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摩登時代

(美國1936年卓別林主演的電影)

鎖定
《摩登時代》是查理·卓別林導演並主演的一部喜劇電影,於1936年2月25日上映。該片是卓別林的最後一部無聲電影。
影片故事發生在美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工人查理在工廠幹活、發瘋、進入精神病院,這一切都是與當時的經濟危機給人們帶來的生存危機有着密切的聯繫。而在艱難的生活中,查理和孤女相濡以沫,場面温馨感人煥發着人性的光輝。
1974年,該片獲得了jussi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1989年,該片進入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國家電影名錄,2007年,該片排名影史最偉大電影的第78名 [3] 
中文名
摩登時代
外文名
Modern Times
其他譯名
The Masses / Temps modernes, Les
類    型
劇情、喜劇、愛情
出品公司
Classic Entertainment
製片地區
美國
導    演
查理·卓別林
編    劇
查理·卓別林
主    演
查理·卓別林
主    演
寶蓮·高黛
亨利·伯格曼
片    長
87 分鐘 [10] 
上映時間
1936年2月25日(美國) [10]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黑白
imdb編碼
tt0027977 [10] 
製作成本
$1,500,000 (estimated)
拍攝時間
1934年10月11日 - 1935年8月30日

摩登時代劇情簡介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時值美國經濟大蕭條的高峯期,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苦苦掙扎。查理是一個普通的工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每天的生活就是日復一日發瘋般地工作,以期能夠獲得填飽肚子的可憐工資。雖然生活昏暗無比,但查理還是努力地奮鬥着。不過面對時代的蕭條大潮,查理依然無法保證自己的生活,那怕是最低的要求。
摩登時代劇照
而此時工廠的管理層們開始瘋狂地壓榨員工,昏天黑地的工作使人們開始麻木。查理自然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員,他成天掙扎在生產流水線上,由於他的任務是扭緊六角螺帽,結果最後在他的眼睛裏唯一能看到的的東西就是一個個轉瞬即過的六角螺帽。結果在查理的生活中一切六角形的東西都遭了殃,因為只要看見六角形的東西查理就會情不自禁地去扭。大街上一位裙子上帶有六角形紐扣的女人就慘遭查理的毒手。但工廠老闆可不會停手,他甚至認為工人吃飯的時間都過長,於是美其名曰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又引進了全新的吃飯機。這種吃飯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喂”工人吃完飯,這樣自然而然就可以省下大量的時間用於工作。而查理則很不幸地成為了“試用品”,誰知試用的過程中機器出現了問題,不但無法停止,還開始發狂,結果搞得查理也幾近瘋狂。最終,查理還是失業了,他極不情願但又無可奈何地成為失業大軍中的一員。隨後他無意中成為了示威運動的領導者,但依然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查理在痛定思痛地想過之後,發現唯一不用擔心餓死和操心生計的地方是監獄!於是他又開始策劃如何進監獄,但他想盡了一切辦法包括替人頂罪都無法使自己進入監獄。不過再艱苦的生活都無法改變查理善良的本性,雖然他自己都無法保證温飽,他還是在街頭搭救了一個偷麪包的流浪女子,並獲得了這個女子的愛情,兩人相依為命一同度過這個“摩登時代”。 [1] 

摩登時代演職員表

摩登時代演員表

角色 演員
A Factory Worker 查理·卓別林
A Gamin 寶蓮·高黛
Cafe Proprietor 亨利·伯格曼
Big Bill Tiny Sandford
Mechanic 切斯特·康克林
Burglar Hank Mann
Gamin's Father Stanley Blystone
President of the Electro Steel Corp. Al Ernest Garcia
Prison Cellmate Richard Alexander
Minister Cecil Reynolds
Minister's Wife Mira McKinney
J. Widdecombe Billows Murdock MacQuarrie
Juvenile Officer Wilfred Lucas
Sheriff Couler Edward LeSaint
Cafe Head Waiter Fred Malatesta
Turbine Operator Sammy Stein
Woman with Buttoned Bosom Juana Sutton
Billows' Assistant Ted Oliver
Billow's Silent Assistant(uncredited) Norman Ainsley
Worker(uncredited) Bobby Barber
Assembly Line Worker Next to Big Bill(uncredited) Heinie Conklin
Gamin's Sister(uncredited) 格洛麗亞·德黑文
Gamin's Sister(uncredited) Gloria Delson
Shipbuilder(uncredited)(unconfirmed) Frank Hagney
Worker(uncredited) C. Hamilton
Paddywagon Policeman(uncredited) Pat Harmon
Frustrated Cafe Patron(uncredited) Lloyd Ingraham
Assembly Line Foreman(uncredited) Walter James
Doctor(uncredited)(unconfirmed) Edward Kimball
Worker(uncredited) Jack Low
Cigar Counterman(uncredited) Buddy Messinger
Paddy Wagon Policeman(uncredited) Bruce Mitchell
Convict(uncredited) Frank Moran
Assembly Line Relief Man(uncredited) James C. Morton
Burglar(uncredited) Louis Natheaux
Department Store Section Manager(uncredited) J.C. Nugent
Gypsy in Police Patrol Wagon(uncredited) Russ Powell
Other Waiter(uncredited) John Rand
Worker(uncredited) Harry Wilson

摩登時代職員表

製作人 查理·卓別林
導演 查理·卓別林
副導演(助理) Carter DeHaven亨利·伯格曼
編劇 查理·卓別林
攝影 Ira H. MorganRoland Totheroh
配樂 查理·卓別林
剪輯 查理·卓別林、Willard Nico
選角導演 Al Ernest Garcia
藝術指導 Charles D. Hall
美術設計 J. Russell Spencer
佈景師 J. Russell Spencer
展開
(信息來源: [9] 

摩登時代角色介紹

  • 查理
    演員 查理·卓別林

    經濟大蕭條使得大批工人失業,工廠對工人的剝削更加殘酷。單調而又瘋狂的機械勞動終於使查理精神失常,被送進醫院。出院後,失了業的查裏陰差陽錯地被當成罷工首領抓進了監獄。出獄後,查裏在一家造船廠找到了工作,可是由於出現紕漏,不久又被辭退了。他路遇一個流浪女,從此與其患難與共。查裏先後在百貨公司做過守夜,回鋼廠幹了幾天,在酒館當過侍者兼歌手,最後為了救流浪女,兩人再次流落街頭。可是如此境遇的查裏仍然信心十足,並鼓勵流浪女勇敢面對人生。

  • 孤女
    演員 寶蓮·高黛

    她是一個沒有母親的女孩,她的父親被槍打死了,她只能逃離居所,後來她偷了一隻麪包,被捕。逃出後,結識了查理,兩人互相幫助。孤女找到了工作,卻被通緝,便與查理一同逃離。

  • 大比爾
    演員 Tiny Sandford

    大比爾本是和流浪漢一同工作的工人,後來因為失業,不得已組織團伙去商店搶劫。

  • 機械工
    演員 切斯特·康克林

    一個修理機械的老頭子,查理成為他的助手,卻幫倒忙,後來隨着大批工人一同失去了工作。

角色信息部分來源 [2] 

摩登時代幕後花絮

  • 這部影片是卓別林導演的最後一部無聲電影,因為他認為,用滑稽誇張的肢體語言,要遠勝於對白。因此,他只在片中加入配樂和少許音響。
  • 《摩登時代》中出現了一些關於監獄中使用到毒品的場景,但根據當時美國的電影審查制度,這樣的表現是十分冒險的。 [3] 
  • 據説他原先已經拍完的一個結尾是:查理最終神經失常被送進精神病醫院,而前來看望的她的那個姑娘變成了一個修女。卓別林後來覺得這個結局“過於痛苦”,而走了一條慣常路線。
  • 影片上映後,曾招致國際資本勢力的羣體反擊,因為這部影片在一定程度上醜化了資本所有者的形象。 [4] 
  • 很多人都認為卓別林的眼珠是棕色的,實際上,他的眼珠是藍色的,因為他演的電影都是黑白片,在這些影片裏,他的眼珠是黑色的。在自傳中,卓別林特意提到,很多人第一次見到他時,都因此感到震撼。後來嫁給卓別林的奧娜-卓別林(劇作家尤金-奧尼爾的女兒)1942年第一次見到卓別林回來後就寫了一篇名為剛剛見到卓別林,他居然有雙藍色的眼睛的文章,來表達內心的震撼。 [7] 
  • 該片是卓別林第一部帶有明顯政治諷刺意味的影片,摩登時代中對於工業化社會的辛辣嘲諷讓政府也非常頭痛。卓別林曾去參加當時激進的關於蘇聯問題的討論會議,他一上台的第一句話就是:同志們!卓別林摩登時代中有很多接近馬克思思想的表現,特別是資本家對工人無限度的壓榨,這當然也是美國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階段的現實。 [7] 
  • 由於影片中映射了一些美國政治的問題,所以眾院非美行為調查委員會(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指控卓別林是一個共產主義者,但卓別林對此堅決否認。他氣憤的搬去了瑞士,並宣稱永遠不再回美國。在1972年的第44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為了補償這位從沒有得到過小金人的喜劇演員,電影學院授予了卓別林一座奧斯卡榮譽獎。當他出現在舞台上時,已經淚流滿面,而台下觀眾,大多數都是他的好萊塢同行則全體起立,長時間鼓掌向他致敬。 [7] 

摩登時代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
獲獎方
參考資料
2007年
影史最偉大電影的第78名
《摩登時代》
[3] 
2022年
2022年《視與聽》影史最偉大100部影片影評人版
《摩登時代》
[5] 

摩登時代幕後製作

摩登時代創作背景

劇照 劇照
摩登時代是1936年由卓別林指導的喜劇電影。1935年,好萊塢電影的主流已經是有聲電影。可卓別林認為,意外的肢體衝突、俏皮的面部表情,再加一點得意洋洋的天真,這些滑稽誇張的肢體語言,要遠勝於對白。卓別林曾經希望將摩登時代定位為自己電影生涯中的一部有聲電影,並已經寫好了劇本。卓別林已經拍攝了一些完全由對話組成的場景,但他在看到拍好的場景後發現,那個已經廣為人知的流浪漢形象一旦開始説話,這個角色的魅力也就隨之減弱了。實際上,摩登時代也是卓別林苦心塑造了流浪漢形象在熒幕上最後的謝幕。為了保存流浪漢在觀眾心中的完美形象,也為了突出電影中人與機器的關係,卓別林在摩登時代中最終放棄了對話,而更多的側重於表現各種機器發出的不同聲響。 卓別林原打算推遲影片的放映時間,因為他對影片的原聲音樂並不滿意,而在反覆的修改。卓別林也希望在現有影片的基礎上,再剪掉一些段落。電影原本設計的結尾是男主人公查理・卓別林最後得了精神病,被送到了醫院。但卓別林經過再三考慮,決定拍攝另一個結尾,也就是觀眾們看到的,更加有希望的結尾。而原來拍攝的那個帶有悲劇色彩的段落被收錄在2003年出版的DVD中。 [7] 

摩登時代音樂製作

摩登時代的電影音樂由大衞・瑞克森創作的,但卓別林也親自參與了音樂的創作。寶蓮・高黛表示,卓別林在影片製作期間非常沉迷於電影音樂的錄製,他整天待在錄音間,只有寶蓮・高黛懇求他時他才肯回去。大衞・瑞克森當時還非常年輕,在創作摩登時代的音樂時,卓別林給了他很指導,卓別林本身會演奏小提琴,但他並沒有系統的作曲知識,他常常坐在洗手間裏,一想到什麼曲調就讓瑞克森馬上記錄下來,然後瑞克森再根據劇情將這些模糊的曲調編配成流暢的原聲音樂。 [7] 

摩登時代演員

在拍攝摩登時代時,女主角寶蓮・高黛還只是一個合唱團的普通女演員,她每週的片酬還不到100美元。 [7] 

摩登時代製作發行

發行公司
1. 聯美電影公司 美國
2. Dr. Hauser & Company
3. Tobis-Filmverleih GmbH 德國
4. United Artists Corporation Ltd. 英國
5. United Artists 法國
6. Classic Entertainment
7. Playhouse Home Video 美國
8. Key Video 美國
9. Chapel Distribution
10. MK2 Diffusion 法國
11. Manga Films S.L. 西班牙
12. Warner Home Video
13.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美國
14. CBS/Fox 美國
15. Capitol International Video 意大利
16. Continental Home Vídeo 巴西
17. Fox Video 美國
18. Image Entertainment Inc. 美國
19. Park Circus 英國
20. Actueel Film 荷蘭
21. Criterion Collection
22. Espectáculos Rivus
23. Cosmopol-Filmverleih- und Vertriebs-K.G.
24. Loet C. Barnstijn's Standaard Films
25. Eye Film Instituut
26. Atnine Film
發行公司參考資料 [6] 

摩登時代影片評價

有人説《城市之光》是卓別林最後一部無聲電影,但我依然認為這部《摩登時代》才是卓別林默片時代最後的收尾之作。現在回顧《摩登時代》的拍攝年代,人們不得不佩服卓別林的強大。此部影片攝製於1935年,這時好萊塢已經是有聲電影的天下,無聲電影已經瀕臨退出歷史舞台的邊緣,而局部彩色片也在這一年誕生,這是一個電影攝製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但很多人總是固守着一些東西不肯放棄,這並不能説明他們古板!正如音樂屆的恩雅一般,卓別林就用他的《摩登時代》向我們證明了這種堅持的偉大。卓別林始終認為肢體語言的表現才是電影藝術的真正的精髓,而這一理念在現今電影技術大爆炸的今天依然極具指導意義。在卓別林的堅持下《摩登時代》正如傳統無聲電影一樣屏蔽了對白,只留下少許音響和背景人聲,而它也證明,經典不會因為形式而失去它的色彩。
現在人們都在讚歎這部電影的偉大,卻不知道當年電影上映後引起了一場海嘯級別的爭議,因為影片中的諷刺辛辣而犀利,對底層工人的同情顯而易見,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醜化了資本所有者的形象。自然招致國際資本勢力的羣體反擊,再加上很多評論人員抑或無心抑或有意的歪曲評論,導致影片中對當時社會問題深刻的反映被完全忽視,反而被認定是一部有紅色共產傾向的危險性作品。但真理永遠不會被世俗所埋沒,這部作品經過時間的洗刷過後依然被公認為影視經典,它不但是卓別林的一個個人突破,影片超越了其他單純以他個人特點為賣點的悲劇性主題作品,改而反映當時社會中一些重要的問題。而對整個電影屆的發展而言,也使當時技術至上的電影人看到了一部電影所應該具備的核心。 [4]  (新浪娛樂 評)
電影主題
劇照 劇照
《摩登時代》的主題由個人悲劇直指社會悲劇,儘管如此,該片仍是一部諷刺喜劇。卓別林的電影有一個貫穿始終的原則: 喜劇與悲劇間沒有絕對的鴻溝。這是對他以往影片的超越更是對他所處時代的超越。它不僅延續了卓別林電影中對於人與社會關係的獨到觀察,揭示了美國工業文明起步初期底層工人艱辛的生活,還預言性地演出了二戰結束後爆發出的技術理性危機,達到對發達工業社會的文化批判。影片中與主人翁分不開的還有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機器——齒輪。
卓別林拍《摩登時代》,從形式到主題徹底實現了表現“異化”的野心。《摩登時代》也是一個巨大的諷刺,以異化社會的代表藝術形式表現異化社會,由物化造成的人與人的異化,消除了血緣關係之後產生的新的物的關係,由此帶來的個人的孤獨感以及對孤獨感的逃避,則需要《摩登時代》這種類型化、標準化了文化產品去滿足現代人期望與社會與他人同為一體的認同傾向。電影塑造了大眾的鑑賞力和偏好,又不斷地去創造生產滿足自己界定出來的虛假需求。這一系列的諷刺卓別林一定會“頗感意外”。(《延邊黨校學報》評)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