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接應

鎖定
接應,拼音jiē yìng,漢語詞語,意思是猶應對;應答;呼應支援;供應;接濟。
中文名
接應
拼    音
jiē yìng
外文名
stand ready for assistance
意    義
進攻方無球球員主動佔有利接球

目錄

接應解釋

1.猶應對;應答。
2.呼應支援。
3.供應;接濟。如:子彈接應不上。 [1] 

接應出處

《東觀漢記·馬客卿傳》:“馬客卿幼而岐嶷,年六歲,能接應諸公,專對賓客。”
《宋書·顏延之傳》:“接應之方,言必出己。”
葉聖陶《城中·搭班子》:“澤如不想説什麼話去接應,他照舊帶着不舒服的感覺望着錢的喉結。”
王西彥 《古屋》第三部六:“‘他的妻子很能幹,’我接應着。”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二折:“你有一日出落家業精,把解典本利停。房舍又無,米糧又罄。誰支持?怎接應?”
元·尚仲賢 《單鞭奪槊》第二折:“元帥先行,我與敬德將軍隨後來接應元帥來。”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九回:卻説高順引張遼擊關公寨,呂布自擊張飛寨,關、張各出迎,玄德引兵兩路接應。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七回:豈不聞背主作竊,不可定期?倘今約定日期,急切下不得手,這裏反來接應,事必泄漏。但可覷便而行,豈可預期相訂乎?
《明熹宗實錄·卷三十六》:“巡撫登萊右僉都御史袁可立言:沈總兵於三月十三日,率兵出海相機接應,去訖其後續接塘報,皆雲愛塔於七月來歸也。”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卻説店小二為接應陳名盜馬,回到家中,正在房裏與老婆説話。”
明·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五回:“先軫同趙衰欒枝胥臣陽處父、先蔑一班宿將,跟隨晉襄公,離崤山二十里下寨,各分隊伍,準備四下接應。”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龍泉人郭公子起義兵以應偽周……後與大任不協,不相接應。” [2] 
茅盾《子夜》十三:“還是先和虹口那幾個罷下來的廠接好頭,她們來衝,我們關車接應。”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