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掠奪者

(1997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圖書)

鎖定
《掠奪者》是1997年6月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 [美國] 威廉·福克納,譯者藍仁哲。
中文名
掠奪者 [1] 
作    者
[美國] 威廉·福克納
譯    者
藍仁哲
出版時間
1997年6月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頁    數
277 頁
ISBN
9787532723096
原作品
The Reivers
定    價
19.90 元
裝    幀
精裝
叢    書
威廉·福克納文集

掠奪者內容簡介

《掠奪者》是福克納的一部頗受好評的“成長小説”。銀行家的孫子盧修斯隨同司機霍根貝克和黑傭耐德偷着把祖父的汽車開到外地,住進了一家妓院。霍根貝克找到了風塵女子科麗,而耐德為了幫助另一個黑傭,偷着用汽車換了一匹馬,又用這匹馬參加比賽,贏回了汽車。四天之後,他們回到家裏。霍根貝克跟科麗結了婚,而故事的主人公,年僅11歲的盧修斯在這四天的冒險經歷中,既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同情、相互關心,又看到了貪婪、狡詐、卑鄙和墮落。在德行與非德行的衝突中得到了磨練,成熟起來。

掠奪者作者簡介

威廉·福克納(Willian Faulkner l897~1962),美國小説家。出生於沒落地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加拿大空軍中服役,戰後曾在大學肄業一年,1925年後專門從事創作。他被西方文學界視作“現代的經典作家”,共寫了19部長篇小説和70多篇短篇小説。其中絕大多數故事發生在虛構的約克納帕塔法縣,被稱為“約克納帕塔法世系”。這部世系主要寫該縣及傑弗遜鎮不同社會階層的若干家庭幾代人的故事。時間從獨立戰爭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出場人物有600多人,其中主要人物在他的不同作品中交替出現,實為一部多卷體的美國南方社會變遷的歷史。其最著名的作品有描寫傑弗遜鎮望族康普生家庭的沒落及成員的精神狀態和生活遭遇的《喧譁與騷動》(又譯《聲音與瘋狂》1929);寫安斯·本德侖偕兒子運送妻子靈柩回傑弗遜安葬途中經歷種種磨難的《我彌留之際》(1930);寫孤兒裘·克里斯默斯在宗教和種族偏見的播弄、虐待下悲慘死去的《八月之光》(1932);寫一個有罪孽的莊園主塞德潘及其子女和莊園的毀滅性結局的《押沙龍,押沙龍》(1936);寫新興資產階級弗萊姆·斯諾普斯的冷酷無情及其必然結局的《斯諾普斯三部曲》(《村子》1940,《小鎮》1957,《大宅》1959)等。福克納194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