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揚帆

(原上海市公安局局長)

鎖定
揚帆(1912年-1999年2月20日),原名石藴華,曾名殷揚。江蘇常熟沙家浜鎮橫涇集鎮人。1924年到上海讀書。1932年9月,考入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於是年參加“一二·九”運動。翌年,任《譯報》編輯和特派記者。1939年年初,率領文化界救國協會組織的“慰勞三戰區將士演出團”到皖南新四軍軍部慰問第三戰區將士,後參加新四軍,任新四軍教導總隊文化隊政治指導員、副軍長項英秘書、軍法處調查科科長。1941年,揚帆任新四軍軍法處副處長、處長,兼任鹽阜區黨委社會部部長、區保安處處長及新四軍第三師政治部保衞部部長兼調查研究室主任。1944年10月,任中共中央華中局敵區工作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華中分局聯絡部部長、華東局社會部副部長。1949年6月,揚帆任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揚帆任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局長。後上海市公安局改組,揚帆被解職。1955年4月,因“潘(漢年)揚(帆)案件”被逮捕並被關押11年。1965年8月,揚帆被判處有期徒刑16年,剝奪政治權利終身。1975年,揚帆被送到湖北沙洋勞改農場安置勞動。1980年4月,公安部為揚帆平反。1983年8月,對揚帆所有不實之詞全部推翻,獲得徹底平反,恢復名譽和黨籍,任上海市政協常委。1999年2月20日,揚帆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著有《揚帆自述》。 [2] 
中文名
揚帆
別    名
石藴華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江蘇常熟
出生日期
1912年
逝世日期
1999年2月20日

揚帆人物生平

揚帆原名石藴華,江蘇常熟人。1932~1936年在北京大學文學院學習期間,積極參加北京民族解放先鋒隊、北京左翼作家聯盟、北京新興語文運動聯盟、北京大學救國會。他以傑出的文藝才能團結廣大學生,向學生們宣傳革命思想,發動學生積極參加“一二·九”運動。1935年冬,在南京參加地下各界救國會,任訓練部部長,發動青年學生進行愛國救亡運動,從此走上了職業革命的道路。
1936年8月~1937年2月,在南京國立戲劇學校任總務主任。1937年3月,參加上海文化界救國會,任組織股長。當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3月,在皖南參加新四軍。至1944年9月,先後任文化隊指導員、新四軍司令部秘書、新四軍軍法處科長、副處長、處長。在“皖南事變”中,他臨危不懼、英勇頑強,突破重圍,第一批到達陳毅所部。1941年,他寫《皖南突圍記》,在“江淮文化”雜誌上發表,1951年由上海新華書店出版。1943年10月,在延安“搶救”運動影響下,蒙受冤屈被關押10個月。1944年10月~1947年8月,任華中局敵區工作部、華中局聯絡部部長。1947年9月~1949年5月,任華東局社會部副部長、華中工委情報部部長。
1949年5月~1951年12月,任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局長。1952年1月至1954年12月任華東公安部副部長兼上海公安局副局長。1953年12月~1954年12月兼任上海市人民檢察署檢察長。 [1] 
1955年4月,因“潘(漢年)揚(帆)案件”被逮捕並被關押11年。1965年8月,揚帆被判處有期徒刑16年,剝奪政治權利終身。1975年,揚帆被送到湖北沙洋勞改農場安置勞動。 [2] 
1980年3月,經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共中央組織部複查,認為揚帆冤案中所有指控沒有事實根據,應予否定。同年4月30日,中共上海市委為揚帆恢復了黨的組織生活和原行政級別。1983年4月,當選為市六屆政協常委。1984年6月,經中央組織部批准按副市級待遇。1985年12月離休。
1999年2月20日上午11時,揚帆因病醫治無效,在華東醫院逝世,終年87歲。 [1] 

揚帆人物事蹟

積極宣傳抗日思想 從事進步戲劇活動
1935年8月,石藴華隨余上沅到了南京,被聘為籌委會秘書兼總務主任,實際上承擔了籌辦學校的全部具體工作,從尋覓校址、購置設備到聘請教師、組織招生,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建校任務,第一期在10月18日正式開學。石藴華的辦事能力,得到了同時兼任校務委員會主任和訓導委員會主任的張道藩的賞識,被任命為校務委員會秘書兼訓導委員會秘書。利用這個要職,他掩護校內進步師生,積極參與南京的進步戲劇活動。
石藴華當初是以請假為名,暫時休學離開北大的,考試時仍回北大參加,所以依然保持着北大學籍。1936年上半年是他北大學業的最後一個學期,一些地下黨同學希望他回北大,利用他過去在學生中的影響,共同推進“一二九”運動後遭到高壓而趨於低潮的學生運動,加上其他一些使他回北大的因素,他便在1936年春向余上沅請假,從南京回到北大。
石藴華回北大後,立即參加了重建學生會的工作,被選為學生會常委,擔任北大四年級的民族解放先鋒隊區隊長,同時還參加了“左聯”、“新興語文聯盟”等進步組織的領導工作。他主持過學生集會,參加領導過遊行示威。在6月13日學聯召開的大會上,他指揮糾察隊制止國民黨特務的搗亂,打傷了兩個特務學生,因此被法院傳訊。就在這個時候,國民黨又把學生會執委名單送交日本領事館,指證他們是反日共黨分子,企圖假借日本人之手加害於他們。面臨這種情勢,石藴華不得不再離開北大。好在全部學業已經完成,可以正式畢業了。
1936年7月,石藴華回到南京戲劇學校擔任原來的職務,他繼續在師生中宣傳抗日救國思想,掩護進步師生的愛國活動。他與經濟學家孫曉村千家駒等共同發起組織南京各界救國會,擔任救國會的訓練部長和文化界救國會的組織部長,為推動南京的抗日救亡活動作出了貢獻。 [6] 

揚帆親屬關係

揚帆家的祖先是書香門第,曾祖父石雲山(禹之)是江南(輝)南田畫派中有名的畫家,祖父石金聲是醫生,又是數學家。父親石立(冠卿)畢業於江南高等學堂,也善於吟詩,曾在中學任教。因派系磨擦,後又棄教去工廠當職員。也曾失業在家,終日喜愛喝酒,從不問家事,家庭經濟就敗落了。母親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家庭婦女,家務全靠她操持,困難時靠典賣陪嫁飾物過日子。揚帆有姐妹三人。 [3] 

揚帆親友回憶

葉仲寅:我於1935年秋考進了國立戲劇學校。使我更加木能忘懷的是當時在校的教導員石藴華,他和我們很接近,他個人教我和何德璋世界語,並練習用世界語互相通寫紙條。他曾借給我一本《唯物論辯證法》看,説這是翻譯得最好的一本。在戲劇演出方面,他介紹了“國防戲劇”的口號,並使學校教職員組織演出了《東北之家》這出當時認為屬於國防戲劇的戲。1936年春,在南京各大學趁放寒假之機,組織了一個“冬令講學會”,是救國會的教授們主講的,石藴華介紹我們去聽演講,我和何德璋約了幾個同學常常去聽講,其中有戴卿、鄭挹英、朱家訓等。 [4] 
參考資料
  • 1.    第一章 人物傳略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引用日期2023-06-20]
  • 2.    江蘇省常熟市沙家浜鎮志編纂委員會編,沙家浜鎮志,方誌出版社,2017.03,第164-165頁
  • 3.    楊帆著,揚帆自述,羣眾出版社,1989,第3頁
  • 4.    《劇專十四年》編輯小組編,劇專十四年,中國戲劇出版社,1995.09,第43頁
  • 5.    《斷桅揚帆》,《南方法制報》2015年2月9日,第14版
  • 6.    馬思猛著,攢起歷史的碎片,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10,第181-1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