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排埠萬壽宮

鎖定
排埠萬壽宮,初建於乾隆年間,光緒年間由當地村民捐資,為紀念許仙真君許遜而建。
中文名
排埠萬壽宮
始建時期
乾隆年間
後來這裏成為當地百姓的聚集地及竹木商人的會館。如今排埠的萬壽宮遠不止為了紀念許真君,而是一個革命歷史紀念地。如果説井岡山是革命的搖籃,那麼萬壽宮就是搖籃裏嬰兒的出生地。1927年9月11日,毛澤東同志在銅鼓率領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三團舉行了著名的秋收起義。當天,部隊攻克瀏陽白沙,次日又攻克東門。由於當時處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一團又在平江長壽街失利,起義受到挫折。毛澤東同志英明果斷的率領三團作戰略轉移,避開敵人主力。於9月15日經上坪出發,經上莊、界嶺回師銅鼓,等候一團前來會師,團部就駐紮在排埠萬壽宮。毛澤東同志就住在左邊的這間小屋,三團團長及戰士們住在右邊的幾個房間。毛澤東同志在這裏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在會上研究部署了部隊向南挺進的戰略方案。毛澤東同志在排埠時下鄉訪問羣眾,召開羣眾大會、宣傳革命真理的情形。9月17日,因不見一團趕來,三團就從排埠出發,向文家市挺進。在萬壽宮駐紮的三天兩夜,為偉人提供了一個特殊的思維馳聘的空間,“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思想已基本形成,從銅鼓邁出了向農村進軍的第一步,銅鼓就成了中國革命轉折的起點和毛澤東思想形成的起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