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握距

鎖定
握距是指握槓時兩手之間的距離。握距主要有窄握、中握和寬握三種。當運動員上體前傾,兩手握槓屈臂拉起至上臂與肩平時,上臂與前臂夾角為直角時稱中握;其夾角小於直角者為窄握;其夾角大於直角者為寬握 [1] 
中文名
握距
外文名
With distance
定    義
握槓時兩手之間的距離

握距抓舉中的方法

抓舉的握距一般比較寬,從力學觀點來看,採用較寬的握距可以縮短槓鈴上舉的距離,並便於迅速伸臂支撐,下蹲時重心較低,容易維持平衡。是因為寬握距延長了上體運動的路線。兩手握距寬,可以增大上體前傾度,上體伸展的幅度也就越大。由於上體工作的距離長,大肌肉羣,如伸髖肌羣和軀幹伸肌羣的力量可以得到充分發揮。寬握距相對降低了上舉槓鈴的高度(約10~20釐米),節省了用力,體現了用力的經濟性。
寬握距縮短了兩臂向上運動的路線,這是由於兩臂所處的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兩手握距愈寬,兩臂與橫槓之間的夾角愈小,向上運動的路線愈短。但是握距過寬不僅限制了肩帶和臂部屈肌在提鈴時的上拉力量,還會增加腰和背部的負擔,這對腰背部力量比較差的運動員也是不適合的。因此,在選擇握距時要因人而異,握距的大小是依據運動員的解剖形態特點和力學原理來決定的。如手臂的長短、肩、肘和腕關節的柔韌性以及各部力量對比情況。

握距寬握距動作要領

抓舉—般都採用寬握距,即兩手握槓屈臂拉起至上臂與肩平時,上臂與前臂夾角成直角即抓舉的握距。腕,肘,肩關節柔韌性差餚,也可稍放寬。
走近槓鈴,兩腳開立站在橫槓下的中部,腳尖自然外分,兩腳外緣間的距離與髖同寬。橫槓的垂直投影應落在腳掌的前l/4處,然後,屈膝下蹲,小腿緊貼橫槓,大小腿的夾角約為90--100角。兩手以寬握距用鎖握法或普通握法握住橫槓,兩臂自然伸直牽引槓鈴。上體前傾,庸部位於橫槓的前上方,並收緊腰背肌,挺胸別腰,頭部正直,眼視前下方 [1] 
由於抓舉是一個快速連續的動作,預備姿勢是否正確,將會直接關係到抓舉動作的成敗。預備姿式一定要使身體各部位處於有利於開始提鈴的狀態,以保證上拉時充分發揮全身肌肉的力量。
採用寬握距可以延長上體移動路線。由於上體伸展的幅度大,工作距離延長,不僅使大肌肉羣的力量得到充分的發揮。而且可以縮短兩臂上舉的距離。因此,可以相對降低上舉槓鈴的高度約10~12釐米,體現了用力的經濟性。同時也便於快速伸臂支撐,由於下蹲後重心較低,容易維持平衡。
參考資料
  • 1.    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審定.舉重: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