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撐竿跳高

鎖定
撐竿跳高(pole vault)是一項運動員經過持竿助跑,藉助撐竿的支撐騰空,在完成一系列複雜的動作後越過橫杆的運動。 [1] 
古代人類為了適應生存和生產的需要,在同大自然進行鬥爭中,常利用手中的木杆或尖矛,跳越溝渠或小河等障礙。人們通常認為近代撐竿跳高即由古代撐杆跳越演變而來。撐竿跳高作為鍛鍊身體的手段是18世紀中葉在德國學校中開始的。19世紀,歐洲部分國家開始了撐竿跳高比賽。 [2]  1896年,男子撐竿跳高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3]  20世紀80年代,撐竿跳高的優勢開始轉向歐洲,撐竿跳高運動員謝爾蓋·布勃卡打破了美國和法國運動員長期壟斷的局面。2000年,女子撐竿跳高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3] 
世界撐竿跳高運動的最高組合機構是世界田徑,該組織機構於1912年成立,主要職責是在全球開展田徑運動等。 [4-5]  在中國,撐竿跳高的最高組織機構是中國田徑協會,該組織機構於1954年成立,宗旨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指導和推動中國田徑運動的發展等。 [6] 
中文名
撐竿跳高
外文名
pole vault
類    別
跳躍類運動
最高組織機構
世界田徑
重要賽事
奧運會撐竿跳高比賽、世界田徑錦標賽撐竿跳高比賽
代表人物
謝爾蓋·布勃卡、伊蓮娜·伊辛巴耶娃、蔡藝墅

撐竿跳高項目歷史

撐竿跳高起源於古代人類使用木棍、長矛等撐越障礙的活動。公元554年,愛爾蘭就有撐越過河的遊戲。
1789年,德國的佈施跳過1.83米,這是世界上有據可查的最早成績。
1843年,英國羅珀在彭里斯越過2.44米。 [7] 
早年歐洲的撐杆都是木製的,杆子下端裝着一個三股鐵叉。那時,撐竿跳高叫撐杆爬高。運動員把木杆插在地上,沿杆迅速向上爬,當杆子將要傾倒時,便越過橫杆,故得名。1890年,爬杆跳高被禁止。
1896年,在雅典奧運會撐竿跳高比賽中,美國選手霍伊特用木杆躍過3.30米,獲得冠軍。
20世紀初,人們發現竹杆既韌且輕又有彈性,是一種很好的撐竿跳高工具,於是就將它替代木杆運用到了正式比賽中。這一改革大大提高了運動成績。從1912年到1941年的30年間,共有10人16次利用竹杆創下了新的世界紀錄。
1948年,有人試用了玻璃纖維杆。
1952年,出現了鋁合金杆。竹杆的彈性與金屬桿的結實,使得20世紀中期這兩種杆在一段時間內並存。
1956年,在墨爾本奧運會的撐竿跳高比賽中,希臘撐竿跳高運動員路巴尼斯使用了當時尚不多見的新型撐杆――尼龍撐杆,從此尼龍撐杆開始被廣泛採用。隨後,美國運動員尤爾賽斯用尼龍撐杆飛越了4.89米的高度,打破了“人的體力不能跳過4.78米”的極限説。此後,撐竿跳高的水平突飛猛進,世界紀錄不斷刷新。
1957年,美國選手古托夫斯基以4.78米的金屬桿成績,打破了美國選手沃梅達用竹杆保持了15年的4.77米世界紀錄。從那以後,在正式比賽中,金屬桿全面替代竹杆。因為抗彎性能好的金屬桿在插入插穴時會產生很大的衝擊力,要求運動員必須具有發達的上肢力量,因此新的撐竿跳高紀錄雖有刷新,但十分有限。
謝爾蓋·布勃卡 謝爾蓋·布勃卡
1962年,國際業餘田徑聯合會正式批准使用玻璃纖維杆,加上採用海綿坑代替了沙坑,這樣就使撐竿跳高的技術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8] 
1963年,世界紀錄又被刷新4次,共提高了0.26米。憑藉這一技術優勢,美國人始終佔據絕對地位,壟斷了從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20年的撐竿跳高項目的最好成績。
20世紀80年代,女子撐竿跳高運動開始恢復和發展,運動成績迅速提高。1985年,謝爾蓋·布勃卡使用玻璃纖維杆,在法國奧林匹克體育場一舉突破6米大關,而後又數次打破紀錄,為撐竿跳高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9] 
1995年,國際田聯開始承認女子撐竿跳高世界紀錄。
1997年,女子撐竿跳高首次被列為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的正式比賽項目。
2000年,悉尼奧運會將女子撐竿跳高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10-11] 

撐竿跳高硬件要求

撐竿跳高比賽場地

撐竿跳高場地的落地區面積要不小於5×5米。選手所在的助跑道長度至少為40米,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應在45米以上。助跑道寬度最小為1.22米,最長不超過1.25米。用來抵放撐杆的插鬥底部斜面規定的長度為1米,呈逐漸變窄狀。 [12] 

撐竿跳高比賽器械

  • 撐杆
運動員所使用的撐杆一般是由複合材料製作的,使其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彈性效果。撐杆的表面必須光滑,以保證運動員在握杆時不會因撐杆表面的不光滑而影響發揮。在撐杆的表面可纏繞上兩層膠布,但要保證纏繞的順序以使其平整、光滑,一般纏繞兩層即可。而撐杆下也需纏繞多層保護性膠布,這樣可避免撞擊插鬥前壁對撐杄造成的損壞。 [12] 
  • 跳高架
撐竿跳高的立柱與跳高的立柱不同,前者運動的距離稱之為架距,架子可以向落地區的最大運動距離為多釐米,而後者的最大運動距離不全40釐米,運動員可以自行選擇距離。 [13] 
  • 橫竿
橫竿大多是由木料或是金屬製造,有三角形以及圓形兩種,跳高所用的橫竿多是三角形,每寬度為2.8-3釐米,圓形橫竿直2.5-3釐米。 [13] 

撐竿跳高比賽規則

(1)在開始比賽之前,組委會會安排運動員進行抽籤,以決定每人試跳的次序。正式進行到比賽時間時,任何人不得在助跑道上再進行撐竿跳高一切技術性的練習。比賽時,運動員可要求前後移動撐竿跳高架的立柱或橫杆託。
(2)運動員需將第一次試跳所需的立柱或橫杆託移動的距離,在比賽之前準確地通知給有關裁判員,由裁判員將運動員移動距離的數據記錄下來。如果運動員想要再次改變立柱的移動距離,需在未移動原要求立柱距離之前及時地通知有關裁判員。否則,會按原來要求移動立柱的時間開始計時,再次移動立柱不算為計時的起始點,這就減少了運動員的試跳時間。從插鬥前壁頂端內沿延長線向助跑道方向的移動距離不得超過40釐米,向落地區方向的移動距離不得超過80釐米。
(3)運動員在試跳結束後的成績由該場地的裁判記錄下來,依據試跳的成績決定參賽的名次。運動員助跑時發生跑出助跑道標誌線時,裁判不會判該名運動員犯規,而在運動員試跳時如果折斷了撐杆,也不算其為試跳失敗。
(4)如果撐竿跳高運動員在試跳時有意用手或手指把即將從橫杆託上掉下的橫杆放到原來位置上,裁判都會判其試跳失敗。當運動員越過橫杆時,橫杆沒有停留在原橫杆託上時,也視為運動員試跳失敗。在越過橫杆之前,運動員身體的任何部位與所用撐杆及插鬥前壁上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和落地區有接觸時,都可能導致橫杆從橫杆託上滑落,致使試跳失敗。
(5)運動員在起跳點起跳後,如果雙手交換了握杆的位置,這在比賽中是不允許的,如果運動員出現此種行為,裁判應判其違規,宣佈其試跳失敗。當橫杆的朝向遠離撐杆或向撐杆起跳架的方向傾倒時經發現並報告裁判後,允許有人對橫杆的位置進行校正,否則在比賽開始之前,不允許任何人接觸橫杆。如果發現運動員接觸橫杆,而且裁判長在經過確認之後肯定他的舉動存在穩定橫杆、防止其從橫杆託上滑落的可能時,那麼,該名運動員也會收到試跳失敗的宣判結果。
(6)比賽時,運動員可自由決定試跳的高度,但試跳的選擇高度應在規定高度之上。當運動員已作出試跳高度的選擇後,如果連續在已選擇的高度上試跳3次失敗的話,那麼,該名運動員將遭到淘汰,失去繼續比賽的資格,但不包括參賽選手比賽成績相同再次進行的決名次試跳。當運動員在試跳時撐杆折斷,可再次進行比賽,不視為試跳失敗。撐杆跳杆起跳時,撐杆必須插在插鬥內。
(7)正式比賽中,橫杆每次上升的高度不少於5釐米,允許運動員使用自備撐杆。除了手上有開放性損傷需要用醫用紗布包紮外,不得有帶子出現在手上,但運動員可在手上蘸比賽規定使用的物質以利於雙手抓握橫杆。 [12] 
撐竿跳高

撐竿跳高重要賽事

國際撐竿跳高比賽主要有奧運會撐竿跳高比賽、世界田徑錦標賽撐竿跳高比賽等。 [6] 
亞洲撐竿跳高比賽主要有亞洲田徑錦標賽撐竿跳高比賽。 [14] 
中國撐竿跳高比賽主要有全國田徑錦標賽撐竿跳高比賽等。 [6] 

撐竿跳高組織機構

世界田徑會徽 世界田徑會徽
世界田徑:國際性的田徑運動的管理組織。其前身是於1912年7月17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成立的“國際業餘田徑聯合會”。該聯合會的主要職責是在全球開展田徑運動,制定田徑比賽的計時方法及建立世界紀錄的標準等。2019年,國際田徑聯合會在摩納哥舉行的第217屆理事會上通過了更改名稱和會徽的決議,國際田徑聯合會更名為“世界田徑”。 [4-5] 
亞洲田徑協會聯合會:1973年在菲律賓馬尼拉成立,簡稱“亞田聯”,亞田聯組織的主要賽事有亞運會田徑比賽、亞洲田徑錦標賽。 [15] 
中國田徑協會:成立於1954年,是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所承認的管轄田徑運動的全國性運動協會。田徑協會的宗旨是團結全國田徑工作者和愛好者,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指導和推動中國田徑運動的發展等。 [6] 

撐竿跳高代表人物

謝爾蓋·布勃卡 謝爾蓋·布勃卡
謝爾蓋·布勃卡,烏克蘭撐竿跳高運動員。布勃卡27次刷新撐笮跳高室內、室外世界紀錄,是該項目中早出成績且成績持續提高的典範,有“空中飛人”之稱。1982年,布勃卡獲世界少年田徑比賽第一名(5.55米)。1983年,布勃卡獲第1屆世界田徑錦標賽金牌(5.71米),打破了該項目被美國和法國運動員長期壟斷的局面。1985年,布勃卡在法國巴黎奧林匹克體育場一舉突破6米大關,成為世界上首位躍過6米的運動員。1988年,布勃卡獲漢城奧運會撐竿跳高金牌。1991年6-8月間,布勃卡連續跳過6.07米、6.08米、6.09米和6.10米。 [16] 
伊蓮娜·伊辛巴耶娃 伊蓮娜·伊辛巴耶娃
伊蓮娜·伊辛巴耶娃,俄羅斯撐竿跳高運動員。1998年,伊辛巴耶娃獲得莫斯科世錦賽冠軍。2004年,伊辛巴耶娃在烏克蘭舉行的第15屆撐杆跳明星邀請賽創造了4米83的室內撐竿跳世界紀錄,儘管這一紀錄一週後就被費奧法諾娃以4米85的成績刷新,但隨後在布達佩斯舉行的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上,伊辛巴耶娃再次以4米86的成績,成為了該項目世界紀錄的保持者。2005年,在倫敦舉行的國際田聯超級大獎賽中,伊辛巴耶娃跳過高達5米的橫杆,從而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飛越5米大關的女子撐竿跳高運動員。2012年,在斯德哥爾摩室內田徑賽女子撐竿跳比賽中,伊辛巴耶娃以5.01米的成績再次打破由自己保持的室內女子撐竿跳世界紀錄,從而她第28次打破世界紀錄,同時也是她第13次打破室內賽世界紀錄。 [17] 
蔡藝墅,中國撐竿跳高運動員。1956年,在上海舉行的春季田徑比賽中,蔡藝墅以4.035米的成績打破了由符保盧保持20年之久的4.015米的撐竿跳高全國紀錄。同年在武漢舉行的中國奧林匹克代表隊訪問比賽中,蔡藝墅又以4.20米的成績刷新了撐竿跳高全國紀錄。從此,他的成績不斷提高,先後17次打破全國紀錄。 [18] 
杜普蘭蒂斯,2022年7月24日,杜普蘭蒂斯在2022年俄勒岡田徑世錦賽男子撐杆跳高決賽中以6米21獲得冠軍,並將由他自己保持的該項目世界紀錄提升了1釐米。 [21] 

撐竿跳高項目數據

世界紀錄
場地
性別
運動員
國籍
成績
日期
室外
瑞典
6.23米
2023年9月18日
伊蓮娜·伊辛巴耶娃
俄羅斯
5.06米
2009年8月28日
室內
阿曼德·杜普蘭蒂斯
瑞典
6.22米
2023年2月25日
美國
5.02米
2013年3月2日
參考資料 [19-20]  [22-23] 
參考資料
  • 1.    劉金鳳編著.田徑教學與訓練: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08:第104頁
  • 2.    喬丹,程成主編.田徑運動辭典:遠方出版社,2006.09:第87頁
  • 3.    蘇海濱著.田徑運動項目訓練原理與方法探析: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12:第160頁
  • 4.    國際田聯改名啦!新名稱和會徽10月正式啓用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0-12-24]
  • 5.    王尚琦著.跳高: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12:第111-114頁
  • 6.    孟剛著.田徑: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03:第314-316頁
  • 7.    田徑-撐竿跳高  .國家體育總局[引用日期2015-02-15]
  • 8.    喬丹,程成主編.田徑運動辭典:遠方出版社,2006.09:第88-89頁
  • 9.    馮尚欣,曹大蘇主編.教你成為運動達人 體育與競技: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14.01:第163-165頁
  • 10.    吳永海著.田徑訓練實用手冊: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01:第174-175頁
  • 11.    趙長傑等編著.聚焦奧運 零距離接觸奧運:時事出版社,2004.09:第14頁
  • 12.    夏宇編著.田徑運動會指南 上: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5.01:第45-48頁
  • 13.    王志豔編.巔峯閲讀文庫我的第一本百科書 體育百科知識博覽: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02:第56頁
  • 14.    鄒繼豪主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材理論教程 修訂版: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05:第234頁
  • 15.    胡樹森主編.田徑: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11:第29-30頁
  • 16.    任海主編.奧林匹克運動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0.07:第447頁
  • 17.    劉勃含編著.青少年體育知識博覽:現代出版社,2013.03:第33-34頁
  • 18.    文超主編.中國田徑運動史: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4.10:第133頁
  • 19.    撐竿跳高世界紀錄  .世界田徑官網[引用日期2022-04-19]
  • 20.    6米21!一項世界紀錄悄然誕生  .新華社[引用日期2022-07-26]
  • 21.    快訊|瑞典選手杜普蘭蒂斯打破男子撐杆跳高世界紀錄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8-02]
  • 22.    #杜普蘭蒂斯6米22創世界紀錄#  .新浪[引用日期2023-02-26]
  • 23.    成功越過6米23 杜普蘭蒂斯再破撐竿跳世界紀錄  .央視網.2023-09-18[引用日期2023-10-1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