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播火錄

(2019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播火錄》是趙致真創作的科普讀物,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首版時間是2019年6月。 [1]  《播火錄》在2020年8月獲得第10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銀籤獎,9月獲得第15屆文津圖書獎,12月評為“典贊·2020科普中國”年度優秀科普圖書。 [2] 
作品名稱
播火錄
外文名
The Story of Kindling
作    者
趙致真
創作年代
當代
首版時間
2019年6月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播火錄內容簡介

煥彩生輝的文字,製作精良的視頻,豐富珍稀的圖片,在這本書中三位一體,展現了數碼時代紙質媒體的全新姿態。
廣闊恢弘的視野、引人入勝的故事、深邃明澈的思考,使這本書成為普及世界近代科學史的一部力作。
書中講述了近代科學的先驅和巨匠,為開拓人類知識疆界做出的奮鬥犧牲;在創建現代醫學的奮鬥中,利他行為的意義和奉獻精神的價值;一代天文學家為測量地球形狀和金星凌日而進行的科學遠征;無數探險者為征服北極南極而留下的英雄史詩;書中歷數了世界著名富豪大亨的仗義疏財和慷慨捐贈,説出了“賺錢只是機遇。花錢才是學問”、“個人財富融入人類的科學事業,將會千古流芳和與世長存”的道理;還有關於諾貝爾獎的諸多弊端、瑕疵和缺憾,使讀者以更理性的心態和達觀的境界,看待世間的名利得失和個人的際遇窮通;而關於科學進程中諸如X光、鐳、含鉛汽油、氟利昂和DDT對環境和健康的深遠影響及爭議,更映射了人類社會的全部複雜。如何評估一項科學成果的利弊得失,如何拿捏發展和環境的取捨權衡,考驗着今天人類的智慧和操行。
作者海量的閲讀、縝密的研究、嚴謹的考證,只為忠於歷史真實和避免謬種流傳,力求在藝術作品中保持學術水準。視頻拍攝走遍了東西南北半球,1400張圖片資料發掘於各國檔案深處,無疑為我國的精神產品覆蓋提供了新的增量。
作者目光所及,是經過時間淘洗的人類文明積澱,也是跨越民族藩籬的人性本源展露。本書無論以什麼動機和方式閲讀,相信都會有所收穫,並歷久長新永不過時。 [1]  [3] 

播火錄作品目錄

《播火錄》——科學發現的人文啓示
序言 1 曾慶瑞
序言 2 楊再石
序言 3 王直華
我寫播火錄 趙致真
1, 科學入口處(上)
——叩問自然
向望太陽
初識雷電
起步登天
2,科學入口處(下)
——實驗室浩歌
化學——勇敢者的領地
醫學——利他主義的凱歌
3,科學遠征(1)
——丈量天地
地球像橘子還是像西瓜
金星凌日的饋贈
4,科學遠征(2)
——北極之光
羅斯發現北磁極
搜救富蘭克林
最有名的挪威人南森
北極第一隻氣球
5,科學遠征(3)
——南極英雄(上)
探索南極的足跡
“英雄時代”的前奏
斯科特初露鋒芒
阿蒙森先下南極
6,科學遠征(4)
——南極英雄(下)
悲情英雄斯科特
希望之神沙克爾頓
7,人生有銀(上)
——歐洲的百年遺產
諾貝爾的決斷
索爾維的功勳
卡文迪許的“紅利”
8,人生有銀(下)
——美洲的財富之花
海爾的“化緣”
興教辦學與財富歸宿
史密森的一念之善
9,另眼看諾獎(1)
——缺失的里程碑
不識相對論
私心拒泰斗
佳期又誤的元素週期表
並非無心疏失
餘憾無窮的掛漏
10,另眼看諾獎(2)
——傾斜的天平
被遺忘的“熱帶醫學之父”
胰島素風波
彰賢與蔽賢
中國的“居里夫人”
光環下的厚與薄
備受爭議的坐享者
中子星公案
11,另眼看諾獎(3)
——“贏家通吃”的規則
長壽的優勢
“三人規則”的尷尬
12,另眼看諾獎(4)
——金榜下的眾生相
把握十足的問鼎者
忍氣吞聲的失落者
拍案而起的抗爭者
寵辱不驚的達觀者
身價百倍的失言者
參透世事的智慧者
13,文明的代價(上)
——原子深處的箭鏃
X光的另類故事
鐳的半世風波
14,文明的代價(下)
——始料不及的發明
乙基汽油功罪錄
氟利昂的無心之過
DDT的存廢之爭 [1] 

播火錄獲獎記錄

2020年7月,獲第十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銀籤獎 [4-5] 
2020年9月,獲得第十五屆“文津圖書獎”。 [6-7] 
2020年9月,入選北京市科協2020年優秀科普讀物推薦書目 [8] 
第十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銀籤獎獎座 第十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銀籤獎獎座
2020年12月,入選“典贊·2020科普中國” 年度科普圖書 [9] 

播火錄作者簡介

趙致真,1943年生於河南洛陽,高級記者,首批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國科技新聞協會副理事長,中國科教影視協會副理事長。創建大型科普電視欄目《科技之光》。1999年被評為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1999年獲意大利普利莫·羅菲斯國際科普獎,2003年被香港科技大學聘為“包玉剛傑出訪問藝術家”,200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2005年被推薦為聯合國卡令加科普獎中國候選人,2008年被評為科技奧運先進個人,2008年被推薦為“全國10位傳播科技優秀人物”候選人。
196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1968年分配到山西煤礦工作,1979年任長江航運管理局創作室主任,出版小説集《小巷的琴聲》、報告文學集《黃鶴百年歸》,1986年任武漢電視台台長,1991年出版電視專題選集《熒海一粟》。撰寫和編導科普電視片《歡迎你哈雷彗星》、《我們應該長多高》、《當我們站起來之後》、《怪坡揭秘》、《當彗星撞擊木星的時候》、《凱麗阿姨講科學》(100集)、《追尋永樂大鐘》、《守護敦煌》、《方興未艾轉基因》、《我們的宇宙》(3集)。2006年退休後撰寫和編導《科技與奧運》(35集)、《世博會的科學傳奇》(20集),《歡樂與智慧同行—2012龍年科技春節晚會》。《播火錄》(14集)。出版書籍《奧運中的科技之光》、《造物記》、《神奇科學》、《播火錄》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