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搖尾狗

鎖定
《搖尾狗》是由巴瑞·萊文森執導,達斯汀·霍夫曼羅伯特·德尼羅等主演的劇情片,於1997年12月17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康拉德·布里恩和好萊塢製片人斯坦利·莫斯為了轉移公眾對總統性騷擾事件的注意力,而策劃出多場鬧劇的故事。1998年,該片獲得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1] 
中文名
搖尾狗
外文名
Wag the Dog
其他譯名
搖擺狗
桃色風雲:搖擺狗
作大英雄
類    型
劇情
製片地區
美國
導    演
巴瑞·萊文森
編    劇
拉里·伯內哈特
大衞·馬梅
製片人
邁克·德·魯卡、羅伯特·德尼羅
主    演
達斯汀·霍夫曼
羅伯特·德尼羅
安·海切
丹尼斯·利瑞
安德列·馬丁 展開
主演
達斯汀·霍夫曼
羅伯特·德尼羅
安·海切
丹尼斯·利瑞
安德列·馬丁
克爾斯滕·鄧斯特 收起
片    長
97 分鐘
上映時間
1997年12月17日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彩色
電影分級
USA:R
imdb編碼
tt0120885
主要獎項
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出品時間
1997年
製作成本
$15,000,000

搖尾狗劇情簡介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日期僅有11天了,突然,一樁總統騷擾少女的醜聞被披露出來,這使得總統謀求連任的計劃受到巨大的威脅。緊要關頭,經常奔走於各黨派之間的總統專職撰稿人康拉德·布里恩(羅伯特·德尼羅飾)博士被緊急召進白宮,與總統助理威妮弗裏德·艾姆斯(安·海切飾)以及其他白宮宮員一起商討對策。
布里恩老謀深算,慣於操縱政治、新聞以及公眾輿論。他很快想出一條對策:製造一場世界性的危機,轉移公眾對性騷擾事件的注意力。白宮採納了他的建議,於是,布里恩和艾姆斯飛到洛杉磯,找到大名鼎鼎的好萊塢製片人斯坦利·莫斯(達斯汀·霍夫曼飾),期望能得到他的幫助。
理解對方的意圖後,莫斯決定虛構一場戰爭。他召來一批得力屬下,藉助來自白宮的大筆資金,利用先進的數字攝影技術製作了一盤名為“飽受戰爭蹂躪的阿爾巴尼亞”的影帶。影帶被送到了電視台,在新聞頻道播放後,“阿爾巴尼亞危機”果然讓大眾信以為真,備受關注。
各大媒體開始炒作”阿爾巴尼亞危機”,年輕的中央情報局調查員查爾斯·揚(威廉姆·H·梅西飾)卻對此提出了質疑。幾經周折,他終於查出阿爾巴尼亞並未發生戰爭,也沒有所謂的“恐怖分子”。於是,中情局出面阻止了布里恩的行動,並在電視節目中公開宣佈“阿爾巴尼亞戰爭”已經結束。
投票日日趨臨近,在布里恩的壓力下,莫斯又編造出另一場鬧劇,宣稱一名叫施馬恩的美國士兵被滯留在阿爾巴尼亞。施馬恩很快被新聞界吹捧成傳奇英雄。為了讓施馬恩再度吸引公眾的關注,布里恩和莫斯決定演出一場“英雄回國”的 戲碼。白宮為此挑選了一名犯人來扮演施馬恩。然而,載着“英雄”的直升機在飛往華盛頓的途中不幸失事,那名因強姦修女入獄的罪犯也隨之身亡。於是,莫斯順水推舟導演了一幕隆重的葬禮。幾次異乎尋常的“創作”使莫斯備感興奮之餘,也讓他萌發了將這段經歷拍成電影的念頭。為此,布里恩嚴厲警告他閉緊嘴巴,但仍感到有泄密的危險。幾天後,莫斯莫名其妙的死於一場“心臟病”。在他死後,他生前一手炮製的 “阿爾巴尼亞危機”仍在不停的製造新聞 [2] 

搖尾狗演職員表

搖尾狗演員表

角色 演員
斯坦利·莫斯 達斯汀·霍夫曼
康拉德·布里恩 羅伯特·德尼羅
威妮弗裏德·艾姆斯 安·海切
Fad King 丹尼斯·利瑞
查爾斯·揚 威廉姆·H·梅西
Johnny Dean Willie Nelson
Liz Butsky 安德利亞·馬丁
Tracy Lime 克爾斯滕·鄧斯特
John Levy 約翰·邁克爾·辛吉斯
Grace Suzie Plakson
Sergeant William Schumann 伍迪·哈里森
President Michael Belson
Amy Cain Suzanne Cryer
A.D. Jason Cottle
Director 大衞·科恩查內
Pet Wrangler 哈蘭德·威廉姆斯
Bob Richardson Sean Masterson
Technician Bernard Hocke
Sharon Jenna Byrne
Kid with Shoes Maurice Woods
Co-Pilot Phil Morris
Officer 克里斯·埃里斯
Store Owner Ed Morgan
Pilot J. Patrick McCormack
Teenage Girl Jennifer Manley
Judge Edrie Warner
CIA Agent Derek Morgan
Gate Stewardess Drena De Niro
Combine Driver Alberto Vasquez
Sharon's Boyfriend Brant Cotton
Nashville Engineer Kenneth Kern
Faye Michelle Levinson
Limo Driver Ron McCoy
USAF Chaplain Garry R. Roleder
Himself 傑·雷諾
Himself 吉姆·貝魯什
Senator Cole George Gaynes
White House Reporter Rick Scarry
Ranger Cliff B. Howard
Mom Nikki Crawford
Southern Woman Lu Elrod
Male Commentator Michael Villani
Crossfire Moderator Shirley Prestia
Crossfire Interviewer Warren Wilson
Factory Reporter Terry Anzur
Santa Fe Reporter Melissa Gardner
Female Press Person Giselle Fernandez
Sklansky Jack Shearer
Chicago Newscaster Christine Devine
News Break Reporter Emmett Miller
Andrews AFB Reporter Bill Handel
Albanian Girl Arlene Afshangol
Albanian Grandmother Hope Garber
Press Room Reporter Gina Menza
Mrs. Rose Maggie Mellin
Aircraft Carrier Reporter Tom Murray
Southern Man Ralph Tabakin
Teenage Girl in Audience 瑪格麗特·莫羅
American Dream Singer Oren Waters
War Commercial Photographer Phillip V. Caruso
Senator John Neal 格雷格·T·尼爾森
Man in TV Studio 羅伯特·理查德森
Grieving Politician Glendon Rich
Crying Girl At Funeral Parade Chelsea Talbott
Limo Driver Paul Webster

搖尾狗職員表

製作人 邁克·德·魯卡、羅伯特·德尼羅、巴瑞·萊文森、艾瑞克·麥克勒德、Claire Rudnick Polstein、簡·羅森塔爾、Ezra Swerdlow
原著 美國英雄
導演 巴瑞·萊文森
副導演(助理) Ken Arlidge、Amy Sayres、Amy Schmidt、Christopher Swartout
編劇 拉里·伯內哈特、Hilary Henkin、大衞·馬梅
攝影 羅伯特·理查德森
配樂 馬克·諾普弗勒
剪輯 Stu Linder
藝術指導 Mark Worthington
造型設計 Wynn Thomas
服裝設計 Rita Ryack
佈景師 Robert Greenfield
展開
參考資料來源 [3-4] 

搖尾狗角色介紹

  • 斯坦利·莫斯

    好萊塢製片人。為了轉移公眾對總統性騷擾事件的注意力,他虛構了一場戰爭。之後,他在布里恩的壓力下,又編造出另一場鬧劇。為了再度吸引公眾的關注,他和布里恩決定演出一場“英雄回國”的戲碼。他對自己的幾次創作備感興奮,萌發了將這段經歷拍成電影的念頭,但卻遭到布里恩的嚴厲警告。

  • 康拉德·布里恩

    總統專職撰稿人,老謀深算,經常奔走於各黨派之間,慣於操縱政治、新聞以及公眾輿論。在總統謀求連任的計劃受到威脅時,他很快想出了對策。在白宮採納了他的對策後,他和艾姆斯一起到洛杉磯,向製片人斯坦利·莫斯尋求幫助。

  • 威妮弗裏德·艾姆斯
    演員 安·海切

    總統助理。在總統謀求連任的計劃受到威脅時,她和其他白宮宮員一起商討對策。之後,她和布里恩飛到洛杉磯,找到好萊塢製片人斯坦利·莫斯,期望能得到他的幫助。

  • 查爾斯·揚
    演員 威廉姆·H·梅西

    中情局探員。在各大媒體炒作”阿爾巴尼亞危機”時,他對此提出了質疑。幾經周折,他查出阿爾巴尼亞並未發生戰爭,也沒有所謂的“恐怖分子”。於是,他決定阻止布里恩的行動。

參考資料來源 [2] 

搖尾狗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方
獲獎情況
1997年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安·海切
獲獎
1998年
第70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
達斯汀·霍夫
提名
第70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
《搖尾狗》
提名
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搖尾狗》
獲獎
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搖尾狗》
提名
第55屆美國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達斯汀·霍夫
第55屆美國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
《搖尾狗》
第55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編劇(電影類)
Hilary Henkin
第55屆美國金球獎(電影類)
大衞·馬梅
美國編劇工會最佳翻拍劇本
《搖尾狗》
金衞星獎最佳女配角獎
安·海切
金衞星獎最佳男演員(喜劇/音樂類)
達斯汀·霍夫
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主角
達斯汀·霍夫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
《搖尾狗》
1999年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改編劇本
《搖尾狗》
參考資料來源 [1] 

搖尾狗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上映、發行時間
上映國家/地區
1997年12月17日
美國
1997年12月25日
美國
1998年1月9日
美國
1998年2月20日
德國
1998年2月28日
葡萄牙
1998年3月5日
澳大利亞
1998年3月9日
西班牙
1998年3月13日
英國
1998年3月20日
瑞典
1998年3月20日
墨西哥
1998年3月25日
法國
1998年3月26日
德國
1998年3月27日
冰島
1998年4月2日
新加坡
1998年4月10日
丹麥
1998年4月23日
荷蘭
1998年5月1日
瑞士
1998年5月6日
瑞士
1998年5月8日
葡萄牙
1998年5月8日
芬蘭
1998年5月8日
巴西
1998年5月23日
日本
1998年5月28日
新西蘭
1998年5月28日
阿根廷
1998年6月17日
科威特
1998年7月16日
斯洛伐克
1998年7月31日
俄羅斯
1998年8月21日
泰國
1998年9月12日
韓國
1998年10月22日
匈牙利
1999年2月5日
愛沙尼亞 [5] 
主創單位
製作公司
新線電影公司
Tribeca Productions
Baltimore Pictures
Punch Productions Inc.
發行公司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華納兄弟公司
New Line Home Video
Concorde Filmverleih GmbH
Metropolitan Filmexport
VCL Communications GmbH
Roadshow Entertainment Video
Roadshow Entertainment
安樂影片有限公司
Focus Film AG
Líder Films S.A.
Vitória Filmes [5] 
其他公司
Background Players
Near North Insurance Brokerage
Howard Anderson Company
Skywalker Sound
Paskal Lighting
Buena Vista Negative Cutting
Birds and Animals Unlimited
Tomkats Catering
Aero Mock-Ups Inc.
Dennis Davidson & Associates Public Releations
Cast & Crew Entertainment Services
J.P. Tod's Shoes
Travelcorps International
Casio Electronics
FCM
Clearvision
Architectural Digest
BPI Communications Inc.
Merle Haggard and The Strangers
Ocean Way Studios Nashville
The Kern County Film Commission
Tom Bähler and Friends
Chapman/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搖尾狗影片評價

電影海報和劇照
電影海報和劇照(7張)
《搖尾狗》是一部精巧恢諧的黑色喜劇片。該片敍事手法精巧,一針見血地揭示了美國政治生活中政客、媒體與好萊塢之間相互利用的醜惡關係,對白宮進行了戲劇化的巧妙諷刺 [2]  。影片抓住了政客、新聞媒體和好萊塢這三者之間的同異,把一部政治醜聞影片拍得不落俗套 [6]  。雖然政治人士是片中鬧劇的策劃者和受益人,但影片諷刺的主體卻轉移到了媒體身上。影片通過一個讓觀眾意想不到的結局,間接指出了媒體的劣根性 [7]  。結尾莫斯與布里恩的反目是意料之外的必然結果。這既符合莫斯對名利不計後果的追求,又把藝術家和政客之間的差別畫龍點睛地交代了出來,準確的對《搖尾狗》這個名字作了註解 [6]  (央視網、《大眾電影》、鳳凰網評)
《搖尾狗》依靠錄像片斷、數碼技術的剪輯和一些特寫鏡頭,通過技術手段顯示出好萊塢與華盛頓的結合。該片是一部令觀眾感到温暖與舒適的政治諷刺劇。片中幾乎所有的描寫都清新動人,但是卻不夠深刻,這也是影片美中不足的地方。影片描寫了舒曼中士如何挽救那場編造的假戰爭,但是他的出現卻幾乎毀掉了這部電影。 當編劇和導演希望能草草收場的時候,他們卻沒有時間重寫劇本,導致影片的結尾失去了重心 [8] (《世界電影》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