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採蜜

(蜜蜂的一種行為)

鎖定
在採集花蜜時,對花朵是有選擇性的。一般含苞或是剛開放的花,蜜蜂是不進行採集的。它的採摘對象是盛開的花朵,因為此時花蜜或分泌物的含量是比較豐富的。
中文名
採蜜
外文名
Honey Gather
別    名
釀蜜
對    象
蜜蜂
領    域
農業科學
目    的
製造蜂蜜
拼    音
cǎi mì
含    義
蜜蜂採取花蜜
採蜜方法
蜜蜂用口器汲取花朵的精華存入蜂巢
過    程
蜜蜂把花蜜反覆吸吐而成

採蜜蜜蜂是如何找到蜜源

昆蟲觸角儘管種類各有不同,但都具有尋找食物,選擇寄主產卵和尋覓異型等活動的功能。昆蟲總是在左右上下不停地擺動兩根小須,好像兩根天線和雷達,時刻在接受電波和追蹤目標。這是因為觸角是昆蟲的重要感覺器官,具有嗅覺和觸覺功能。觸角上生有無數地感覺器,並與感覺窩內地許多神經末梢相連,它們又直接與中樞神經連網,當受到外界刺激後,中樞神經便可支配昆蟲進行各種活動。蜜蜂的觸角屬於膝狀觸角,它的嗅覺窩主要分佈於觸角鞭節前端,蜜蜂藉助於觸角,能夠聞出各種花朵的香味,找到花蜜。

採蜜採蜜過程

口器是昆蟲的嘴,蜜蜂的口器屬於咀嚼式口器。它的口器保持着一對左右對稱刀斧狀的上顎,具有咀嚼固體花粉和建築蜂巢的本領。而下唇延長,和下顎、舌組成細長的小管,中間有一條長槽,有助於吸吮的功用。如果把這小管深入花朵中,便可源源吸取蜜汁。蜜蜂有了這樣的口器,既能採花粉,又能吸吮花蜜。
非洲菊等植物的雄蕊較多,但是蜜蜂並不會因此而亂了陣腳。當蜜蜂飛落到花盤上時,是從外向內一層一層地進行採蜜。它將小管沿雄蕊底部插入,吸取花蜜,採完一朵後再接一朵。在一盆花中,蜜蜂一般只採三四朵,而後飛向另一盆花,並且兩者的顏色不同。在將所有顏色的花采過一遍後,蜜蜂又飛回第一盆花,將已經採過蜜的花重新細緻地再採集一遍(就盆栽花而言)。它動作輕盈持續。欣賞蜜蜂採蜜,可以説是一種美的享受。
蜜蜂不僅採蜜,而且採集花粉。它的腳就是它的好幫手。
在千姿百態的昆蟲腳中,蜜蜂的後腳跗節格外膨大,在外側有一條凹槽,周圍長着又長又密的絨毛,組成一個“花粉籃”。當蜜蜂在花叢中穿梭往來採集花粉花蜜時,那毛茸茸的腳就沾滿了花粉,然後,由後腳跗節上的“花粉梳”將花粉梳下,收集在“花粉籃”中。最後用蜜將花粉固定成球狀。蜜蜂的這種能攜帶花粉的腳,叫攜粉足。
蜜蜂在晚上回巢以後就會把白天採集來的蜂蜜進行再加工,最終才能製成人們食用的蜂蜜。真正成熟的天然蜂蜜需要蜜蜂用七天左右的時間才能釀製完成,那些只經歷兩三天釀製過程中的蜂蜜是質量不高,並不成熟,也就是人們所説的生蜜。 [1] 

採蜜採蜜期蜂羣管理重點

一、抓生產,兼繁殖;新王強,去生產;老王弱,去繁衍
限制強羣蜂王產卵,有利於採蜜,但到花期流蜜後期,羣勢突然下降也會影響蜂羣的發展,甚至越冬。因此,應正確處理生產與繁殖的關係,才能保證既高產穩產,又能安全發展。在主要蜜源的採蜜期,一定要因地制宜,儘可能地利用“強羣採蜜,弱蜂繁殖,新王羣採蜜,老王羣繁殖,單王羣採蜜,雙王羣繁殖”的辦法,解決採蜜與繁殖的矛盾,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
二、組強羣,奪高產;蜂羣的強弱和採集力有很強的聯繫,奪取高產必須組建強羣,方法是:
1.在花期前20天抽集蛹脾,合併弱羣,組建強羣。
2.花期開始,羣勢不足,可利用外勤蜂強化採蜜羣,突擊採蜜,先將蜂羣按照主副搭配,分組排列,新王或優良蜂王為強羣,流蜜盛期時,將副羣移開,使外勤蜂錯投入主羣,再按羣勢加脾或疊加繼箱,數日即可取蜜,移開的副羣,因外勤蜂已失,空下的巢房可供蜂王充分產卵,又因哺育蜂並未削弱,仍能繁殖育蜂,為下一個蜜源期或越冬創造良好的條件。 [2] 
三、勢長久,能豐收;禁分蜂,多采蜜
蜂羣強勢維持長久,採集力就能維持長久,高產目標才能實現,然而蜂羣羣勢增強,分蜂的趨勢往往也隨之增強。如果一旦產生分蜂熱,蜂羣就會消極怠工,採蜜力下降,進而影響蜂產品產量。只有及時有效地消除強羣的分蜂熱,才能確保強羣高產。一般的方法是:
1.及時採蜜,減少蜂房蜂糧儲量,使分蜂熱缺少物質基礎。
2.及時消除王台,嚴禁新王出生,消滅分蜂的領導者。
3.經常割除雄蜂蛹,消除分蜂的幫兇,又能減少蜂蜜無謂的消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