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掘奔龍

鎖定
掘奔龍(學名:Oryctodromeus)意為“挖掘的奔跑者”,是鳥腳下目稜齒龍科的一屬,化石發現於蒙大拿州東南部的Blackleaf地層,年代為白堊紀晚期(坎潘階),約9500萬年前。掘奔龍是種行動敏捷的小型恐龍,也是第一個發現有穴居生活證據的恐龍。
中文學名
掘奔龍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鳥臀目
稜齒龍科

掘奔龍科學分類

目:鳥臀目
亞目:角足亞目
下目:鳥腳下目
屬:掘奔龍屬

掘奔龍簡述

掘奔龍的正模標本(編號MOR 1636a)是一個成年個體的部份骨骼,包含以下部分:前上顎骨、部分腦殼、3節頸椎、6節背椎、7節薦椎、23節尾椎、肋骨、肩帶、前肢(缺乏手掌)、兩個脛骨、一個不完整的腓骨、一個蹠骨。除此之外,還發現兩個幼年個體的標本(編號MOR 1636b),體型大約是正模標本的55%到65%之間。掘奔龍的尾巴缺乏骨化肌腱,與大部分鳥腳類恐龍不同,但這特徵卻適合它們的穴居生活。掘奔龍的顎部、前肢、骨盆、尾巴有許多特化特徵,有助於它們挖築洞穴、在洞穴中生活。
研究人員指出,與鼴鼠、針鼴、袋熊等善於挖掘的穴居動物相比,掘奔龍的前肢挖掘洞穴能力較差。相反地,掘奔龍的四肢使它們既可快速奔跑,又具初步的挖掘能力,如同今日的土狼、豚鼠、鬣狗、以及兔子。由於掘奔龍是二足恐龍,前肢的挖掘能力,並不影響後肢的奔跑能力。
研究人員同時提出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發現掘奔龍位於真鳥腳類的基底位置,並是奔山龍與西風龍的近親,這三個屬都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蒙大拿州。奔山龍與西風龍也具有可能適合穴居生活的特徵,例如寬廣的口鼻部。此外,奔山龍的標本也發現於類似的地層狀態,顯示它們也有可能是穴居動物。早在1998年,羅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便提出德林克龍可能是穴居恐龍,德林克龍生存於侏羅紀晚期
懷俄明州,同樣屬於稜齒龍類。

掘奔龍穴居證據

掘奔龍的三個標本被發現於掩埋在地裏的洞穴。這三個標本聚集在洞穴中、關節脱落,顯示它們是死在這個洞穴中。洞穴的內部充滿砂,因此現在形成內部為砂岩,外部包覆者泥岩、黏土巖的狀態。
這個洞穴長約2公尺,寬70公分,有兩個彎道,洞穴的大小與寬度符合成年掘奔龍的體型。另外,研究人員發現洞穴連接者數個小型的圓柱狀砂岩,直徑只有數公分寬,可能是由共生的小型穴居動物挖掘而成。

掘奔龍古生物學

如同其他稜齒龍類恐龍,掘奔龍是種小型、行動敏捷的草食性恐龍。研究人員根據其挖掘洞穴與善於奔跑的特性,將模式種命名為洞穴掘奔龍(O. cubicularis)。成年掘奔龍的身長可達2.1公尺,重量達22到32公斤;幼年掘奔龍的身長約1.3公尺。由於同時發現成年與幼年的化石,科學家認為掘奔龍可能具有親代養育現象,或是成年掘奔龍會挖掘洞穴以養育幼年個體。從幼年掘奔龍的體型,顯示它們有長時期的親代養育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