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提問法

鎖定
提問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或經驗,提問學生,並引導學生經過思考,得出結論,從而獲得知識、發展智力的教學方法。與講演法相比,提問法的顯著特點是有問有答,能夠激發學生思考,實現師生間信息的雙向交流。雖然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運用提問法,但不同教師的提問效果卻差異很大。要想使課堂提問行之有效,教師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並進行大量的實踐。 [1] 
中文名
提問法
外文名
Questioning method
對    象
擬改進的事物
類    型
現代詞
特點介紹
(1)以提問的方法尋找創新的途徑。
提問並非隨便提出,而是抓住事物帶普遍意義的方面進行,所以它的應用範圍很廣,無論是技術開發還是管理決策, 都可應用。如5WH法,是從客體的本質(What——是什麼?)、主體的本質(Who——何人?)、物質運動的最基本形式:時間和空間(When——何時?Where— —何地?)、事件發生的原因(Why——為什麼?)和程度(How——如何?),這幾個角度來提問題,這些問題屬於任何事物的根本條件。這樣抓住一個事物的制約條件來分析問題,會發現問題的癥結究竟在哪裏。
(2)提問題看問題的角度多,思維變換靈活。
這種方法不把注意力集中在問題的某一個方面,而是突破了舊框框大膽設想,運用各種思維技巧,如聯想、 類比、組合、分割、移花接木、異質同構、顛倒順序、大小轉化、改型換代等等,以得到各種不同類型的答案。這些靈巧的思路變換是其他技法所不具有的,構成了提問題的特點。
提問題也有其侷限性,它比較強調克服創造者的心理障礙,發揮心理因素的作用,產生更多的思路,而較忽視解決問題的技術措施,這是在解決 問題時需要加以彌補的。
參考資料
  • 1.    莫雷.教育心理學: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