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探究世界秩序

鎖定
《探究世界秩序》是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書。 [1] 
中文名
探究世界秩序
作    者
(新加坡)許通美
譯    者
門洪華
出版時間
1999年6月1日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頁    數
414 頁
ISBN
9787801093233
類    別
世界政治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版 次
1

目錄

探究世界秩序內容簡介

《探究世界秩序》是由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組織研究中心組織翻譯。各章節的翻譯人員如下:門洪華:序言、編者謝辭、引言、第二編、圖片、作者小傳;毛春華、白桂芬:第一、第十、第十一編;姜紹第:第三、第四編;穆朝暉:第五編;楊威:第六編;胡九龍:第七編;王勇:第八、第九編。附錄文章由王勇從因特網下載。《探究世界秩序》由門洪華統稿校譯。

探究世界秩序目錄

編者謝辭
引言一位實用理想主義者的本質:國家利益與公共利益的調和
第一編透視世界秩序
哪個國家可以提供道義性的外交政策?
第二編聯合國:改革與更新
聯合國與世界秩序的探究
聯合國與小國:以新加坡為例
聯合國改革有無可能’
聯合國40年:尚有活力否?
聯合國維和的新時代
破除聯合國裁軍活動的迷信
聯合國50年:改革時機
第三編南北關係:衝突與台作
超越南北劃分
不結盟國家如何加強聯合國
西方大眾傳媒與第三世界
第四編談判、討價還價及外交行為
與美國談判
柬埔寨問題巴黎會議一多邊談判的一個事例
地球首腦會議的談判進程:
對談判藝術與談判科學的一些思考
做國會山工作:讓美國國會做有利於貴國利益的事
談判實踐:聯合國的教訓
我們可以從海洋法會議學到什麼? 世界貿易組織第一次部長會議的談判進程
第五編確定全球議程:海洋法與環境問題
聯合國第三次海洋法會議的成果及意義
協商建立世界海洋新秩序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對新加坡及其所在地區的影響
東南亞環境:合作與衝突前瞻
地球峯會:成功還是失敗?
可持續發展的挑戰
里約會議5年後及蒙特哥貝15年後:
一些個人的反思
第六編新加坡在東南亞和世界上的作用
李光耀的外交遺產
巨人世界中的小人國:
新加坡駐美國大使館的工作
香港和新加坡模式難以推廠
新加坡的地區化視野
解釋新加坡奇蹟
新加坡對外政策經歷對非洲的適應性
新加坡與印度尼西亞:牢固的夥伴關係
新加坡的對外關係:為冷戰後時代打下基礎
新加坡對外關係:六年之後
第七編東盟與地區秩序:過去和未來
東南亞的中立化
東盟:影響地區內關係的力量
柬埔寨的衝突:東南亞的和平、穩定與合作問題
東盟外交與柬埔寨危機
柬埔寨後的東盟:更具活力
東盟描繪地區新秩序
第八編太平洋時代:為和平與繁榮而合作
關於太平洋地區共同體之構想
20世紀90年代充滿活力的太平洋周邊地區
太平洋世紀?
亞太經合組織:亞太地區新的經濟構造
亞太經合組織與開放的地區主義
東盟和亞歐會議
第九編亞洲與美國:感想與規則
重温托克維爾:一個外國人日艮中的善國政治
美國與新興工業化國家或地區:尋求新政策
東盟在美國的地位
美日關係及其對東盟的含義
美日關係的未來
美國和東南亞:冷戰後時代夥伴關係的基本原
離任大使感言:美國的價值觀和經濟問題
克林頓總統的亞洲日程
沒有舞伴,亞洲將在黑暗中跳舞
第十編避免文化的衝突:亞洲在世界新秩序中的角色
東亞贊成積極的價值觀嗎?
東方和西方:價值觀的趨同
什麼將社會聯結在一起?
“亞洲價值”論爭的再檢視
寬容,亞洲的風格
無論如何,良好的政府最重要
亞洲也需要良好的環境
亞洲與歐洲:從歧視到夥伴?
第十一編個人經歷
任職聯合國的第一年
我特別鍾愛的聯合國故事
外交生涯回顧
作者小傳
附錄
譯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