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排球

(球類運動項目)

鎖定
排球(volleyball),是球類運動項目之一,球場長方形,中間隔有高網,比賽雙方(每方六人)各佔球場的一方,球員用手把球從網上空打來打去。排球運動使用的球,用羊皮或人造革做殼,橡膠做膽,大小和足球相似。
排球運動源於美國,1895年,美國馬薩諸塞州霍利約克市,由韋廉姆·G·摩根發明;1900年左右,排球自美國傳入加拿大。1905年,排球傳入古巴、巴西、中國等國家,成為當時風靡美洲的一項時尚運動。1949年,首屆世界男子排球錦標賽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舉辦。
排球最高級的組織機構為國際排球聯合會,截至2020年9月,共有222個協會會員,分屬歐洲、亞洲、非洲、中北美和加勒比地區、南美5個洲級排球聯合會。中國排球協會是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團體會員,是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承認的全國性專項運動協會。
中文名
排球
外文名
Volleyball
代表人物
韋廉姆·G·摩根、郎平、袁偉民
最高機構
國際排球聯合會
起源地
美國
發明者
韋廉姆·G·摩根
類    別
競技類

排球項目歷史

排球運動1895年起源於美國,最初是在籃球場地上掛一張網,兩隊隔網站立,以籃球膽為球,在網上打來打去,不使其落地的一種遊戲。後來美國馬薩諸塞州霍利奧克城的基督教青年會幹事摩根(w.G.Morgan)創造了排球比賽。
1896年,摩根制定了世界上第一個排球競賽規則,同年在斯普林菲爾德專科學校舉行世界上最早的排球賽。斯普林菲爾德市立學院的特哈爾斯戴博士將其命名為volleyball,意為“空中飛球”。
1900年左右,排球自美國傳入加拿大。
1905年,排球傳入古巴、巴西、中國等國家,成為當時風靡美洲的一項時尚運動。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排球運動先後在法國、意大利、蘇聯、波蘭等國家流傳開來並得到廣泛開展,排球規則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
1912年,排球比賽規則規定,雙方上場的運動員必須輪轉位置。
1917年,規定每局為15分,五局三勝制。
1918年,規定上場運動員每隊為6人。
1922年,規定每方必須在3次以內將球擊過網。
1949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舉行了首屆世界男子排球錦標賽。
1952年,在前蘇聯的莫斯科舉行了首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
1953年,中國排球協會在北京成立,1954年被國際排聯正式接納為正式會員。
1964年,排球成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隨着排球市場化運作的需求,國際排聯經過多年的調研,對排球規則進行了傷筋動骨的改革。1998年前後,排球運動為了提升自己的吸引力,室內排球開始進行了一些規則上的改進。 [1] 

排球硬件要求

排球場地

場地要求 場地要求
排球比賽場地為18米×9米的長方形 ,四周至少有2米空地,場地上空至少高7米內不得有障礙物。場中間橫劃一條線把球場分為相等的兩個場區。所有線寬均為5釐米。

排球球網

場地中線上空架有球網。網寬1米 ,長9.50米,掛在場外兩根圓柱上。女子網高2.24米,男子網高2.43米。球網兩端垂直於邊線和中線的交界處各有5釐米寬的標誌帶 ,在其外側各連接一根長1.80米的標誌杆。 [2] 

排球

球的圓周為65-67釐米,重量為260-280克,氣壓為0.40-0.45千克/平方釐米。 [13] 

排球比賽規則

排球球員規定

場上位置
球員通常不需要掌握全部六種技術發球、一傳(接發球)、二傳(舉球、託球)、扣球、攔網、救球,而是通常根據球隊的戰術,以其中的一種或多種為專長。最常見的位置分配包含三種位置:攻手(分為主攻手和副攻手)、二傳手自由人(專職防守的球員)。 為了有效阻擋對方的進攻,並在對方有足夠反應時間之前將球以陡峭的角度高速彈回對方場地, 一般來説由身材較高且彈跳力好的球員擔當攻手。
2008年奧運會女子排球 2008年奧運會女子排球
主攻手:主攻手是在靠近標誌杆的位置進攻的球員。由於大多數傳向主攻位置的球都是高球,因此主攻手往往採用很長的助跑,有時甚至從邊線外開始助跑。在進攻中主攻手通常依靠強力扣殺得分,但有時也要求以斜線助跑和快攻來擾亂對方的防守。主攻手還需要掌握一傳技術,因為在對方發球時他們通常作為自由人以外的第二一傳點。慣用右手的主攻手最適合在4號位(前排左側)進攻,相對的,慣用左手的主攻手最適合在2號位(前排右側)進攻。
副攻手:副攻手是經常在靠近二傳手的位置打出快攻的球員。副攻手專職攔網,因為他們必須阻擋來自對方副攻手的快攻,並且需要從中間向兩邊快速移動以組織雙人攔網。通常副攻手是隊中最高的球員,且要求有很好的防守技術。
二傳手:二傳手的職責在於組織全隊的進攻,他們負責在二傳時將球送至讓攻手最適宜扣球的位置。二傳手必須有能力和扣球隊員組合出多種變化以破壞對方的防守。移動快速、傳球精準是一個二傳手的必備素質。一位好的舉球員可串起全隊的攻勢,並且必須相當瞭解隊上各攻擊手的特性與習慣,在比賽中更要保持清楚的頭腦與思維,另外,在某些時候二傳手也必須扮演攻擊手角色,所以除了練習舉球技巧外,二傳手也必須具備些許長球攻擊能力,所以一位優秀的二傳手的訓練與養成也是相當辛苦的,因此一個好的二傳手是整支隊伍的靈魂。
自由人:自由人是專職防守的球員,負責接發球和扣球(救球)。通常自由人具有全隊最快的反應速度和最好的一傳技術。由於自由人不需要在網前進攻或防守(規則不允許),可以由一傳技術好的矮個子球員勝任。在比賽中被指定為自由人的球員不可以擔任其他位置。自由人的替換次數是不受限制的,但兩次的替換之間必須隔一次死球,而且只能由被替換下場者將其替換下場。替換的時間必須在裁判吹哨示意發球前做更換。特別的,自由人同一局比賽中的兩次上場可以替換不同的球員。每一局開始前,自由人不得先進場,必須等第二裁判核對先發球員後才可替換進場。
百科x混知:圖解排球 百科x混知:圖解排球
換人規定
比賽成死球時 ,教練員和隊長可向裁判員請求暫停或換人。
每次暫停不得超過30秒。
1局比賽每隊可要求兩次暫停。
每隊在1局比賽中,換人最多不得超過6人次。 [3] 

排球技術規定

(一)發球
發球隊員必須在第一裁判員鳴哨5秒鐘內,將球拋起或持球手撤離,在球落地前,用一隻手或手臂的任何部分將球擊出。如球未觸及發球隊員而落地,則被認為是一次發球試圖。在發球試圖後,第一裁判員應及時鳴哨允許再次發球,發球隊員必須在再次鳴哨後的3秒鐘內將球發出。發球隊員在擊球時或擊球起跳時,不得踏及場區(包括端線)或發球區以外的地面。擊球后,可以踏及或落在場區內或發球區以外。在每一次發球時都允許有一次發球試圖。
(二)網下穿越
在不妨礙對方比賽的情況下,允許隊員在網下穿越進入對方空間。允許隊員的一隻腳或雙腳越過中線觸及對方場區的同時,腳的一部分還接觸中線或置於中線上空。除腳以外,不允許隊員身體的任何其他部分接觸對方的場區。在比賽中斷後,隊員可以進入對方場地。
(三)觸網
新規則規定觸網為犯規,但隊員在無試圖擊球的情況下偶爾觸網不算犯規。所謂無試圖擊球,意指已經完成了擊球動作和擊球試圖。如完成扣球動作或掩護扣球動作之後,偶爾觸網則不算犯規。
(四)進攻性擊球
進攻性擊球指除發球和攔網外的其他所有直接向對方的擊球。當球的整體通過球網的垂直面或觸及到對方隊員,則完成了進攻性擊球。前排隊員可以對任何高度的球完成進攻性擊球,但觸球時必須在本場地空間。後排隊員則允許在後場區對任何高度的球完成進攻性擊球,但起跳時腳不得踏及或越過進攻線,擊球后可以落在前場區。如果後排隊員在前場區完成進攻性擊球,在觸球時,球的一部分必須低於球網上沿。
(五)攔網
攔網是指隊員靠近球網,將手伸向高於球網處阻擋對方來球的行動。
觸及到球的攔網行動則完成了攔網。只有前排隊員允許完成攔網,後排隊員不得完成攔網。如後排隊員將球攔回,則為犯規。如攔球到本方場區,則為本隊的第一次擊球。前排隊員的攔網觸球不算作本隊的一次擊球,因此本隊攔網後還可以再擊球三次。攔網時,隊員可以將手或手臂伸過球網,但不得影響對方擊球,過網攔網觸球應在對方隊員完成進攻性擊球之後。在一個攔網動作中,允許球迅速而連續地觸及一名或更多的攔網隊員。
(六)比賽中的擊球
規則規定隊員的身體任何部位都允許觸球。但球必須被擊出,不得接住或拋出,球可以向任何方向反彈,如果隊員違反了上述規定,則判為持球。
規則規定球必須同時觸及身體的不同部位,如果球先後觸及隊員身體的不同部位,則為連擊犯規。但是在攔網動作中,允許同一隊員或同一攔網中的不同隊員,在一個單一的動作中連續觸球。在球隊的第一次擊球時,允許隊員身體的不同部位在同一擊球動作中連續觸球。第一次擊球指接發球、接進攻性擊球、接本方攔起的球和接對方攔回的球。而在本隊第二次和第三次擊球時,則不允許球連續觸及身體的不同部位。 [4] 

排球賽制規定

1.前4局比賽採用25分制,每個隊只有贏得至少25分,並同時超過對方2分時 ,才勝1局。
2.正式比賽採用5局3勝制,決勝局的比賽採用15分制,一隊先得8分後,兩隊交換場區,按原位置順序繼續比賽到結束。
3.在決勝局(第五局)的比賽,先獲15分並領先對隊2分為勝。 [5] 

排球犯規情況

發球犯規
發球犯規包括髮球擊球時的犯規和發球擊球后的犯規。
發球擊球時的犯規:
(1)發球次序錯誤;
(2)發球隊員在擊球時或擊球起跳時,踏及場區(包括端線)或發球區以外地面;
(3)發球隊員在第一裁判員鳴哨允許發球後5秒鐘內未將球擊出;
(4)球未被拋起或持球手未清楚撤離就擊球;
(5)雙手擊球或單手將球拋出、推出;
(6)將球拋起準備發球卻未擊球。
發球擊球后的犯規:
(1)球觸及發球隊其他隊員或球的整體沒有從過網區內通過球網的垂直平面;
(2)界外球;
(3)球越過發球掩護的個人或集體(在發球時,某一隊員或兩名以上隊員密集站位或揮臂跳躍、移動遮擋接發球隊員,且發出去的球從他或他們上空飛過,則構成個人或集體發球掩護犯規)。
位置錯誤
排球規則規定,當發球隊員擊球時,如果場上隊員不在其正確位置上,則構成位置錯誤犯規。下列情況之一者均為位置錯誤犯規:
(1)發球隊員擊球時,場上其他隊員未完全站在本場區內;
(2)發球隊員擊球時,場上隊員未按“每一名前排隊員至少有一隻腳的一部分比同列後排隊員的雙腳距中線更近”的規定站位;
(3)發球隊員擊球時,場上隊員未按“每一名左邊(右邊)隊員至少有一隻腳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間隊員的雙腳距左(右)邊線更近”的規定站位。
擊球時的犯規
連擊犯規:排球比賽時,運動員身體任何部分均可觸球,但一名隊員(攔網隊員除外)連續擊球兩次或球連續觸及其身體的不同部位即為連擊犯規。但在第一次擊球時,允許隊員在同一擊球動作中,球連續觸及其身體的不同部位。
持球犯規:排球運動員在比賽中,身體任何部分均可觸球,但球必須被擊出,不得接住或拋出,否則即為持球犯規。
四次擊球犯規:一個隊連續觸球四次(攔網除外)為四次擊球犯規。隊員不論是主動擊球還是被動觸及,均算該隊員擊球一次。
藉助擊球犯規:隊員在比賽場地內藉助同伴或任何物體的支持進行擊球,皆為藉助擊球犯規。
隊員在球網附近的犯規
隊員在球網附近的犯規包括過網擊球犯規、過中線犯規、觸網犯規和網下穿越進入對方空間妨礙對方比賽犯規等。對方進攻性擊球前或擊球時,在對方空間觸及球為過網擊球犯規。 比賽進行中,隊員整隻腳、手或身體其他任何部分越過中線並接觸對方場區,為過中線犯規。比賽過程中,隊員觸網或觸標誌杆不是犯規。但隊員在擊球時或干擾比賽情況下的觸網或觸標誌杆為犯規。隊員擊球后可以觸及網柱、全網長以外的網繩或其他任何物體,但不得影響比賽。 比賽過程中,在不妨礙比賽的情況下,允許隊員在網下穿越進入對方空間。若網下穿越進入對方空間的隊員妨礙了對方比賽則為犯規。
同時擊球
雙方隊員或同隊隊員可以同時觸球。同隊的兩名或兩名以上隊員同時觸到球,被計為兩次或兩次以上擊球(攔網除外)。雙方隊員在網上同時擊球后,如果球落入場內,應繼續比賽,獲得球的一方仍可擊球三次。
攔網犯規
攔網犯規包括過網攔網犯規、後排隊員攔網犯規、攔發球犯規和從標誌杆外伸入對方空間攔網犯規幾種情況。在對方進攻性擊球前或擊球時,在對方空間攔網觸球為過網攔網犯規。判斷過網攔網的依據是進攻隊員與攔網隊員觸球時間的先後。後排隊員或後排自由防守隊員完成攔網或參加了完成攔網的集體,為後排隊員攔網犯規。 攔對方發過來的球為攔發球犯規。從標誌杆外伸入對方空間攔網並觸球為攔網犯規。
後排隊員進攻性擊球犯規
後排隊員在前場區內或踏及進攻線(或其延長線),將整體高於球網上沿的球,擊過球網垂直面或觸及對方攔網隊員,則為後排隊員進攻性擊球犯規。 [6] 

排球比賽間斷

正常的比賽間斷為暫停和換人。在比賽成死球時,裁判員鳴哨發球前,教練員或場上隊長用相應的手勢請求間斷。一次或兩次暫停可以與雙方的各一次換人相連續,中間無須經過比賽過程。同一隊未經過比賽過程不得連續提出換人的請求,但在同一次換人請求中可以替換兩名或更多的隊員。一次暫停的時間為30秒,但在世界比賽中,採用技術暫停的方法,即比賽中,當比分至5分和10分時,便為技術暫停,時間為1分鐘,在每局中,球隊還有一次暫停的機會,時間為30秒。暫停時,比賽隊員必須離開比賽場區到球隊席附近的無障礙區。 [7] 

排球延誤比賽

延誤比賽的行為是:換人延誤時間;在裁判員鳴哨恢復比賽後,拖延暫停的時間;請求不合法的替換,在同一局中再次提出不符合規定的請求;場上隊員拖延比賽的繼續進行。延誤比賽為全隊的行為犯規,同一局中第一次延誤,應判延誤警告,再次出現則判延誤判罰。 [7] 

排球鷹眼挑戰

根據規則,每隊每局挑戰次數的基本數是兩次。如果第一次挑戰成功,那麼還剩下一次挑戰機會;但如果第一次挑戰失敗,那該隊在此局中就不再擁有挑戰機會。每隊提出挑戰必須是由場上隊長向第一裁判提出。 [8] 

排球不良行為

球隊成員對裁判員、對方隊員、觀眾或同隊隊員的不良行為,根據其冒犯程度分為四類。
(1)非道德行為:比賽的參加者對裁判員的判斷結果進行爭辯,恫嚇對方隊員等行為。
(2)粗魯行為:比賽參加者的行為違背了道德原則和採取不文明的舉止,並對裁判員、對方隊員和觀眾有侮辱性的表示。
(3)冒犯行為:採用侮辱性的語言和姿態對裁判員、對方隊員或觀眾進行誹謗。
(4)侵犯行為:對裁判員、對方隊員或觀眾有企圖侵犯的目的或人身侵犯的行為。 [7] 

排球重要賽事

世界排球的三大賽事是世錦賽、世界盃和奧運會。其中,前兩者是排球界的專項賽事。
排球世錦賽是排球界的最高賽事,也是歷史最悠久的一項排球賽事。其參賽隊伍最多、賽程最長、賽制相對最為嚴謹和苛刻。因為含金量很高,世界很多傳統強隊都很在乎世錦賽。
排球世界盃是正式三大賽中最年輕的。自1991年改換比賽年份後已經逐漸變成奧運選拔賽。同時也影響形成了國際排球比賽如下的節奏:輪空年、世錦賽大年、世界盃外圍賽、奧運大年。
奧運會是世界上除足球世界盃外最著名的體育賽事。任何一個奧運會項目的意義都是不一樣的,因為奧運會已經成為不少國家的國家任務。 [9] 

排球組織機構

國際排球聯合會,簡稱國際排聯(FIVB),1947年,在法國、比利時等14個國家的排球協會進行聚會,創建了國際排球聯合會,總部設在巴黎,法國人鮑爾・黎伯擔任第一任主席,至1985年年邁退休,黎伯被推選為國際排聯終身名譽主席。黎伯的繼任者是墨西哥人阿科斯塔並將總部移至瑞士洛桑國際排聯的最高決策機構是代表大會,下設有:國際排聯管理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秘書處、世界聯賽委員會、沙灘排球委員會、條法委員會、財務委員會、新聞委員會、競賽委員會、規則委員會、技術委員會、非洲排球聯合會、亞洲排球聯合會、南美排球聯合會、北美、中美和加勒比海排球聯合會等機構。
亞洲排球聯合會,1964年,亞洲排球聯合會成立於日本東京,首任主席是日本的松平康隆。亞洲排聯的最高權力機構是代表大會,每兩年舉行1次。
中國排球協會,中國排球協會成立於1953年,是在中華全國體育總會領導下的專項協會,是國際排聯和亞洲排聯的會員。 [10] 

排球代表人物

韋廉姆·G·摩根,1870年1月23日出生,於1895年在霍利奧克發明了排球。 [11] 
袁偉民,1939年7月出生,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局長,1958年進江蘇省男子排球隊。1962年入選國家男子排球隊,退役後出任國家女子排球隊主教練。帶領中國女排獲得第3屆世界盃女子排球賽、第9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女子排球比賽冠軍,2007年10月13日, 袁偉民被美國的排球名人堂授予優秀教練員獎,成為第二個被選入排球名人堂的中國人。 [11] 
郎平,1960年12月10日出生於中國天津市,1978年,入選國家集訓隊。1981年-1984年,隨中國女排奪得第3屆世界盃冠軍(獲“優秀運動員獎”)、第九屆世界女排錦標賽冠軍(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MVP" )、洛杉磯奧運會女排比賽金牌。退役後擔任中國女排教練, 執教中國女排獲得2016年裏約奧運會冠軍。2002年10月,郎平正式入選排球名人堂,成為亞洲排球運動員中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11] 

排球相關術語

排球隱蔽站位

是接發球時插上戰術的一種變化。即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利用同排同列隊員的位置關係,將前排主攻手隱蔽在後排的位置上。為的是迷惑對方攔網,出其不意地襲擊對方,達到突然進攻的目的。

排球插上二傳

後排隊員插上到前排組織進攻。

排球短平快球

扣球隊員在離二傳隊員兩米左右的地方扣平快球。

排球時間差

打快球隊員,佯作扣快球的起跳姿勢,但並不跳離地面,等對方攔網隊員受騙跳起下落時,扣球隊員再迅速起跳扣半快球。這種打法,主要是利用對方攔網時間的誤差,來達到突破對方攔網的目的。

排球空間差

扣球人起跳後,身體在空中移動位置,避開對方攔網進行扣球。

排球位置差

扣球隊員佯作起跳姿勢,使對方攔網隊員誤認為擬打快球而跳起攔網,這時再突然向側方跨跳1步,在無人攔網的空檔躍起扣球。

排球前飛

扣球隊員佯扣短平快球,突然跳起衝近二傳手,扣近體半高球。

排球背飛

扣球手佯扣近體前後快球,突然衝跳至二傳手背後打小弧度球。

排球重疊(梯次)

兩名扣球隊員,一前一後扣快球或半高球,形成2打1,給對方攔網造成困難。

排球重疊攔網

攔網時,兩名隊員一前一後的成重疊狀的取位,前面隊員定位,後面隊員則相應地向右前方或左前方跨步跳起攔網,並在判斷正確的基礎上,盡力組成雙人配合攔網。

排球夾塞

扣短平快球的隊員作佯攻掩護,另一隊員從中間直插切進跳起扣半高球;兩快一跑動。前排兩個隊員同時進行快球掩護,另一名隊員向2號、3號或4號位進行跑動扣球。在扣球點上造成2打1(以多打少)的局面, 突破對方攔網。

排球圍繞

3號位隊員繞到2號位隊員身後,或2號位隊員繞到3號位隊員身前的行動。

排球近體快球

靠近2傳隊員扣快球。

排球交叉進攻

“交叉”是指兩名前排隊員交叉跑動的行動。“交叉進攻”是快球掩護的戰術變化,常用的有“前交叉”、“後交叉”等掩護進攻戰術。

排球立體進攻

是指利用本方球場的整個空間組織前後排隊員聯合進攻。它不僅可以由後排隊員從限制線外起跳進行扣球,還可以組織近網掩護的縱深戰術進攻,使前後排的進攻靈活交替運用。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