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排氮

鎖定
通過定量分析不同吸氧排氮方案時兔呼出氣中氮體積分數及氮排出量變化,並觀察低氣壓暴露時減壓氣泡的發生情況,旨在進一步闡明吸氧排氮規律,驗證不同吸氧排氮方案預防減壓病的效果,為制定我國航天員的出艙活動吸氧排氮方案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吸氧排氮;氮排出量;減壓;氣泡形成;兔
中文名
排氮
外文名
denitrogenation

排氮引言

當前航天減壓病已經成為威脅航天員生命安全的潛在危險因子[1],除提高飛行器座艙和航天服的壓力外,低壓暴露前預先在地面吸氧以增加排氮量是目前有效的預防措施[2],併為各航天大國所採用.但世界各國採用的吸氧排氮方法各異,吸氧排氮時間也不完全統一。
通過定量分析不同吸氧排氮方案時家兔呼出氣中氮體積分數及氮排出量變化,並觀察低氣壓暴露時減壓氣泡的發生情況,旨在進一步闡明吸氧排氮規律,驗證不同吸氧排氮方案預防減壓病的效果,為制定我國航天員的出艙活動吸氧排氮方案提供理論依據.

排氮目的

定量分析不同吸氧排氮方案時家兔的吸氧排氮效率,為制定我國航天員出艙活動吸氧排氮方案提供理論依據

排氮材料

健康家兔24只,雌雄不拘,體質量(2.1±0.2)kg,隨機分為4組,每組6只:對照組(A組)、吸氧排氮30min組(B組)、吸氧排氮60min組(C組)和吸氧排氮120min組(D組).

排氮方法

24只家兔隨機分為對照組、吸氧排氮30,60和120min組4組.麻醉後行機械通氣,分別吸氧排氮0,30,60和120min,收集呼出氣,定量分析不同吸氧排氮時間的氮排出量,並用超聲多普勒檢測低壓艙上升至11000米停留30min的氣泡產生情況.

排氮過程

實驗裝置見Fig1.將家兔用30g・L-1戊巴比妥鈉(30mg・kg-1)靜脈麻醉,仰卧固定,行氣管插管術,氣管插管與動物呼吸機(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相連.調節動物呼吸機,使其潮氣量為30mL,呼吸頻率為30・min-1,吸入氣氧濃度為100%.動物呼吸機與艙外的氧氣瓶相連的吸入氣端有一緩衝袋,以保證在減壓時家兔呼吸的氧氣壓力與艙壓相等,用氣體採集袋收集呼出氣後利用DMP04氧氮分析儀(大連科納科技有限公司)分析氮體積分數.利用超聲氣泡檢測器(上海交通大學潛水生理研究所)檢測心前區氣泡音,其探頭置於家兔心前區,用夏普盒式錄音機記錄氣泡音和回放判聽.將家兔、動物呼吸機、氣體緩衝袋及多普勒超聲檢測器一併放入動物低壓艙內.完成預定吸氧排氮時間後關上艙蓋,以300m・s-1的速度迅速上升至11000m停留30min,在高空停留階段,不斷向緩衝袋內送入氧氣以保證動物氧氣供應.在上升前、上升及高空停留整個過程中,全程實時用耳機監聽氣泡並錄音.

排氮統計學處理

實驗數據以x±s表示.採用“SPSS10.0forwindows”對4組間氣泡產生量進行非參數秩和檢驗,累積氣泡數與吸氧排氮時間的關係採用直線相關與迴歸分析.

排氮結果

在吸氧排氮的前5min,呼出氣氮體積分數和氮排出量降低幅度最大(約93%),之後隨着吸氧排氮時間的延長逐漸緩慢降低;累積氣泡數隨着吸氧排氮時間的延長而減少,吸氧排氮60和120min組家兔累積氣泡數較對照組顯著減少(P<0.01),累積氣泡數與吸氧排氮時間呈負相關(r=-0.63,P<0.01).結論:吸氧排氮過程的特點為先快後慢,吸氧排氮60和120min可顯著減少高空減壓時氣泡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