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撈村鄉

鎖定
撈村鄉(已撤銷),隸屬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地處荔波縣南部,東靠翁昂鄉,西、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南丹縣裏湖鄉和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木倫鄉交界,北抵瑤山瑤族鄉,轄區總面積96.2平方千米。2011年末,撈村鄉總人口3838人。 [1] 
民國二十年(1931年),建撈村鄉。1984年,改撈村鄉。 [1]  截至2013年8月,撈村鄉轄4個行政村, [2]  鄉人民政府駐平巖村。 [1]  2014年4月,撤銷撈村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瑤山瑤族鄉 [3] 
2011年,撈村鄉財政總收入33萬元,比上年增長8%。 [1] 
中文名
撈村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
地理位置
荔波縣南部
面    積
96.2 km²
下轄地區
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平巖村
電話區號
0854
郵政編碼
558402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3838 人(2011年末總人口)
車牌代碼
貴J

撈村鄉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年(1931年),建撈村鄉。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改撈村聯保。
1951年,改撈村鄉,屬五區。
1953年,改名甲良鄉。
1956年,梅桃、甲良2鄉合併為甲良鄉。
1958年,改為旭光公社,屬朝陽區。
1961年,更名撈村公社。
1984年,改撈村鄉。 [1] 
2014年4月,撤銷撈村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瑤山瑤族鄉 [3] 

撈村鄉行政區劃

2011年末,撈村鄉轄羣力、平沿、力書、巴平4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7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13年8月,撈村鄉轄4個行政村:羣力村、平巖村、力書村、巴平村, [2]  鄉人民政府駐平巖村。 [1] 

撈村鄉地理環境

撈村鄉位置境域

撈村鄉地處荔波縣南部,東靠翁昂鄉,西、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南丹縣裏湖鄉和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木倫鄉交界,北抵瑤山瑤族鄉,轄區總面積96.2平方千米。 [1] 

撈村鄉地形地貌

撈村鄉地處高原向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山地與谷地由西向東相間排列,山地中多有小河流沿背斜軸或斷層發育。地貌為典型的喀斯特山地,山高坡陡、基岩裸露、峯林峯叢發育、谷地窪地狹小。 [1] 

撈村鄉氣候

撈村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日照偏少,四季不甚分明,立體氣候特徵明顯。多年平均氣温19.2℃,極端最高氣温43℃,極端最低氣温-3℃。年平均日照時數130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無霜期年平均339天。 [1] 

撈村鄉水文

撈村鄉境內河道屬樟江流域,20平方千米以上的集雨面積河流11條,集雨面積1498.5平方千米,其中境內面積885.5平方千米,主河道長53.1千米,最大流量3704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9立方米/秒,年均流量35.7立方米/秒。境內河流有撈村河、打狗河等。打狗河段自然落差87米,水能藴藏量6.6萬千瓦。 [1] 

撈村鄉自然災害

撈村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風災、雹災、洪澇、病蟲害、秋綿雨、凌凍等。 [1] 

撈村鄉自然資源

2011年,撈村鄉有耕地面積4745畝。 [1] 

撈村鄉人口

2011年末,撈村鄉總人口383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57人,城鎮化率9.3%。總人口中,男性2028人,佔52.84%;女性1810人,佔47.16%。總人口中,以布依族為主,達3531人,佔92%。2011年,人口出生率13.5‰,人口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長率7.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0人。 [1] 

撈村鄉經濟

撈村鄉綜述

2011年,撈村鄉財政總收入33萬元,比上年增長8%。 [1] 

撈村鄉農業

2011年,撈村鄉農業總產值2000萬元,比上年增長9%。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961噸。經濟作物有油菜、甘蔗、芭蕉等。
撈村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為主。2011年,牛年末存欄721頭,生豬年末存欄1800頭。2011年,畜牧業總產值531萬。 [1] 

撈村鄉工業

2011年,撈村鄉工業總產值達到3799萬元,比上年增長12%。 [1] 

撈村鄉社會事業

撈村鄉文化事業

2011年末,撈村鄉有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4個,藏書1.2萬冊。2011年末,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户203户,電視綜合覆蓋率95%。 [1] 

撈村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撈村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0個,其中鄉衞生院1所,村衞生室9個;病牀7張。專業衞生人員7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6%。 [1] 

撈村鄉社會保障

2011年,撈村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户,人數3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84户,人數1106人。 [1] 

撈村鄉交通

撈村鄉境內有101鄉道經過。

撈村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明清為勞州治所,後為撈村裏,鄉由此得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