了其他人。操刀亂割,割什麼呢?形象還不夠鮮明,效果不夠好。緊接着子產又用了一個剪刀裁錦的比喻,形象赫然凸現。使被勸説者豁然開朗,恍然大悟。《北史》上説,明知他不會使用剪刀,卻偏叫他裁剪美錦,這不是剪壞美錦的人的過錯,實在是給他剪刀、讓他亂剪的人的罪過。那麼,任用不稱職的人,壞了大事,應該是任用者的罪過。 [3] 

操刀傷錦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操刀傷錦”指拿着刀割,損壞了錦。比喻才能低,不能勝任大事。連動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4] 
  • 運用示例
北朝·後魏·温子昇《為西河王謝太尉表》九鼎初定,於焉承之,有用當官,草靡從風,未遑克讓,常恐執轡輕輪,操刀傷錦。 [1] 
唐·李延壽《北史·魏咸陽王禧傳》:“未能操刀而使割錦,外傷錦之尤,實受刀之責。”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