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摩拉維亞弟兄會

鎖定
摩拉維亞弟兄會(Moravian Brethren )亦譯"莫拉維亞弟兄會"。中世紀基督教胡斯派後繼者形成的教派。其前身為"波希米亞弟兄會"。1547年改現名。現一般稱為"摩拉維亞教會"。每10年召開一次全世界性的摩拉維亞弟兄會大會。其特點是:
1、以正典《聖經》為唯一權威,以路德宗奧格斯堡信綱為信仰之依據。1778年,出版《論弟兄會信仰》、《弟兄會信仰教義概覽》,突出基督救贖、友愛互助、人人平等等思想,強調團契和侍奉而非教理。19世紀初,廢除抽籤配偶。
2、實行長老會管理體制,神職人員有主教、長老和執事,但主教無行政權,僅掌神權,施行授職禮,與天主教教職並不一一對應。
3、以宣教事業為己任,特別強調到艱苦地區、土著人居住地興辦教育事業。
4、其教堂稱為"所",陳設簡單樸素,四周為墓地,碑墓大小劃一,以示平等。自親岑道夫始,重視傳教活動。
5、禮儀有洗禮、聖餐、禱告與讀經。 [1] 
參考資料
  • 1.    丁光訓、金魯賢.《基督教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10月:第4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