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揚州大學後城詩社

鎖定
後城詩社是揚州地區高校社團中首個也是唯一一個詩歌愛好者團體,成立於2007年11月05日。其成立不僅得到了文學院團委及專業教授的大力支持,還得到了揚州市文化研究所所長魏明鏵先生,江蘇省作家協會理事、揚州市作協主席杜海先生和《揚州日報》文學副刊主編孟堯先生的高度肯定。
後城致力於詩歌傳統的發揚和展示,最根本的宗旨是給所有大學生中一批批熱愛詩歌,喜好詩歌和想了解詩歌的人一個舞台。號召他們將自己關於文學關於詩歌的衝動與體悟釋放出來,或吟誦,或創作。我們歡迎每一個人,在這兒,在後城,用詩歌,用文字,書寫一切青春萌動,書寫一切愛恨情仇,書寫一切夢想和高歌。
中文名
揚州大學後城詩社
成立時間
2007年11月

揚州大學後城詩社後城起源

一首詩造就了一座城:
後城,彷彿是光之背後的一座
揚州大學後城詩社 揚州大學後城詩社
失去仰角的一隻鷹
今夜不能棲居在另一個帝王的指間
黑色的火焰在全世界最後一個煙囱裏
薰染着它冰涼的後背
它要飛回一座舊有的城
它真實的存在有如親眼所見
但路途的遙遠彷彿是夢遊了
很多年之後仍然無法走出夢境
它要飛回一座舊有的城池
帶着穀子、火種和一場曠世的大夢
就讓一隻鷹飛在自己的上方
逆着整個深秋的寒流
覓一座舊有的城
一座坍圮之前不肯現身的城
釋放全部的比喻和門户
僅為喚回一隻或者更多盲的鷹
一片荒遠的草原替代不了它的故址
這名叫後城的城並非城市
它曾經捏造了一羣鷹的姓名、祖籍
和一些不能發音的文字在文盲的時代
它在大地上説它正在寫一首絕筆的詩
那後城之中農夫需朗誦天空和樹葉
大地之嬰呼喚自己的乳名
在第五個季節
不能左轉的街頭
你一頭撞進一隻鷹的懷裏
便讓所有視野都重返了光明
後記:在光所不能到達的地方,你不經意地一轉身,或許可以窺見一座城市,它如此貌似你曾經夢到過的一個國度,彷彿專為詩人而建,當你身在其中,一切俯拾皆是詩意。
此詩由揚大後城創始人潘偉於2007.10.28凌晨所作。

揚州大學後城詩社後城特色

一.詩
作為揚大社團中首個詩歌團體,
我們致力於詩歌的交流與研習。詩歌,
尤其是古典詩歌是這個社團不可或缺的主題元素,是這個社團的靈魂。我們舉辦的每次活動,無一不體現着現代社會中逐漸淡出逐漸銷匿的詩意,同時我們堅信,無論傳統抑或現代,一直流淌在文人血液中的詩意精神不會輕易泯滅,更希望在我們手中、我們筆中傳承而發揚光大。
二.樂
揚州大學後城詩社 揚州大學後城詩社
這是新加入的元素。詩,遠在古代就應配樂詠唱出來;樂,更能體現詩的意象和精神境界,兩者相依相容,不可分割。故我們決定,邀中國古典樂元素入駐詩社,使我們這個新興的社團散發出活力和動感,與詩的靜相輔相成。
三.詩友會
我們後城隸屬於社團聯合會,是一個較為正式性的組織,當然,我們會嚴格按照社團的要求和標準辦社。但從另一個層面講,我們是個詩友會,我們歡迎任何喜愛詩歌喜愛音樂喜愛文學的人蔘與進來,我們有着更自由的形式,有着更自由的思想,把所念所感所愛所恨都即時即刻地無所顧忌地描述出來,大家一齊吟詩作賦,洽談心得,豈不快意?

揚州大學後城詩社業務範圍

後城詩社的業務範圍
(一)詩歌知識宣傳,詩歌文學形式的推廣
(二)定期出版《後城》刊物
(三)不定期舉行詩歌沙龍、詩歌講座等文學活動
(四)組織各種類型的詩歌創作鑑賞活動
(五)組織對內對外的詩歌交流活動

揚州大學後城詩社後城記事

2007年11月05日,揚州大學文學院後城詩社成立。
2015年9月17日,後城詩社正式加入中青詩聯網,併成為中青詩聯網校園聯盟第九個校園理事單位,對外發展,與各高校詩社聯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