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探明儲量

鎖定
探明儲量,是指經過詳細勘探,在預期的當地經濟條件下,可用現有技術開採的儲量。
探明儲量指已經做過不同程度的勘探工作,根據勘探資料計算獲得的儲量 [1]  。是礦產儲量的一種,是礦山規劃、設計的根據。表示: 開採儲量+設計儲量+遠景儲量 [2] 
在中國通常是指經過一定的地質勘探工作而瞭解、掌握的礦產儲量,以區別於未經任何調查或僅依據一般地質條件預測的,其質和量、賦存狀態及開採利用條件均不明的礦產資源
探明儲量指經過詳細勘探查明,在預期的當地經濟條件下,可用現有技術開採的礦產儲量。它是探明儲量作為礦山企業規劃設計、制訂國民經濟計劃、合理規劃工農業佈局的重要依據之一 [3] 
中文名
探明儲量
外文名
demonstrated reserves
屬    性
地質勘探工作
作    用
掌握礦產儲量
地    位
礦山規劃、設計的根據
組    成
開採儲量、設計儲量與遠景儲量

探明儲量基本介紹

探明儲量是進行礦山建設、制定國民經濟計劃、合理規劃工農業佈局的重要依據之一。在歐美各國,探明儲量是對測定儲量推定儲量的合稱,即二者之和為探明儲量。這部分礦產的位置、質量、數量及其地質依據是經實際觀測確定的。參見“確定儲量”、“推定儲量”。前蘇聯1981年《固體礦產和預測資源分類》中將A、B、C1級儲量合稱為探明儲量,C2級為初步評價儲量。
探明儲量相關總量年度變化規律圖 探明儲量相關總量年度變化規律圖
在中國,探明儲量指礦產儲量分類中開採儲量設計儲量遠景儲量的總和,計算公式為:探明儲量=A+B+C+D。在前蘇聯,探明儲量相當於工業儲量;在美國,探明儲量相當於確定儲量與推定儲量之和。探明儲量一般作為礦山企業規劃設計的依據。在實際工作中,累計探明儲量減去歷年開採、損失的儲量為實際保有儲量,它是規劃、計劃和設計工業生產規模和佈局的現實依據。
探明儲量是指經過詳細勘探,在預期的當地經濟條件下,可用現有技術開採的儲量。
探明儲量也是在油氣田評價鑽探階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後計算的、在現代技術和經濟條件下可提供開採,並獲得社會經濟效益的儲量。探明儲量是編制油田開發方案、進行油田開發建設投資決策和油田開發分析的依據。探明儲量又可按勘探開發程度分為已開發探明儲量、未開發探明儲量及基本探明儲量三類。探明儲量與南北美一些國家儲量分級中的測定儲量(measutedreserves)相當 [4] 
探明儲量是經過地質普查、勘探工作後用一定方法計算出埋藏在地質體內的有用礦產的數量。分為新增探明儲量和累計探明儲量。新增探明礦產儲量是指在報告期內經過地質普查、勘探後所獲得的新增加的礦產儲量。它不包括以前年份探明的,也不包括以往年度遠景儲量中升為工業儲量的部分。僅反映報告期內的地質勘探工作的成果。累計探明儲量是指地質勘探工作自開始至報告期末所探明的全部礦產儲量,包括礦山的開採量和地下損失量。它反映地質勘探工作探明礦產資源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5] 

探明儲量名詞解釋

探明儲量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SPEE和SEC對探明儲量的定義是:按照現有的經濟及技術條件預計在未來可經濟的採出的油氣量是較高證實程度的剩餘經濟可採儲量可簡稱探明可採儲量有專門機構按規定標準和程序進行權威認證。
探明儲量相關圖片 探明儲量相關圖片
2.1988年的定義是:“探明儲量是在油田評價鑽探階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後計算的儲量.在現代技術和經濟條件下,可提供開採並能獲得社會經濟效益的可靠儲量。
3.探明儲量是指用工程(仿探、坑操等)控制的才體分析效值汁算得到的監源量它表明波源的可靠性較好與突阮的現差相討較小常鋼分力A、B、C、D四級.珠源息量她指包括探明儲量和預測儲量在內的全部資源量。
4.20世紀70年代,對石油資源儲量分為三級:一級地質儲量稱為探明儲量、二級地質儲量稱為基本探明儲量、三級地質儲量稱為待探明儲量。1983年11月,我國提出了新的儲量分類方案:探明儲量,指勘探階段結束後計算的儲量。

探明儲量相關名詞

探明儲量礦產儲量

礦產儲量簡稱儲量,一般指礦產的藴藏量。其表示方式有礦石儲量、金屬儲量或有用組分儲量、有用礦物儲量等,多以重量(噸、公斤、克拉)計,少數以體積(立方米)計。
礦產儲量分類:根據探明礦產開發利用在技術經濟上的可行性,中國將礦產儲量分為能利用儲量和暫不能利用儲量兩類。前者指技術經濟條件下可開採利用的儲量,又稱平衡表內儲量;後者指由於礦石品位低、礦體厚度薄、礦牀水文地質或工程地質條件複雜、選礦技術未解決或選礦技術指標太低等原因,暫無開發利用價值,一旦採選技術、經濟條件改變,有可能被開發利用。它又稱平衡表外儲量
礦產儲量是地質勘探工作的主要物質成果,是制定礦山建設規劃、進行礦山設計建設的依據和開採生產的物質基礎。礦產儲量按物質組成,一般分為礦石儲量、金屬儲量或有用礦物儲量。計算礦石儲量時,應將礦石工業指標考慮在內。儲量計量單位,大多數礦產用重量表示,一般以噸為單位,少數稀貴金屬以公斤為單位,寶石礦物有時以克為單位;非金屬礦產中的建築材料則以立方米為單位。根據儲量的精確程度和礦業上的用途還將礦產儲量分為若干類、級 [6] 
礦產儲量指礦物含量達到邊界品位以上、集中埋藏的礦產數量。礦產資源評價最基本的指標。由於地質勘探工作的程度和精度不同,對其揭露和控制程度差別很大。世界上還沒有統一的分級標準,歐美各國多用三級制,如英國、加拿大劃分為“證實”、“近似”、“可能”3級;前蘇聯則採用五級制(A1、A2、B、C1、C2)。我國從1949年以來一直採用五級制。根據1959年地質礦產部和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制定的《礦產儲量分級暫行規範》將其分為4類5級:第1類,開採儲量——A級,系用開採巷道所圈定的儲量,是礦山生產期間準備採出的儲量,可作編制企業生產計劃的依據;第2類,設計儲量——A+B+C級,系經過詳細勘探,用坑道、鑽孔圈定的儲量或鑽探網所控制的儲量,是地質勘探期間所獲的主要儲量,可作礦山企業設計和基建投資的依據;第3類,遠景儲量——D級,系根據地質測量資料或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所確定分佈邊界的儲量,可作進一步部署地質勘探工作和礦山建設遠景總體規劃的依據,也可配合C級作為小礦設計用;第4類,地質儲量,系根據區域地質測量,礦石分佈規律,或根據區域構造單元結合已知礦產的成礦規律,進行預測儲量,這隻能作為編制礦產普查工作、遠景計劃制定時的參考,或作為地質普查找礦設計用。上述開採儲量和設計儲量(A+B+C)總稱為工業儲量,工業儲量和遠景儲量(A+B+C+D)總稱為探明儲量。累計探明儲量減去歷年開採、損失的儲量為實際保有儲量。此外,對於礦山企業生產技術、經濟條件可利用的礦產儲量,又稱為平衡表內儲量;而對於某些礦產,由於有益組分或礦物含量低、礦體薄或開採條件特別複雜,當前開採、加工技術尚未解決,尚難利用的儲量,稱為平衡表外儲量。進行礦產資源經濟評價時應特別重視工業儲量和表內探明儲量,因為前者是礦山設計、建設和投資的可靠依據,而後者是規劃和設計工業生產規模和佈局的基礎數據。地質儲量和表外探明儲量,經過地質工作可升為表內探明儲量和工業儲量,它們具有後備資源的價值,對國土資源開發利用和工業佈局規劃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7] 

探明儲量工業儲量

工業儲量是開採儲量和設計儲量的總稱。對固體礦產首先用礦石邊界品位圈定礦石儲量邊界,稱為平衡表外儲量邊界,然後再根據礦石最低工業品位和礦體最小可採厚度、礦體最大允許夾石厚度等指標圈定可採邊界。在可採邊界與平衡表外儲量邊界之間的礦石儲量稱為平衡表外礦石儲量,簡稱表外儲量,即當時沒有工業價值的礦石儲量;可採界線內的礦石儲量稱為平衡表內礦石儲量,簡稱表內儲量。表內儲量可根據勘探研究程度分為A、B、C、D四級;又可根據儲量用途稱A級為開採儲量,稱B、C兩級為設計儲量,稱D級為遠景儲量 [8] 

探明儲量評價井

評價井是對工業性油氣田,為查明油氣藏類型、構造形態,油氣層厚度及物性變化,評價新油氣田的規模、生產能力及經濟價值,最終以建立探明儲量為目的而鑽的探井 [9] 

探明儲量基本探明儲量

對於複雜斷塊和巖性圈閉及複雜裂縫性油氣田,在完成地震詳查、精查或三維地震,並鑽了評價井後,在儲量計算參數基本取全、含油、氣面積基本控制的情況下所計算的儲量(相當其它礦種的C級儲量)。由於這類油氣田構造巖性均較複雜,不可能在短期內認識清楚,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常採取“滾動勘探開發”。故部分開發井具有兼探井的任務,應補取算準儲量的各項參數。在投入滾動勘探開發後的三年內,經複核後可直接升為已開發探明儲量 [9] 

探明儲量控制儲量

控制儲量指經預探井發現工業油、氣流,並在圈閉上已鑽少數評價井,查明圈閉形態、初步確定油、氣藏類型和儲層沉積類型,並大體可控制含油、氣面積和厚度的變化趨勢,對油、氣藏複雜程度、產能大小和油氣質量已作出初步評價後所計算的儲量(相當C-D級儲量)。控制儲量可作為進一步評價鑽探、編制中期和長期開發規劃的依據。該級儲量與南北美一些國家儲量分級中的顯示儲量(indicatedreserves)相當 [9] 

探明儲量探井

探井是在經勘探證實有希望的油氣構造,為探明其地層儲油、氣情況,並取得油田開發所需的地質資料而打的井。按照井的具體任務不同,探井又分為預探井、探邊井、評價井三種。按工作性質還可分初探和詳探等類別。有人把新地區打的第一口探井稱為野貓井,即初探井 [9] 
參考資料
  • 1.    江偉鈺,陳方林 主編.資源環境法詞典.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
  • 2.    張文奎 主編.人文地理學詞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0.第428頁.
  • 3.    封吉昌 主編.國土資源實用詞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2011.
  • 4.    中國石油學會,石油大學 編;劉希聖 主編.石油技術辭典.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6.第165頁.
  • 5.    李琮 主編.世界經濟學大辭典.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第761頁.
  • 6.    中國冶金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採礦》卷編輯委員會,冶金工業出版社《中國冶金百科全書》編輯部 編.中國冶金百科全書·採礦.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9.第225-226頁.
  • 7.    林崇德,姜璐,王德勝 主編;劉清泗 分卷主編.中國成人教育百科全書·地理·環境.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第301-302頁.
  • 8.    中國冶金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採礦》卷編輯委員會,冶金工業出版社《中國冶金百科全書》編輯部 編.中國冶金百科全書·採礦.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9.第144頁.
  • 9.    中國石油學會,石油大學 編;劉希聖 主編.石油技術辭典.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6.第1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