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換位思考

(社會學名稱)

鎖定
換位思考,漢語詞彙。拼音:huàn wèi sī kǎo 是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種處理人際關係的思考方式。 [2] 
中文名
換位思考
外文名
Perspective taking
拼    音
huàn wèi sī kǎo
注    音
ㄏㄨㄢˋ ㄨㄟˋ ㄙ ㄎㄠˇ
基    礎
互相寬容、理解、尊重
標    準
再則就是寬人嚴己

換位思考釋義

換位思考,是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種處理人際關係的思考方式。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理解,信任,並且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互相寬容理解,多去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 [2] 

換位思考社會學名稱

換位思考是人對人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它客觀上要求我們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如情感體驗思維方式等與對方聯繫起來,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驗和思考問題,從而與對方在情感上得到溝通,為增進理解奠定基礎。它既是一種理解,也是一種關愛!!!
與人之間要互相理解,信任,並且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互相寬容、理解,多去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
換位思考,首先要做到對人對已同一標準;再則就是寬人嚴己。

換位思考應用實例

換位思考小故事1

心裏多為對方着想,生活美好 心裏多為對方着想,生活美好
妻子正在廚房炒菜。
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油放太多了!”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不用你指手畫腳的。”
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換位思考小故事2

一頭豬、一隻綿羊和一頭奶牛,被牧人關在同一個畜欄裏。有一天,牧人將豬從畜欄裏捉了出去,只聽豬大聲號叫,強烈地反抗。綿羊和奶牛討厭它的嚎叫,於是抱怨道:“我們經常被牧人捉去,都沒像你這樣大呼小叫的。”豬聽了迴應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分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啊!”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是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的。因此,對他人的失意、挫折和傷痛,我們應進行換位思考,以一顆寬容的心去了解,關心他人。

換位思考小故事3

你是你,我是我。我們不一樣 你是你,我是我。我們不一樣
你是你,我是我,你不是我,我不是你,但你把我當成你,我把你當成我,這樣就換了位,再思考一下……
一對夫婦坐車去遊山,半途中下車。聽説後來車上其餘的乘客沒有走多遠,就遇到了小山崩塌,結果全部喪命。女人説:咱們真幸運,下車下的及時。男人説:不,是由於咱們的下車,車子停留,耽誤了他們的行程。不然,就不會在哪個時刻恰巧經過山崩的地點了…… 換位思考的實質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與人之間少不了諒解,諒解是理解的一個方面,也是一種寬容。我們都有被“冒犯”、“誤解”的時候,如果對此耿耿於懷,心中就會有解不開的“疙瘩”。如果我們能深入體察對方的內心世界,或許能達成諒解。一般説來,只要不涉及原則性問題,都是可以諒解的。諒解是一種愛護、一種體貼、一種寬容、一種理解!

換位思考小故事4

父親講,一次他去商店,走在前面的年輕女士推開沉重的大門,一直等到他進去後才鬆手。父親向她道謝,女士説:“我爸爸和您的年紀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這種時候,也有人為他開門。”聽了這話,我心裏熱熱的,聯想很多。
我不信冥冥中的上帝,但我堅信自然中的法則。“換位思考”就是人類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法則。
換位思考是基本的道德教諭。古往今來,從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馬太福音》的“你們願意別人怎樣待你,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們,説着大意相同的話。
真理的身上佈滿傷痕。換位思考是人類經過長期博弈,付出慘重代價後總結出的黃金法則。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社會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我們不能用自己的左手去傷右手,我們是同一棵樹上的葉和果。克魯泡特金在《互助論》中證明:只有互助性強的生物羣才能生存,對人類而言,換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

換位思考小故事5

在別人眼裏,其實你很快樂 在別人眼裏,其實你很快樂
過去有一個農民在田間勞動,感到非常辛苦,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感到更是苦不堪言。他每天去田裏勞動都要經過一座廟,看到一個和尚經常坐在山門前的一株大樹樹陰下,悠然地搖着芭蕉扇納涼,他很羨慕這個和尚的舒服生活。一天他告訴妻子,想到廟裏做和尚。他妻子很聰明,沒有強烈反對,只説:“出家做和尚是一件大事,去了就不會回來了,平時我做織布等家務事較多,我明天開始和你一起到田間勞動,一方面向你學些沒有做過的農活,另外及早把當前重要農活做完了,可以讓你早些到廟裏去。”從此,兩人早上同出,晚上同歸,為不耽誤時間,中午妻子提早回家做了飯菜送到田頭,在廟前的樹蔭下兩人同吃。時間過得很快,田裏的主要農活也完成了,擇了吉日,妻子幫他把貼身穿的衣服洗洗補補,打個小包,親自送他到廟裏,並説明了來意。廟裏的和尚聽了非常詫異,説:“我看到你倆,早同出,晚同歸,中午飯菜送到田頭來同吃。家事,有商有量;講話,有説有笑,恩恩愛愛。我看到你們生活過得這樣幸福,羨慕得我已經下決心還俗了,你反而來做和尚?”
這則故事不僅表現農民的妻子聰明賢惠,還有一個換位思考的道理在裏面。換位思考,是自我學習的好方法。也就是與人處事,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全面考慮問題,這樣看問題比較客觀公正,可防止主觀片面;對人要求就不會苛求,容易產生寬容態度;對自已能將心比心,做到知足常樂。

換位思考小故事6

兒子打完仗回到國內,從舊金山給父母打了一個電話,“爸爸,媽媽,我要回家了。但我想請你們幫我一個忙,我要帶我的一位朋友回來。”
“當然可以。”父母回答道,“我們見到他會很高興的。”
“有些事情必須告訴你們,”兒子繼續説,“他在戰鬥上受了重傷:他踩着了一個地雷,失去了一 只胳膊和一條腿。他無處可去,我希望他能來我們家和我們一起生活。”
“我很遺憾地聽到這件事,孩子,也許我們可以幫他另找一個地方住下。”
“不,我希望他和我們住在一起。”兒子堅持。“孩子,”父親説,“你不知道你在説些什麼,這樣一個殘疾人將會給我們帶來沉重的負擔,我們不能讓這種事干擾我們的生活。我想你還是快點回家來,把這個人給忘掉,他自己會找到活路的。”
就在這個時候,兒子掛上了電話。
父母再也沒有得到他們兒子的消息。然而過了幾天後,接到舊金山警察局打來的一個電話,被告知,他們的兒子從高樓上墜地而死,警察局認為是自殺。
悲痛欲絕的父母飛往舊金山。在陳屍間裏,他們驚愕地發現,他們的兒子只有一隻胳膊和一條腿。

換位思考作用

換位思考是融洽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最佳潤滑劑。人們也都有這樣一個重要特點:即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假如我們能換一個角度,總是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會得出怎樣的結果呢?最終的結果就是多了一些理解和寬容,改善和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一切都是從換位思考做起的,寬容這一美德的得來,也開始於換位思考。在一個團隊之中,只有換位思考,才可能增強凝聚力。 對於一個管理者來説,換位思考的能力是能否成功進行管理的一個重要因素。
2013年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受到刻板印象的啓動時,換位思考會加劇刻板印象;沒有受到刻板印象啓動時,換位思考會減弱的刻板印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