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採(拼音:cǎi、cài)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用手摘取樹上的果實或樹葉,本義為摘取,由摘取轉指採掘礦藏。“採”也引申為蒐集、選擇、採納、取得等義。“採”又音cài,指古代諸侯分封給卿大夫的土地,即采邑。這個意思後來寫作“寀”,亦作“埰”。採摘的“採”曾分化出加註“扌”旁的“採”來表示,新中國成立後“寀”和“採”作為異體字併入了“採”字。 [3] 
中文名
拼    音
cǎi、cài
部    首
爫、木
五    筆
ESU [1] 
倉    頡
BD [1] 
鄭    碼
PVF [1] 
筆    順
撇、點、點、撇、橫、豎、撇、捺
字    級
一級(編號:1172) [11] 
平水韻
上聲十賄(cǎi),去聲十一隊(cài) [2] 
異體字
埰(采邑)、*寀(采邑)、*採(採摘、開採)(*是《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的異體字)
四角碼
2090₄
統一碼
U+91C7
注音字母
ㄘㄞˇ、ㄘㄞˋ
筆畫數
4+4(部首+部首外)
造字法
會意字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字源演變

採的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採的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3]
會意字。圖1是甲骨文的“採”字,甲骨文的“採”字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面像一隻爪(實際表示手),下部像一株植物,植物的枝丫上有果實或葉片,這個字會意用手採摘植株上的果實或者葉片。金文(圖3)的形體結構和甲骨文基本一致,上面表示一隻手,下面表示一個植株,只是植株上缺少了果實或葉片。小篆(圖5)的形體基於金文進行了筆畫的整改,但上下部件的形體結構沒有變化。隸書(圖6)和楷書的結構也同前面的形體一致,只是筆畫的平曲、點線有所變化。
“採”的本義應當作採摘講。例如《詩經·周南·關雎》中所説的:“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其中的“採”就是“採摘、摘取”的意思。採摘的結果是摘的東西匯聚到一起,因此“採”引申表示收集的意思。古代有專門到民間收集詩歌的習俗,稱為“采詩”,由此還專門設置了采詩的官員,因此《漢書·藝文志》上説:“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收集起來的東西會進行選擇甄別,於是就引申出選擇、選取的意思,例如“採納”“採取”“博採眾長”等中的“採”就是這個意思。古代表示動作的這個“採”後來變成了“採”,新中國成立後,這個“採”被作為異體字併入了“採”字。
選擇來的東西一多,就會有多種色彩。“採”又引申為“五彩”“彩色”。《孟子·梁惠王上》:“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大意是:還是您認為色彩不夠您的眼睛看呢?在這個意義上後來在其右邊增加一個“彡(shān)”旁,作為部首“彡”表示的意義往往與修飾有關,從而構成一個新的形聲字“彩”。這個字現在仍用。而《漢書·貨殖傳》中“文采千匹”的“採”是“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之意。由“彩色”又引申為文章的辭藻,即今人所謂的“文采”。《九章·懷沙》:“眾不知餘之異采。”王逸注:“採,文采也。”大意是:眾人不知道我奇異的文采。而人的表情的變化也和顏色一樣具有多樣性,因此就有了“神采奕奕”的説法。 [21-22]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cǎi
動詞
用手摘取(花、葉、果實)
pick
《詩經·周南·關雎》:“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晉·陶淵明《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魯迅《故事新編·采薇》:“他們從此天天采薇菜。”
採花;採蓮;採茶;採果子
收集;蒐集
collect;
gather
南朝梁·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非取制於一狐,諒求味於兼採。”
明·餘繼登《典故紀聞》卷三:“太祖命羣臣採漢、唐以來藩王善惡,可為勸戒者,着為書,曰《昭鑑錄》。”
採訪;採集;採種;採風
挖掘(礦藏)
mine
漢·桓寬《鹽鐵論·復古》:“往者豪強大家得管山海之利,採鐵石鼓鑄,煮海為鹽。”
章炳麟《訄書·序種姓上》:“其山產玉,則亦因而採之。”
採煤;採油;採礦;開採
挑選;選取
choose;
accept
《史記·秦始皇本紀》:“採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
《新唐書·賈曾傳》:“太子數遣使采女樂。”
宋·司馬光《答周同年源書》:“自度於方今士大夫間,最出其下,不意朝廷過採,置之侍從。”
採購;採納;採光;採取;博採眾長
用同“睬”。理睬
唐·張白《武陵春色》詩:“是非都不採,名利混然休。”
《劉知遠諸宮調·知遠投三娘與洪義廝打》:“子母間別十二載,道你待著人見他佯不採。”
《儒林外史》第二七回:“王太太不採,坐着不動。”
猶言拉;扯
明·湯顯祖《牡丹亭·硬拷》:“原來劫墳賊便是你,左右,採下打。”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當先兩個,走到上面,把萬中書一手揪住,用一條鐵鏈套在頸子裏,就採了出去。”
名詞
多色的絲織品。後來寫作“彩”
colored silks
漢·晁錯《論貴粟疏》:“衣必文采,食必梁肉。”
《漢書·貨殖傳》:“文采千匹。” 顏師古注:“帛之有色者曰採。”
唐·劉肅《大唐新語·極諫》:“太宗曰:‘善。’賜採三百疋。

彩色。後寫作“彩”
color
《尚書·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
唐·韓愈《賀慶雲表》:“五采五色,光華不可遍觀。”
清·魏源《怨歌行》之四:“美人別我採雲蔽,香風忽起青鸞逝。”

文章的辭藻
word
戰國·屈原《九章·懷沙》:“文質疏內兮,眾不知餘之異采。”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繁採寡情,味之必厭。”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小二》:“同窗丁生,字紫陌,長於女三歲,文采風流,頗相傾愛。”
情采
精神上的活力或生氣
complexion;
spirit
三國魏·嵇康《琴賦》:“華容灼爚,發采揚明,何其麗也。”
《漢書·霍光傳》:“初輔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
《儒林外史》第八回:“前晤尊公大人,幸瞻丰采。”
神采;風采;興高采烈
舊指好運
luky
宋·許棐《選官圖》詩:“縱有黃金無好採,也難平白到公卿。”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但得個全屍首,便是十分採。”

藤蔓
《後漢書·王符傳》:“桐木為棺,葛採為緘。” 李賢注:“採,猶蔓也。”
官;官職

《尚書·酒誥》:“服休服採。”蔡沈集傳:“服採,起而作事之臣。”

彩頭,賭注。後寫作“彩”
wager
《水滸傳》第一〇四回:“王慶一口氣擲贏了兩貫錢,得了採。”
《紅樓夢》第九二回:“馮子英道:‘下采不下采?’詹光道:‘下采的。’”

(Cǎi)姓氏用字



cài
名詞
古代卿大夫受封的土地(連同在土地上勞作的奴隸)。也叫“采地”“采邑”

《禮記·禮運》:“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
漢·應劭《風俗通·皇霸·六國》:“而封熊繹於楚,食子男之採。”

同“菜”

《周禮·春官·大胥》:“春入學,舍採合舞。” 鄭玄注:“舍即釋也,採讀為菜,始入學必釋菜禮先師也。菜,蘋蘩之屬。”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傳食律》:“御史卒人使者,食粺米半鬥,醬駟(四)分升一,採羹,給之韭葱。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12]  《漢語大字典》 [4] 

近義辨析

採—彩
因為具有同源的關係,在古代漢語裏,“採”“彩”往往可以通用。現代漢語將“採”“彩”二字的使用作了規範:
偏於有形的、有顏色的,用“彩”。如“剪綵”的“彩”是指綵綢,“彩排”的“彩”是指化妝,“掛彩”的“彩”是指負傷流的血,“中彩”的“彩”是指賭博或某種遊戲中給得勝者的東西,“精彩”的“彩”是指表現展示出來愉悦心情的內容,“喝彩”的“彩”是指對精彩的部分叫的好,“豐富多彩”的“彩”是指種類,樣式。
偏於比較抽象的精神、神情、神色、神態的,用“採”。如文采,風采、丰采、神采奕奕、無精打采、興高采烈等。這裏的“採”大都是可以感受而難於直觀的。 [19-20]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六】【木部】倉宰切(cǎi)
捋取也。從木從爪。 [13] 

説文解字注

“(採)捋取也”注:《大雅》曰:“捋采其劉。”《周南·芣苢》傳曰:“採,取也。”又曰:“捋,取也。”是採、捋同訓也。《詩》又多言“采采”,《卷耳》傳曰:“采采,事採之也。”此謂上採訓事,下采訓取。而《芣苢》傳曰:“采采,非一辭也。”《曹風》:“采采衣服”傳曰:“采采,眾多也。”《秦風》:“蒹葭采采。”傳曰:“采采,猶萋萋也。”此三傳義略同,皆謂可採者眾也。凡文采之義本此。俗字手採作“採”,五采作“彩”,皆非古也。《釋詁》曰:“採,事也。”此言假借,採、事同在一部也。
“從木,從爪”注:此與𥝩同意。𥝩之訓曰:“禾成秀人所收也。”則𥝩亦可雲:“木成文人所取也。”此採為五采字,而《毛詩》屢言“采采”與。倉宰切。 [14] 

廣韻

倉宰切,上海清 ‖ 采聲之部(cǎi)
採,事也。又取也。亦姓,《風俗通》雲:“漢有度遼將軍採晧。”倉宰切。七。
採,取也。俗。 [15] 

康熙字典

【酉集下】【釆部】採;部外筆畫:0
《唐韻》倉宰切。《集韻》《韻會》此宰切,並音採。《説文》:捋取也。《詩·周南》:采采卷耳。朱注:采采,非一採也。
又擇也。《禮·昏義》: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釋文》:採,擇也。疏:納采者,謂採擇之禮。《史記·秦始皇紀》:採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班固《西都賦》:奚斯魯頌,同見採於孔氏。
又采色。《書·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史記·項羽紀》: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又物採。《左傳·隱五年》:取材以章物,採謂之物。疏:取鳥獸之材以章明物色,採飾謂之為物。《文六年》:分之採物。疏:採物,謂採章物也。
又《魯語》:天子大采朝日,少採夕月。注:大采,袞職也。少採,黼衣也。
又左思《蜀都賦》:符采彪炳。注:符采,玉橫文也。
又事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使獲燿日月之末光絕炎,以展采錯事。注:採,官也。展其官職,設厝其事業者也。
又官也。《書·堯典》:帝曰:疇諮若予採。傳:採,事也。馬雲:官也。《禮·明堂位》:九採之國。疏:各掌當州諸侯之事。
又采地。《禮·禮運》: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前漢·地理志》:大夫韓武子食採於韓原。
又飾也。《前漢·嚴助傳》:樂失而淫,禮失而採。注:如淳曰:採,飾也。師古曰:採者,文過其實。
又墓地。揚子《方言》:冢,秦晉之閒謂之墳,或謂之採。注:古者卿大夫有采地,死葬之,因名。
又風采。《前漢·霍光金日磾傳》: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左思《魏都賦》:極風采之異觀。
又《詩·秦風》:蒹葭采采。傳:采采,猶萋萋,盛也。
又《詩·曹風》: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傳:采采,眾多也。朱注:采采,華飾也。謝靈運《緩歌行》:采采彤雲浮。
又幣也。《史記·周本紀》:召公奭贊採。注:正義曰:採,幣也。
又詩篇名。《禮·玉藻》:趨以《採齊》,行以《肆夏》。
又姓。《風俗通》:漢度遼將軍採皓。
又地名。《左傳·僖八年》:晉裏克帥師,敗狄於採桑。注:平陽北屈縣西南有采桑津。
又玉名。司馬相如《上林賦》:晁採、琬琰,和氏出焉。注:晁採,玉名。
又木名。《史記·秦始皇紀》:堯舜採椽不刮。注:索隱曰:採,木名。即今之櫟木也。
又草名。《博雅》:採,䆃採也。
又《韻會》《正韻》並倉代切,音菜。臣食邑。《周禮·天官·八則》注:公卿大夫采邑。音菜。《孟子》:元士受地視子男。注:所受采地之制。音菜。《前漢·食貨志》注:採,官也。因官食地,故曰采地。
又與菜同。《周禮·春官·大胥》:春入學,舍採合舞。注:舍採,謂舞者皆持芬香之採。鄭康成曰:舍即釋也,採讀為菜。始入學,必舍菜,禮先師也。菜,蘋、蘩之屬。
又《五音集韻》子苟切,音走。採取也。 [16]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採字字形字形對比 採字字形字形對比 [1]

書寫提示

採字書寫提示 採字書寫提示
“爫”扁、小,“木”寬、大。“爫”居上居中,中間點在豎中線左側。“木”,橫筆在橫中線;豎筆在豎中線左;撇、捺從橫、豎相交處起筆,撇尖與捺腳齊平,略高於豎筆底部。 [17] 

書法欣賞

[5-9]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十五海

開口呼
次清
倉宰切
tsʰAi
集韻
上聲
十五海

開口呼
次清
此宰切
tsʰɒi
去聲
十五代
開口呼
次清
倉代切
tsʰɒi
禮部韻略

上聲





此宰切


去聲





倉代切

增韻

上聲





此宰切


去聲





倉代切

中原音韻

上聲
皆來
穿

開口呼

次清

ʈʂʼai
洪武音韻

上聲
六解


次清
此宰切
ts‘ai

去聲
六泰


次清
倉代切
ts‘ai
分韻撮要

陰上
第十九栽宰載






(參考資料:漢典 [10]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sʰ
əɡ
先秦
王力系統
tsʰ
ə
先秦
董同龢系統
tsʰ
ə̂ɡ
先秦
周法高系統
tsʰ
əɣ
先秦
李方桂系統
tsh
əgx
西漢



東漢





əї


əї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灰咍廢

əi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tsʰ
ɑ̆i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tsʰ
ɒi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tsʰ
Ai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tsʰ
əi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tsh
ậi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tsʰ
əi
(參考資料:漢典 [10] 

方音集成

注意:下表所列為“採摘”之“採”訓讀。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sʰai
214
上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sʰɛ
55
上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sʰæ
53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sʰai
42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sʰai
53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sʰᴇ
24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sʰɛ
42
上聲

晉語
太原
tsʰai
53
上聲

吳語
蘇州
tsʰᴇ
52
上聲

吳語
温州
tsʰe
31
上聲

湘語
長沙
tsʰai
41
上聲

湘語
雙峯
tsʰue
31
上聲

贛語
南昌
tsʰai
213
上聲

客家話
梅縣
tsʰai
31
上聲

粵語
廣州
tʃʰɔi
35
陰上

粵語
陽江
tʃʰɔi
21
上聲

閩語(閩南片)
廈門
tsʰai
51
上聲

閩語(閩南片)
潮州
tsʰai
53
陰上

閩語(閩東片)
福州
tsʰai
31
上聲

閩語(閩北片)
建甌
tsʰai
21
上聲
文讀
tsʰo
21
上聲
白讀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8]  、漢典 [10]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19-06-05]
  • 2.    十賄  .搜韻[引用日期2019-06-05]
  • 3.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536
  • 4.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 漢語大字典 第2版[M]. 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 2010.04:2178
  • 5.    “採”的草書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6-07]
  • 6.    “採”的行書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6-07]
  • 7.    “採”的楷書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6-07]
  • 8.    “採”的隸書書法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9-06-07]
  • 9.    “採”的篆書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6-07]
  • 10.    採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19-06-07]
  • 1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11-21]
  • 1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119,121
  • 13.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814
  • 14.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2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921-922
  • 15.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274
  • 16.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1279
  • 17.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29-31
  • 18.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149
  • 19.    劉進境,康敬修主編.文詞趣辨[M].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11.07:4-5
  • 20.    劉志基,鵬宇著.字辨百題[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8.08:26-27
  • 21.    鄭春蘭編著.精彩漢字[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8.06:36-37
  • 22.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78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