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採礦強度

鎖定
採礦強度是採礦場單位面積產量,指坑內開採平均每平方米採場面積在一個月或一年內年採下的礦房採礦量。它是反映採礦技術管理水平和採場面積利用的指標。
中文名
採礦強度
意    義
採礦場單位面積產量
反映指標
採礦技術管理水平和採場面積
計算公式
q=A/S

採礦強度定義

地下礦山採礦強度
指每平方米採場面積年產礦石量(t/m2.a)。
露天礦山採礦強度
指露天採場平均每米採礦工作線年產礦石量(t/m.a)。

採礦強度計算公式

地下礦山採礦強度:
q=A/S
式中:q——地下礦山採礦強度,t/m2.a;
A——採礦工作面全年採出礦石量,t/a;
S——本年度進行回採的各採場面積之和,m2
露天礦山採礦強度:
q=A/L
式中:q——露天礦山採礦強度,t/m.a;
A——採礦工作面全年採出礦石量,t/a;
L——本年度各採場採礦工作線長度之和,m。
注:計算中採礦工作線長度按有效採礦工作線取用。

採礦強度計算説明

工作線長度(全長)是指剝離後暴露出來的採礦工作幫上(不包括非工作幫)工作平台的長度。在露天採場平面圖上,沿着工作線平台量取直線的長度,或較大的曲線長度(如採場的端幫)。當上部階段已推進到境界時或大部已推到境界,少部沒靠境界,但已不能繼續生產時,都視為工作線的消失,不計算工作線長度。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