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揚中河豚食俗

鎖定
揚中河豚食俗,江蘇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俗類項目。
中文名
揚中河豚食俗
遺產級別
省級
遺產類別
民俗

揚中河豚食俗歷史淵源

河豚是江鮮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魚類。4000多年前,我國就對河豚有所認識,戰國時的《山海經》有對河豚的記載。古代的河豚還作為進貢朝廷的名菜。揚中河豚肉質鮮嫩肥美,獨特的宰殺及烹飪工藝聲名遠揚。

揚中河豚食俗基本特徵

宰殺河豚講究疾徐之道,先用雙手拍打魚身,讓河豚身子鼓起來,從尾部肛門處一剪進去,順勢向前。先將魚子取出,從尾部向前擠出魚血,挖去魚眼,將魚身洗淨,最好浸泡3—5分鐘。在熬河豚肝時,一般要與豬油混熬。關鍵是掌握火候。火不能太大,太大油温升快,內裏油還未來得及溢出,外面就已枯了;火不能太小,火小油温不足,河豚油的美味出不來,待河豚肝熬成臘梅黃,即可端鍋離火。河豚的燒煮還有清蒸、紅燒、白煨之分。
揚中河豚烹飪文化,一是選種精巧,講究時鮮;二是擅長燒燜,“大火燒開、小火燜透、猛火收汁”;三是追求原汁原味,突出“清”、“鮮”特色;四是味兼南北,烹飪精湛。

揚中河豚食俗社會影響

數百年的發展,揚中河豚文化已演繹成為當地的一種獨特的民俗現象,形成了自己的鮮明特色。河豚宴也成為揚中江鮮菜的代表,使之成為我國餐飲文化中的一大瑰寶,對推動揚中河豚烹飪技藝的傳承與保護,打造地域餐飲文化特色品牌將起到積極作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