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採芝操

鎖定
《採芝操》是秦末隱士商山四皓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描繪了隱士們隱居之地山高林密,空曠荒涼,他們以苦為樂,心地坦然,反映了他們不滿黑暗現實,嚮往清明政治的思想感情。開頭四句是鋪墊,寫出商山的荒涼、寂寞、偏僻、險峻,以此反襯長居山中的人;接着四句寫隱士們的日常生活,把荒涼艱苦的生活寫得情趣盎然,折射出隱士們潔身自好、苦中尋樂的高尚情操;最後兩句以唐虞盛世為襯托,抒發了他們既嚮往美好的社會,又對現實完全失望的慨嘆。全詩章法嚴謹,語言古樸,抒情雋永,含蓄有味。
作品名稱
採芝操
作    者
四皓
創作年代
秦代
出    處
樂府詩集
作品體裁
四言詩
作品別名
紫芝曲、採芝歌、四皓歌

採芝操作品原文

採芝操
皓天嗟嗟,深谷逶迤
樹林莫莫,高山崔嵬
巖居穴處,以為幄茵
曄曄紫芝,可以療飢。
唐虞往矣,吾當安歸 [1] 

採芝操註釋譯文

採芝操詞句註釋

⑴操:琴曲。
⑵皓天:昊天,泛指天空。皓,一説即白,明朗。嗟嗟:嘆詞,讚美。
⑶逶迤(wēi yí):形容深谷曲曲折折,一個連一個延續不絕。
⑷莫莫:通“漠漠”,密佈貌。指處處高山峯巒密佈。一説“莫”同“暮”,指暮色蒼茫。
⑸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
⑹“巖居”句:意謂在山洞居住。
⑺幄(wò):帳幕。茵:席子,褥墊。
⑻曄曄(yè yè):本指光亮,此指茂盛。一作“奕奕”,光彩閃動貌。紫芝:紫醬色的靈芝草,菌類植物。古代隱士羽客認為採食靈芝可以益壽延年,長生不老。四皓當時隱王屋山避秦溝,山間廣有紫芝。
⑼唐虞:指古代聖王盛世。唐為陶唐氏堯,虞為有虞氏舜。堯舜均為古代明君。唐虞之世,極為儒家推崇,以至渲染美化,説它是淳樸無欺的太平盛世。
⑽安:哪裏,何處。 [2] 

採芝操白話譯文

天空明明淨淨啊,深谷曲折而幽遠。
樹木鬱鬱葱葱啊,高山巍峨難攀援。
懸巖洞穴居住啊,當作帷席避風寒。
紫色靈芝閃光啊,可以充飢當茶飯。
堯舜盛世已過啊,我歸何處把身安? [2] 

採芝操創作背景

秦末時,四皓對秦朝“焚書坑儒”的暴政不滿,對當時天下大亂的時局不滿,為了保全性命,他們四人就逃避到商山,過隱居生活,並寫了這篇琴曲,來發抒他們的思想情感。郭茂倩《樂府詩集·採芝操》引崔鴻曰:“四皓為秦博士, 遭世闇昧,坑黜儒術,於是退而作此歌,亦謂之《四皓歌》。” [3] 

採芝操作品鑑賞

採芝操整體賞析

這首詩反映四皓“潔己修道,非義不動”的處世思想。全詩直承《詩經》四言古風,質樸無華,短短十句四十字,四位隱淪高士的形象栩栩然躍然紙上。
詩的前四句以反興起筆,四句鋪陳,描繪了荒涼艱險的生活環境:抬頭是其高無極、令人感嘆的萬里皓天,低頭便見蛇曲逶迤的深谷。四周除了莽莽蒼蒼的野樹,便是重巒疊嶂的高山,荒涼,寂寞,偏僻,險峻,與禽獸為伍,跟人世幽隔。但是,這一層形象鮮明的圖畫正是為了反襯長居其中的人,可謂鋪墊有力。
第五句至第八句寫隱士們的日常生活,表現出他們奇特的感受:懸崖山洞是居室,青石、藤羅、野草作牀帳,潤澤可愛的靈芝草,足夠療飢,足以養身。作者善於遣詞造句,巧於寫景狀物,把荒涼艱苦的生活寫得奇特而優美,把在山中的居住和吃食寫得詩意盎然。這四句以苦為樂的描寫,是首四句艱苦環境的必然結果,而隱士們苦中尋樂的異乎尋常的樂觀和堅定又帶來巨大的疑問,從而自然引出下一步的抒情,進而闡述產生這種特殊生活態度的動機。
最後兩句是含蓄的抒情,包含着深廣的現實內容。作者把唐堯虞舜的原始時代看作是太平盛世,這固然是以思古之悠情奏不滿現實的弦外之音,作者憧憬着美好的政治局面,盼望出現招賢選能的明君,但現實使隱士們失望,使隱士們不願同流合污,所以“吾當安歸”一句,實在是對現實政治的最尖鋭的批判。他們寧願躲進深山,與麋鹿為伍,看百鳥安翔,飢餐野菜,渴飲泉水,而不願忍受暴政壓迫,不願目睹黑暗的現實。這種消極的反抗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不斷出現,可見這類知識分子信念之堅定。
這首詩通過描繪四皓隱居之處山林荒涼,抒發了他們身苦心樂的隱居之情,表現了他們不滿黑暗社會、樂於隱居生活、嚮往清明政治的思想。全詩章法謹嚴,寫險惡之景以鋪墊,反襯人物以苦為樂而不願同流合污的高尚志趣,以景託情,抒情含蓄雋永,有漢代人質樸誠懇的務實作風。 [3] 

採芝操名家點評

陝西師範大學教授焦滔:“這種‘苟全性命’‘不求聞達’的思想,顯然是受了老莊的影響。《採芝操》的語言形式是四言,作者能夠熟練地運用。在當時,五言詩還沒有形成風尚。”(《漢魏六朝樂府觀止》) [2] 

採芝操作者簡介

商山四皓圖 商山四皓圖
四皓,指秦末四位隱士,即東園公綺裏季夏黃公甪里先生,隱於商山,年皆八十餘,時稱“商山四皓”。《史記·留侯世家》司馬貞索隱引《陳留志》説:“園公姓庾,字宣明,居園中,因以為號。夏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隱居夏裏修道,故號曰夏黃公。甪里先生,河內軹人,太伯之後,姓周名術,字元道,京師號曰霸上先生,一曰甪里先生。”傳説漢高祖敦聘不至,呂后用張良策,令太子劉盈卑詞安車,招此四人與遊,因而使漢高祖認為太子羽翼已成,消除了改立趙王劉如意為太子的意圖。由此四皓更是名重一時。 [4] 
參考資料
  • 1.    彭致浩.歷代二三四言詩精品百首.北京: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1996:121
  • 2.    趙光勇.漢魏六朝樂府觀止.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10
  • 3.    賀新輝.古詩鑑賞辭典(上).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4:170-171
  • 4.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