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掌部診病

鎖定
掌部診病在中醫學中屬於“望診”。
中文名
掌部診病
出    處
《黃帝八十一難經》
中醫診斷學基本的方法包括:望、聞、問、切四種。《黃帝八十一難經》則説:“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師;切而知之謂之工”。
手掌紋線是由“線”和“紋”組成的,掌部診病是依據“紋”的改變來發現疾病變化的。“線”是在母體中先天生成的,不易改變,僅反映身體先天的狀況。而“紋”多是後天的,因物理(手部運動)和化學(體內的酸鹼度變化)的因素照成的,容易改變。掌“紋”的變化週期一般在3個月左右,最快的也需要12天(急性病變)。紋理的變化是掌部診病的重要診斷依據,通過它可以判斷出體內的臟器、血液、神經等等多種病理數據,還可以根據它的短期變化來指導治療和用藥。例如:服藥後病理紋變淺説明用藥正確,病理紋變深則説明用藥錯誤或無效。
種花的人都知道:葉子枯黃了就表示花兒生病了,根據葉子枯萎的樣子,完全可以判斷花兒是缺水缺肥了,還是根莖病變了。掌部診病也是如此,她和看面色、看舌苔一樣,都屬於中醫“望診”。只要根據雙手紋線、色澤,就可以瞭解身體各部分的健康狀況,無痛苦、快速準確!尤其對一些早期病變,甚至對疾病的遺傳基因都能夠作到早期發現,以便提早治療預防、輕鬆調理,很多時候僅僅需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即可。掌部醫學健康檢測簡單易學,普及推廣後人人可以自我檢測,發現問題後再到醫院複檢或治療,這樣可以大大降低醫療成本,作到未病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