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揚州小盤谷

(揚州古典園林)

鎖定
小盤谷在丁家灣大樹巷內,系清代光緒三十年(1904年)兩江總督周馥購得徐氏舊園重修而成。園內假山峯危路險,蒼巖探水,溪谷幽深,石徑盤旋,故而得名“小盤谷”。
中文名
揚州小盤谷
時    代
清代
地    區
揚州
重修時間
1904年

目錄

揚州小盤谷總觀

園門月洞形,嵌隸書“小盤谷”石額。園門前以火巷將住宅與園隔開。園內以花牆隔為東西兩個庭院。西院右首疊湖石假山一座,左首建曲尺形楠木花廳三間,以捲棚遊廊連接水閣涼亭,廳后辟一方清池。越三折石橋,即入幽洞,洞在假山腹部,多孔穴,彩光好,上可透入天光,旁可觀賞園景。山頂有風亭,可覽全園景色,東院粉牆開桃形門,題額“叢翠”。東院有魚池、花廳、竹樹、石筍等。登山可暢懷,探洞可尋幽。

揚州小盤谷佈局

小盤谷佈局嚴密,因地制宜,隨形造景。園中山、水、建築和岸道安排,無不別具匠心。巖壁險峻,谷洞深曲,廊、廳隨地形曲直,小徑陷現通幽。雖為人工所築,卻宛如天然圖畫。園內北部臨池依牆的湖石假山,疊藝高超,過去一直以“九獅圖山“相稱。其空間雖小而山峯峻峭,曲洞危崖,瀕水有橋,遠近成景。陳從周教授在《揚州園林》一書中,對小盤谷的假山作如下評價:“……山拔地崢嶸,名九獅圖山,峯高約九米餘,惜民國初年修繕時,略損原狀。此園假山為揚州諸園中的上選作品。……疊山的技術尤佳,足與蘇州環秀山莊抗衡,顯然出於名匠師之手,按清光緒《江都縣續志》卷十二記片石山房雲:‘園以湖石勝,石為獅九,有玲瓏夭矯之慨。’今從小盤谷假山章法分析,似片石山房為藍本,並參考其他佳作綜合提高而成。”

揚州小盤谷特點介紹

小盤谷佔地小,妙處在於運用了“以少勝多”、“小中見大”的藝術手法。造園者為了能小中見大,在有限的空間內,應用粉牆分隔,增加景深,以遊廊連接景點,一隔一連,使景觀若隱若現,給人們造成奇妙的錯覺。同時,以通過開池堆山,變幻景觀,創造無限空間。設置亭台樓閣,組合巧妙,參差錯落,相互借景,組成畫面,樹木花草點綴其間,增加山林之意。小盤谷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