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掌葉秋海棠

鎖定
掌葉秋海棠(Begonia hemsleyana Hook. f.)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屬的多年生草本。掌葉秋海棠的葉為掌狀複葉,被極疏短硬毛或近無毛,其小葉形狀與莖生葉同形;花近無毛,為粉紅色,花序梗無毛,苞片和小苞片膜質,披針形,頂端有刺芒,被短毛;蒴果下垂,倒卵狀球形或橢圓形;花期在12月;果期在6月。 [7]  掌葉秋海棠的別名為傘狀秋海棠。 [8] 
掌葉秋海棠分佈在四川、貴州等地,生於常綠闊葉林密林下山谷、溪邊陰濕處。掌葉秋海棠喜歡温暖濕潤、冬暖夏涼的環境,在濕潤、半陰環境和排水良好微酸性土壤下生長良好,忌高温、乾旱、積水和直射陽光。掌葉秋海棠以播種、扦插繁殖。 [9] 
掌葉秋海棠株形優美,莖枝微紅,葉色清秀,適合室內盆栽觀賞或裝點走廊、台階、門廳,頗為美觀優雅。 [9] 
中文名
掌葉秋海棠
拉丁學名
Begonia hemsleyana Hook. f. [6]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葫蘆目
秋海棠科
秋海棠屬
掌葉秋海棠
命名者及年代
Hook. f.,1899

掌葉秋海棠形態特徵

掌葉秋海棠
掌葉秋海棠(2張)
秋海棠科秋海棠屬多年生草本,高30-50釐米。根狀莖伸長,呈長圓柱狀,橫走,直徑3-5毫米,節疏,節處具有多數細長之根。基生葉通常2-3,掌狀複葉,具長的總葉柄,總葉柄長9-12釐米,被極疏短硬毛或近於無毛;小葉片形狀與莖生葉同形;莖生葉互生,具長總葉柄,總葉柄長3.5-6釐米,被淡褐色短毛;葉片通常掌狀7小葉,偶有8;小葉片長圓披針形或倒卵披針形,長6-7.5(-9)釐米,寬1.9-2.3釐米,先端漸尖或長尾狀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有遠離三角形淺的鋭齒,齒尖有短芒,上面深綠色,散生硬毛,下面淡綠色,沿主脈和側脈散生硬毛,羽狀脈,下面明顯;小葉柄長6-7毫米,被淡褐色短毛;托葉膜質,卵狀披針形,長5-10毫米,寬約4毫米,先端漸尖,頂端常帶長芒,外面和邊緣幼時被短毛。
花序長12-18釐米,近無毛;花粉紅色,常(2-)4朵,呈二歧聚傘狀,花序梗長4-7.5釐米,一次分枝長1.8-2釐米,偶有2次分枝,長約1釐米,均無毛;苞片和小苞片膜質,披針形,長約1.3釐米,先端漸尖,頂端有刺芒,邊緣和外面均被短毛;雄花:花梗長8-14毫米,細弱,被短毛;花被片4,外面2枚寬卵形或近圓形,長約10毫米,寬約8毫米,先端圓,外面被彎曲而較長之毛,內面2枚卵形,長約5毫米,寬約4毫米,先端圓,無毛;雄蕊多數,花絲長約5毫米,花葯卵球形,長約8毫米;雌花未見。蒴果下垂,梗長1.5-2.5釐米,近無毛,輪廓倒卵球形或橢圓形,長10-13毫米,直徑5-7毫米,無毛,2室,每室胎座具2裂片,具有不等3翅,大的三角形至斜三角形,長1.5-2.1釐米,先端圓,無毛,有縱紋,其餘2翅小,呈短三角形,長約3毫米,均無毛;種子極多數,小,長圓形,淡褐色,光滑。花期12月,果期6月。掌葉秋海棠的別名為傘狀秋海棠。 [1]  [7-8] 

掌葉秋海棠產地生境

掌葉秋海棠分佈於中國雲南(屏邊、金平、馬關、蒙自)、廣西(那坡、德保)、四川(巴縣)、廣西,貴州等地。生長在海拔1000-1300米的山坡陰處潮濕地、疏林中或常綠闊葉林密林下山谷林內石壁上,溪水邊陰濕處。 [2]  [9] 

掌葉秋海棠生長習性

掌葉秋海棠喜歡温暖濕潤、冬暖夏涼的環境,在濕潤、半陰環境和排水良好微酸性土壤下生長良好,忌高温、乾旱、積水和直射陽光。 [9] 
掌葉秋海棠 掌葉秋海棠

掌葉秋海棠繁殖方法

掌葉秋海棠以播種、扦插繁殖。 [9] 
掌葉秋海棠 掌葉秋海棠
掌葉秋海棠的新芽萌發,均同出於同一莖基部,所以形成叢生狀況。生長茂盛時,前後可萌發出10多個小苗。繁殖過程中,把側生小苗分開,單獨1苗或2苗分開栽培。分株移栽在四月底,五月初進行。分株時,把植株根部土壤儘量抖乾淨,雙手分別把住植株下端,找到易分開的部位,兩邊用手輕輕分開。如果側邊小苗生長比較密集,則用刀切割開。切割後的塊莖,每塊至少要帶有一個芽,切口用硫磺粉草木灰敷上,滅菌消毒,晾乾後即可上盆栽種。栽種時,把原來的老葉剪去,以防消耗更多的水分和養分,注意不宜復土過深,莖芽稍露土為宜。復土過深或過淺植株不宜成活。 [3] 

掌葉秋海棠栽培技術

栽培土和盆的準備:栽培土為腐葉土+紅土+沙=3:3:2;或是腐葉土+紅土=1:1,紅土選用顆粒性、團粒結構好的紅土,一般酸鹼度pH為5.5-6.5。腐葉土為闊葉林下形成的,沙土用河砂。盆一般用瓦盆。瓦盆透氣性好,直徑分別選用12釐米、20釐米或25釐米三種,盆深為12-25釐米。最初小苗繁殖移栽用12釐米盆,當植株逐漸長大後,換用20釐米盆。為進一步擴大小苗冠幅,再換用25釐米盆。這樣,既有利於根系的發育,也有利於室內觀賞的擺設。掌葉秋海棠為貫葉類型,所以養殖時,盆與盆之間要有一定的空隙,避免因葉片長大,相互重疊,密集,形成莖幹禿長,倒伏及多發生病害。
澆水:掌葉秋海棠是具有地下肉質球莖的植物。一般情況,根據植株的長勢,長勢旺的植株可以多澆水,長勢弱的植株的少澆水。避免澆水過多,乾旱和潮濕造成根系和球莖糜爛。掌葉秋海棠要求空氣濕度大,生長季節應注意經常噴水,把植株及周圍環境噴濕,以增加空氣濕度。
施肥:掌葉秋海棠可用豬糞風乾後作基肥,再適當配有牛角沫或油枯。追肥利用漚熟的人糞尿或腐熟野生青蒿植物肥水,兑成清肥水後澆施。掌握“少吃多餐“清肥勤施的原則。施肥時要待土幹後進行,如果天氣特別乾燥,施肥後的第二天下午即澆回肥水。
鬆土、除草:種植一段時間後,盆土板結,並長出各種雜草。可用小齒鬆土、拔除雜草,起到保水、保肥、透氣作用。但注意鬆土時不要碰傷植株根莖,以免碰傷後,傷口感染雜菌爛根。拔草、鬆土,可結合在施肥前進行。 [3] 

掌葉秋海棠病蟲防治

掌葉秋海棠蟲害

掌葉秋海棠 掌葉秋海棠
掌葉秋海棠生長過程中,經常遭土蠶和蠐螬等土壤害蟲的為害,將植株咬斷或將球莖吃空。可用666粉或甲敵粉農藥兑水澆灌觸殺。或者一經發現後,把盆土倒出、有時也誘捕、殺死。有時也有蛞蝓侵入,危害葉片,可每天下午至夜間用白菜誘捕。再結合用666粉撒佈在植株周圍或蛞蝓的必經之處。
紅蜘蛛蚜蟲也很喜歡寄生在植株葉片上,使葉子反捲曲,葉綠素失色。發現此症狀後,應先剪除嚴重蟲害葉片,減少蟲口密度,再用“敵殺死、氧化樂果“噴灑。 [3] 

掌葉秋海棠病害

葉斑病:細菌性病害由斑點病菌引起的葉斑病症狀:秋海棠非常容易被該種菌所侵染,但是許多生產者對之沒有足夠的重視,並不認為這是一種病症,因為葉片邊緣壞死和葉片斑點是最常見的,幾乎所有類型的秋海棠都曾經出現過這種情況。控制方法:控制該病的最佳方法是在植物開始扦插繁殖之初就盡力避免感染病菌,發現病株後就及時集中銷燬;此外要儘量減少採用植株頂部灌溉的方式,這樣也會抑制病情的發生和擴散;稍微降料的濃度也可以降低病害的發生。由漆斑菌引起的秋海棠葉斑病症狀:病症一般出現在秋海棠葉片邊緣、葉尖和破損葉片的葉脈上。壞死區域呈現黑褐色,然後是水漬狀。診斷方法是下部的葉片經常會不規則形狀的孢子羣,中央呈黑色,但邊緣為白色。控制方法:噴灑殺真菌藥劑、減少植株受傷和將肥料儘量降低到一個合理的水平都可以減少該病生。
灰黴病:真菌病害,由葡萄孢菌引起的灰黴病症狀:秋海棠葉片灰黴病經常發植株的下部,尤其是根莖處與基質接觸的地方更容易感染病菌,被水浸潤的病斑很快會擴散到整個葉整個植株,受害區域呈現壞死斑點,逐漸由褐色轉變為黑色。當夜間温度較低、白天温度較高而且濕高時,病原孢子生長加快,受害的葉片上會長出灰綠色的黴狀物。控制方法:在冬季温度較低的月份控制葡萄孢真菌的擴散成為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環節,而降低灰髮生和擴散的重要方式是促進葉片加快乾燥、降低温室內的空氣濕度。

掌葉秋海棠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掌葉秋海棠株形優美,莖枝微紅,葉色清秀,其葉片掌狀全裂為六“小葉”,葉柄及背部葉脈均為紫紅色,花潔白,適合室內盆栽觀賞或裝點走廊、台階、門廳,頗為美觀優雅, [9]  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