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擊(拼音:jī),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2]  。此字最古形體為篆文,也見於《詩經》《莊子》等先秦著作。擊的基本義是敲打,引申為攻打、攻擊。敲打是一物碰一物,所以又引申為碰撞,由此引申為觸及、接觸。 [3] 
中文名
拼    音
繁    體
部    首
凵、一 [4] 
五    筆
FMK [1] 
倉    頡
QU [1] 
鄭    碼
BIZI [1] 
筆    順
橫、橫、豎、豎折、豎
字    級
一級(編號:0195)
平水韻
入聲十二錫 [5] 
總筆畫
2+3,1+4
四角碼
5077₂
統一碼
U+51FB
注音字母
ㄐㄧ
造字法
形聲字、會意字
字形結構
合體字,上下結構
異體字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3]
形聲字兼會意字。“擊”字繁體字形作“擊”。根據已有的材料,“擊”的字形在甲金文中未見,小篆作圖1,從手毄聲。擊打是手的動作,故從“”。毄,也讀jī。毄字從殳(shū),從軎(wèi)。“殳”是古代的一種兵器,作偏旁表示“打”的意思,“軎”是車軸的頭。“毄”的意思是相擊,打擊,實為“擊”的初文,“擊”為後起的分化字。漢隸(圖2-8)中,“擊”字寫法不統一,但基本構型為從手毄聲。“擊”形體複雜,所以羣眾將其簡化為“擊”(先省去“手”和“殳”,再將“軎”輪廓化)。
“擊”的本義是敲,打。如“擊鼓”,就是敲鼓。“擊”與音樂有不解之緣,因為中國古代的許多樂器都是靠擊打發音的。許多古籍都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的記載。“擊石拊石”,就是敲打石磬以奏樂。
“擊”有時又相當於“拍打”。如《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水擊”就是(鵬用翅膀)拍水。“擊”由敲打引申為攻打、進攻。如《史記·項羽本紀》:“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擊破指打垮、打敗。敲打是一物碰一物,所以又引申為碰撞,由此引申為觸及、接觸。 [3]  [15] 

詳細字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打;敲打。
beat;
hit;
strike
《詩經·邶風·擊鼓》:“擊鼓其鏜。”
唐·韓愈《送孟東野序》:“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於言也亦然。”
擊鼓;擊打;擊掌;旁敲側擊
攻打;進攻。
assault;
attack
《易·益卦》:“上九: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恆。兇。”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王翦果代李信擊荊。”
遊擊;襲擊;聲東擊西
殺;搏殺。
kill;
slaughter
《儀禮·少牢饋食禮》:“司馬刲羊,司士擊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擊數牛相士。”

觸及;碰撞。
bump into
《莊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
《戰國策·秦策一》:“古者使車轂擊馳,言語相結,天下為一。”
衝擊;撞擊;目擊
振翅飛翔。

唐·杜甫《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飛兔不近駕,鷙鳥資遠擊。”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詞:“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鐵刃。

《淮南子·泛論訓》:“槽矛無擊,修戟無刺。”

古樂器名。即柷。

《後漢書·馬融傳》:“故戛擊鳴球,載於《虞謨》。”

牴觸,違忤。

《荀子‧修身》:“行而俯項,非擊戾也。”
擊戾
治。

《易·蒙卦》:“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陸德明釋文引王肅雲:“擊,治也。”

名詞
同“”。男巫。

《荀子·王制》:“知其吉凶妖祥,傴巫跛擊之事也。”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6]  《現代漢語詞典》 [7]  《漢語大字典》 [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古歴切(jī)
攴也。從手毄聲。 [9] 

説文解字注

攴也。攴下曰:“小擊也。”二篆為轉注。攴訓小擊,擊則兼大小言之。而但云“攴也”者,於攴下見析言之理,於擊下見渾言之理,互相足也。攴之隸變為撲,手即又也。又下曰“手也”,因之鞭箠等物皆謂之撲。此經典撲字之義也。《咎繇謨》古文“戛擊”,今文《尚書》擊為隔,同音叚借。
從手,毄聲。古歷切,十六部。 [10]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部】 擊;康熙筆畫:17;部外筆畫:13
(jī)《唐韻》古歷切。《集韻》《韻會》吉歷切。並音激。《説文》:攴也。徐曰:撲也。《廣韻》:打也。《增韻》:扣也。《易·蒙卦》:擊蒙。注:擊去童蒙,以發其昧。《史記·叔孫通傳》:拔劒擊柱。
又《酷吏傳》:義縱以鷹擊毛摯為治。
又攻殺也。《楚語》:刲羊擊豕。注:擊,殺也。《前漢·高帝紀》:急擊之勿失。
又觸也。《莊子·田子方》:目擊而道存矣。或作撽。
(xí)又《集韻》《韻會》《正韻》並刑敵切。音檄。與覡同。男巫也。《荀子·王制篇》:知其吉凶妖祥,傴巫跛擊之事也。注:擊讀為覡。
(jì)又《集韻》吉詣切。音計。人名。春秋晉有屠擊。 [11]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書寫 書寫
“凵”2畫,㇗(豎折)一筆寫成。首筆橫居上居中。第二筆長橫居中,在橫中線下側。豎筆在豎中線。“凵”,居下居中,頂部與首筆橫大致等寬。 [16]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k
iek
王力系統
k
iek
董同龢系統
k
iek
周法高系統
k
ek
李方桂系統
k
ik
西漢



東漢





iek


iek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陌麥昔錫

iek
北魏後期北齊
陌麥昔錫

iek
齊梁陳北周隋
陌麥昔錫

iek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k
iek
擬音/王力系統

k
iek
擬音/董同龢系統

k
iek
擬音/周法高系統

k
iɛk
擬音/李方桂系統

k
iek
擬音/陳新雄系統

k
iek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14]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入聲
二十三錫

開口呼
四等
全清
古歷切
kiek
集韻

去聲
十二霽

開口呼
四等
全清
吉詣切
kiɛi

入聲
二十三錫

開口呼
四等
全濁
刑狄切
ɣiɛk

入聲
二十三錫

開口呼
四等
全清
吉歷切
kiɛk
禮部韻略


入聲





吉歷切

增韻


入聲





刑狄切



入聲





吉歷切

中原音韻

入聲作上聲
齊微

齊齒呼

全清

ki
中州音韻


入聲作上聲
齊微





巾以切

洪武正韻

入聲
七陌


全清
訖逆切
kiək

入聲
七陌


全濁
刑狄切
ɣiək
分韻撮要

陰入
第七英影應益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2-13]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27]
  • 2.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8-11]
  • 3.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080-1081
  • 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44
  • 5.    平水韻 十二錫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1-08-11]
  • 6.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6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899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598
  • 8.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2082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734
  • 10.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許惟賢整理. 説文解字注 下[M].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5.07:1059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405
  • 12.    擊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1-08-11]
  • 13.    擊的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1-08-11]
  • 14.    擊的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1-08-11]
  • 15.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142-143
  • 16.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4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