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掖,漢語二級字,讀作yè或yē,其本意為塞進或用手扶着別人的胳膊。 [1-4] 
中文名
拼    音
yè,yē
部    首
[2] 
五    筆
RYWY
倉    頡
QYOK
筆順編號
12141323544
四角號碼
50047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基本區 U+6396
總筆畫
11 [2] 
注    音
ㄧㄝˋ,ㄧㄝ [2]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塞進
tuck in
你來把我這邊的被掖掖罷。——《紅樓夢》
把被角掖好
-
hide
黛玉微微的點頭,便掖在袖裏。——《紅樓夢》
-
插入腰帶
thrust in one's belt
説着,掖上那把刀,邁步出門,往外就走。——《兒女英雄傳》
-
動詞
用手扶着別人的胳膊
support sb. by the arm
掖,以手持人臂投地也。從手,夜聲。——《説文》
二禮從國子巡城掖以赴外。——《左傳·僖公二十五年》
餘掖殺國子。——《左傳·僖公二十五年》
掖以赴外殺之。
掖進(扶持推進)
扶助;提攜
assist
故作是詩以誘掖其君也。——《詩·陳風·衡門》序
獎掖
名詞
胳肢窩。後作“腋”
armpit
掖,一曰臂下也。——《説文》
衣逢掖之衣。——《禮記·儒行》
張掖郡。——《漢書·地理志下》。集註引應劭:“張國臂掖,故曰 張掖也。”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史記·商君列傳》
-
宮殿正門兩旁小門“掖門”的簡稱
side door
入未央宮掖門。——《漢書·高後紀》。師古曰:“掖門,非正門而在兩旁,若人之臂掖也。”
掖門(宮殿正門兩旁的邊門);掖垣(皇宮的旁垣);掖庭(宮中旁舍,妃嬪居住的地方);掖殿(宮中旁殿)
(參考資料: [2]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奕。【説文】以手持人臂投地也。
又挾扶也。【詩·風·衡門序】誘掖其君也。【疏】誘謂在前導之,掖謂在傍扶之。【左傳·僖二十五年】二禮從國子巡城,掖以赴外。【註】挾之而投於城外也。
又【説文】臂下也。與腋同。【禮·儒行】衣逢掖之衣。【註】逢,猶大也。大袂衣也。【史記·商君傳】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
又宮旁舍曰掖庭,殿旁垣曰掖垣,宮闕旁小門曰左右掖門,皆取肘腋之義。【前漢·百官公卿表】武帝更名永巷為掖庭。
又【成帝紀】闌入尚方掖門。【註】掖門在兩傍,言如人臂掖也。【杜甫詩】花隱掖垣暮。
又郡縣名。【前漢·地理志】張掖郡。【註】張國臂掖,故曰張掖。【又】東萊郡掖縣。【韻會】掖,腋本一字。今扶掖字從手,肘腋字從月。然古腋字本作亦,非從月也。

説文解字

以手持人臂投地也。從手夜聲。一曰臂下也。羊益切文二百六十五 重十九

説文解字注

(掖)㠯手持人臂也。各本臂下有投地二字。今依左傳音義刪正。左傳。衞人伐邢。二禮從國子巡城。掖以赴外。殺之。赴當是僕之誤。正義曰。説文雲。掖、持臂也。謂執持其臂投之城外也。釋文曰。説文雲以手持人臂曰掖。陸孔所據皆無投地二字。淺人傅合左文增之。不知掖人者不必皆投地也。詩衡門序曰。僖公願而無立志。故作是詩以誘掖其君。鄭雲。掖、扶持也。是可證矣。從手。夜聲。羊益切。古音在五部。一曰臂下也。此義字本作亦。或借掖為之。非古也。儒行。逢掖之衣。高後本紀。見物如蒼犬據其掖。俗亦作腋。 [2] 

方言彙集

國際音標 jɛ˥˧; jɛ˥ 唐代讀音 iɛk日語讀音 WAKIBASAMU TASUKERU WAKI韓語羅馬 AYK現代韓語 액
客家話 [梅縣腔] jit8 [海陸腔] rit8 ze5 [客英字典] jit8 [台灣四縣腔] jit8 je5 [客語拼音字彙] yid6 [寶安腔] jit8粵語 jat6 jik6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