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掛線療法

鎖定
掛線療法是一種在肛瘻的內口和外口之間掛線(橡皮筋或有腐蝕性的藥線),利用其機械性壓迫作用,經過幾周到幾個月,逐漸切開肛瘻的方法。該手術是治療高位肛瘻的常用方法,雖然切斷了肛門括約肌,但由於結紮造成炎症反應,兩斷端已與周圍組織發生粘連,減少了肛門回縮和分開的程度,降低因肛門括約肌被斷開而發生肛門失禁的概率。
中文名稱
掛線療法
英文名稱
therapy of cutting with thread ligation
定  義
用藥制絲線、醫用絲線、橡皮筋等材料,纏扎患病組織,利用“掛線”的緊箍力,阻滯氣血、經絡,使局部組織壞死,以剖開瘻管或竇道,治療肛瘻及各種竇道的方法。
應用學科
中醫藥學(一級學科),治療學(二級學科),外治法(三級學科)
中文名
掛線療法
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
適應症
距離肛門3~5釐米以內的肛瘻
禁忌症
肛周皮膚病患者、瘻管併發膿腫者

掛線療法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

1.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
  2.術前準備
  (1)術前肥皂水灌腸2~3次。
  (2)常規消毒會陰部皮膚,0.1%新潔爾滅消毒肛管及直腸下段,鋪手術巾。
  (3)準備球頭銀絲、橡皮筋、絲線。

掛線療法適應證

1.距離肛門3~5釐米以內,可探及內口的肛瘻。
  2.複雜性高位肛瘻治療的輔助方法。

掛線療法禁忌證

1.肛周皮膚病患者。
  2.瘻管併發膿腫者。
  3.嚴重的肺結核、梅毒患者或極度虛弱者。

掛線療法手術步驟

1.將尾端帶有絲線的探針由外口探入瘻管,按瘻管走行方向,通過內口進入直腸並彎曲牽出肛門。
  2.從肛門向外拉出探針,將絲線留於瘻管內,再將線由肛門牽出,拉緊線兩端做活結結紮。每隔2~3天緊線一次,直至掛線脱落,瘻管開放。
  3.橡皮筋掛線是將橡皮筋線縛於絲線一端,用上法將絲線穿入瘻管內,再牽出絲線使橡皮筋線進入瘻管,兩端分別由肛門和外口牽出。
  4.拉緊橡皮筋兩端,靠近皮膚以絲線將橡皮筋結紮。

掛線療法注意事項

1.找到內口的確切位置,不人為造成假道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2.為了減輕疼痛,縮短脱落時間,在收緊橡皮筋前需要切開內、外口之間的皮膚、皮下組織和外括約肌皮下部,切除外口周圍瘢痕組織。
  3.結紮橡皮筋時根據需要適當收緊。
  4.橡皮筋脱落後,注意正確換藥以確保傷口自基底部開始生長。換藥時可用0.5%碘伏棉球擦洗傷口,以防止創面粘連導致假性癒合。

掛線療法術後護理

1.術後每日坐浴及便後坐浴,保持局部清潔。
  2.若結紮組織較多,在3~4天后再次紮緊掛線。
  3.應用止痛藥。
  4.抗感染治療。
  5.保持大便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