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掛劍

(漢語詞彙)

鎖定
掛劍,讀音為guà jiàn,後以"掛劍"為懷念亡友或對亡友守信的典故。亦以諱稱朋友逝世。典源有《史記》卷三十一等。
中文名
掛劍
拼    音
guà jiàn
解    釋
懷念亡友或對亡友守信的典故。亦以諱稱朋友逝世。 [1] 
相關文獻
《史記》卷三十一

掛劍詳細釋義

典源
《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459~  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
《新序·節士第七》~22~  延陵季子將西聘晉,帶寶劍以過徐君,徐君觀劍,不言而色慾之。延陵季子為有上國之使,未獻也,然其心許之矣,使於晉,顧反,則徐君死於楚,於是脱劍致之嗣君。從者止之曰:「此吳國之寶,非所以贈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贈之也,先日吾來,徐君觀吾劍,不言而其色慾之,吾為上國之使,未獻也。雖然,吾心許之矣。今死而不進,是欺心也。愛劍偽心,廉者不為也。」遂脱劍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無命,孤不敢受劍。」於是季子以劍帶徐君墓即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1] 
釋義   春秋時,吳王壽夢少子季札封於延陵,號延陵季子。他出使路過徐國,徐國國君很愛他的劍。季札已心許,準備回來時再送給他。等到回來時,徐君已死,季札就把劍掛在徐君墓上,表示不能因徐君已死而違背自己許劍的心願。後以"掛劍"為懷念亡友或對亡友守信的典故。亦以諱稱朋友逝世。

掛劍運用示例

唐 王維 《哭祖六自虛》詩:“不期先掛劍,長恐後着鞭。”
明 張煌言 《祭定西侯張侯服文》:“徒深掛劍之懷,每阻炙雞之願。”
蘇曼殊 《答蕭公書》:“今託 穆弟 奉去《飲馬荒城圖》一幅,敬乞足下為焚化於 趙公 伯先 墓前,蓋同客 秣陵 時許 趙公 者,亦昔人掛劍之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