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接入

鎖定
接入方式,從接入業務的角度看,可簡單地分為適用於窄帶業務的接入網技術和適用於寬帶業務的接入網技術。
從用户入網方式角度來看,Internet接入技術可以分為有線接入和無線接入兩大類。
中文名稱
接入
英文名稱
access
定  義
接近、進入或使用某一資源的手段、能力或許可。
應用學科
通信科技(一級學科),通信原理與基本技術(二級學科)
中文名
接入
外文名
access
定    義
進入或使用某一資源的許可。
應用學科
通信科技,通信原理與基本技術。

接入定義

接入是無線通信系統中現實無線資源管理的基礎,良好的隨機接入控制策略則是實現用户成功接入的保障。接入技術的不斷更新,新的業務不斷湧現。總體來説,接入策略包含自適應分配隨機接入信道資源策略和自適應接入概率值策略兩部分。

接入接入技術比較

基於雙絞線的ADSL技術
非對稱數字用户線系統(ADSL)是充分利用現有電話網絡的雙絞線資源,實現高速、高帶寬的數據接入的一種技術。ADSL是DSL的一種非對稱版本,它採用FDM(頻分複用)技術和DMT調製技術,在保證不影響正常電話使用的前提下,利用原有的電話雙絞線進行高速數據傳輸。
從實際的數據組網形式上看,ADSL所起的作用類似於窄帶的撥號Modem,擔負着數據的傳送功能。按照OSI七層模型的劃分標準,ADSL的功能從理論上應該屬於七層模型的物理層。它主要實現信號的調製、提供接口類型等一系列底層的電氣特性。同樣,ADSL的寬帶接入仍然遵循數據通信的對等層通信原則,在用户側對上層數據進行封裝後,在網絡側的同一層上進行開封。因此,要實現ADSL的各種寬帶接入,在網絡側也必須有相應的網絡設備相結合。
ADSL的接入模型主要由中央交換 [1]  局端模塊和遠端模塊組成,中央交換局端模塊包括中心ADSL Modem 和接入多路複用系統DSLAM,,遠端模塊由用户ADSL Modem和濾波器組成。
ADSL能夠向終端用户提供8Mbps的下行傳輸速率和1Mbps的上行速率,比傳統的28.8Kbps模擬調制解調器將近快200倍,這也是傳輸速率達128Kbps的ISDN(綜合業務數據網)所無法比擬的。與電纜調制解調器(Cable Modem)相比,ADSL具有獨特的優勢是:它是針對單一電話線路用户的專線服務,而電纜調制解調器則要求一個系統內的眾多用户分享同一帶寬。儘管電纜調制解調器下行速率比ADSL高,但考慮到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户在同一時間上網,電纜調制解調器的性能將大大下降。另外,電纜調制解調器的上行速率通常低於ADSL。
基於HFC網的Cable Modem技術
基於HFC網(光纖和同軸電纜混合網)的Cable Modem技術是寬帶接入技術中最先成熟和進入市場的,其巨大的帶寬和相對經濟性使其對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和新成立的電信公司很具吸引力。
Cable Modem的通信和普通Modem一樣,是數據信號在模擬信道上交互傳輸的過程,但也存在差異,普通Modem的傳輸介質在用户與訪問服務器之間是獨立的,即用户獨享傳輸介質,而Cable Modem的傳輸介質是HFC網,將數據信號調製到某個傳輸帶寬與有線電視信號共享介質;另外,Cable Modem的結構較普通Modem複雜,它由調制解調器、調諧器、加/解密模塊、橋接器網絡接口卡以太網集線器等組成,它無須撥號上網,不佔用電話線,可提供隨時在線連接的全天候服務。
基於五類線的以太網接入技術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以太網就成為最普遍採用的網絡技術,根據IDC的統計,以太網的端口數約為所有網絡端口數的85%。1998年以太網卡的銷售是4800萬端口,而 [2]  令牌網、FDDI網和ATM等網卡的銷售量總共才是500萬端口,只是整個銷售量的10%。而以太網的這種優勢仍然有繼續保持下去的勢頭。
傳統以太網技術不屬於接入網範疇,而屬於用户駐地網(CPN)領域。然而其應用領域卻正在向包括接入網在內的其它公用網領域擴展。歷史上,對於企事業用户,以太網技術一直是最流行的方法,利用以太網作為接入手段的主要原因是:
(1)以太網已有巨大的網絡基礎和長期的經驗知識;
(2)所有流行的操作系統和應用都與以太網兼容;
(3)性能價格比好、可擴展性強、容易安裝開通以及可靠性高;
(4)以太網接入方式與IP網很適應,同時以太網技術已有重大突破,容量分為10/100/1000Mb/s三級,可按需升級,10Gb/s以太網系統也即將問世。
基於以太網技術的寬帶接入網由局側設備和用户側設備組成。局側設備一般位於小區內,用户側設備一般位於居民樓內;或者局側設備位於商業大樓內,而用户側設備位於樓層內。局側設備提供與IP骨幹網的接口,用户側設備提供與用户終端計算機相接的10/100BASE-T接口。局側設備具有匯聚用户側設備網管信息的功能。
寬帶以太網接入技術具有強大的網管功能。與其它接入網技術一樣,能進行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和安全管理;還可以向計費系統提供豐富的計費信息,使計費系統能夠按信息量、按連接時長或包月制等計費方式。

接入光纖接入技術

光纖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質量高、性能穩定、防電磁干擾、保密性強等優點。在幹線通信中,光纖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接入網中,光纖接入也將成為發展的重點。光纖接入網指的是接入網中的傳輸媒質為光纖的接入網。光纖接入網從技術上可分為兩大類:即有源光網絡(AON,Active Optical Network)和無源光網絡(PON,Passive OpticalNetwork)。有源光網絡又可分為基於SDH的AON和基於PDH的AON,本文只討論SDH(同步光網絡)系統。

接入SDH系統

有源光網絡的局端設備(CE) 和遠端設備(RE)通過有源光傳輸設備相連,傳輸技術是骨幹網中已大量採用的SDH和PDH技術,但以SDH技術為主。遠端設備主要完成業務的收集、接口適配、複用和傳輸功能。局端設備主要完成接口適配、複用和傳輸功能。此外,局端設備還向網絡管理系統提供網管接口。在實際接入網建設中,有源光網絡的拓撲結構通常是星型或環行。在接入網中應用SDH(同步光網絡)的主要優勢在於:SDH可以提供理想的網絡性能和業務可靠性;SDH固有的靈活性使對於發展極其迅速的蜂窩通信系統採用SDH系統尤其適合。當然,考慮到接入網對成本的高度敏感性和運行環境的惡劣性,適用於接入網的SDH設備必須是高度緊湊,低功耗和低成本的新型系統,其市場應用前景看好。

接入無源光網絡

無源光網絡(PON)是一種純介質網絡,避免了外部設備的電磁干擾和雷電影響,減少了線路和外部設備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統可靠性,同時節省了維護成本,是電信維護部門長期期待的技術。PON的業務透明性較好,原則上可適用於任何制式和速率信號。特別是一個ATM化的 [3]  無源光網絡(APON)可以通過利用ATM的集中和統計複用,再結合無源分路器對光纖和光線路終端的共享作用,使成本可望比傳統的以電路交換為基礎的PDH/SDH接入系統低20%—40%。
接入網絡 接入網絡
光纖接入技術與其他接入技術(如銅雙絞線、同軸電纜、五類線、無線等)相比,最大優勢在於可用帶寬大,而且還有巨大潛力可以開發,在這方面其他接入技術根本無法與其相比。光纖接入網還有傳輸質量好、傳輸距離長、抗干擾能力強、網絡可靠性高、節約管道資源等特點。另外,SDH和APON設備的標準化程度都比較高,有利於降低生產和運行維護成本。

接入光接入網

光接入網是指採用光纖傳輸接入網絡,泛指本地交換機或過程模塊與用户之間採用光纖通信或部分採用光纖通信的系統。通常光接入網是指採用基帶數字傳輸技術,並以傳輸雙向交互式業務為目的的接入傳輸系統,將來應能以數字或模擬技術升級傳輸帶寬廣播式和交互式業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