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採珠

(漢語詞語)

鎖定
採珠,典故名,典出《莊子集釋》卷十上《雜篇·列禦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後以“採珠”指入水取珠。
中文名
採珠
拼    音
cǎi zhū
注    音
ㄘㄞˇ ㄓㄨ
解    釋
入水取珠

採珠詳細釋義

採珠典源

《莊子集釋》卷十上《雜篇·列禦寇》
人有見宋王者,錫車十乘,以其十乘驕稚莊子。莊子曰:“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其子沒於淵,得千金之珠。其父謂其子曰:‘取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國之深,非直九重之淵也;宋王之猛,非直驪龍也;子能得車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為齏粉夫!” [1] 

採珠譯文

有個拜會過宋王的人,宋王賜給他車馬十乘,依仗這些車馬在莊子面前炫耀。莊子説:“河上有一個家庭貧窮靠編織葦蓆為生的人家,他的兒子潛入深淵,得到一枚價值千金的寶珠,父親對兒子説:‘拿過石塊來錘壞這顆寶珠!價值千金的寶珠,必定出自深深的潭底黑龍的下巴下面,你能輕易地獲得這樣的寶珠,一定是正趕上黑龍睡着了。倘若黑龍醒過來,你還想活着回來嗎?’如今宋國的險惡,遠不只是深深的潭底;而宋王的兇殘,也遠不只是黑龍那樣。你能從宋王那裏獲得十乘車馬,也一定是遇上宋王睡着了。倘若宋王一旦醒過來,你也就必將粉身碎骨了”。 [2] 

採珠釋義

傳説古代有個靠編織蒿草簾為生的人,其子入水,得千金之珠。他對兒子説:這種珠生在九重深淵的驪龍頷下。你一定是趁它睡着摘來的,如果驪龍當時醒過來,你就沒命了。“後以“採珠”指入水取珠。

採珠同源典故

寶奪驪龍 探珠 探頷 探龍頷 竊龍頷 老龍吐珠 遭龍伯睡 採珠 銜珠 頷下驪珠 頷珠 驪珠 驪頷珠 驪龍 驪龍吐珠 驪龍珠 驪龍睡 驪龍頷 驪龍頷珠 龍醒遺珠 龍頷 龍頷摘珠 [1] 

採珠用典示例

唐 王建 《海人謠》:海人無家海里住,採珠役象為歲賦。 [3] 
元稹 《採珠行》:“海波無底珠沉海,採珠之人判死採。”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雜錄》:“劉鋹據嶺南,置兵八千人,專以採珠為事。”
葉盛 《水東日記·珠池採珠法》:“蓋蜑丁皆居海艇中採珠,以大舶環池,以石懸大絙,別以小繩系諸蜑 腰,沒水取珠。”
張君房 《雲笈七籤》第109卷:“恐非發石取玉,探淵索珠之謂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