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掌狀紅皮藻

鎖定
掌狀紅皮藻,見於北大西洋兩岸的紅色海藻,學名為Rhodymeniapalmata。形似手掌,質地如同薄橡膠。是一種著名的冷水性經濟海藻。
中文學名
掌狀紅皮藻
拉丁學名
Rhodymeniapalmata
藍藻界
紅藻門
紅藻綱
紅皮藻科
掌狀紅皮藻
分佈區域
北大西洋兩岸,太平洋東岸
英文名
dulse

掌狀紅皮藻形態特徵

掌狀紅皮藻的各種圖片
掌狀紅皮藻的各種圖片(2張)
掌狀紅皮藻,見於北大西洋兩岸的紅色海藻,學名為Rhodymeniapalmata。形似手掌,質地如同薄橡膠。分枝的數量和大小(12~40公分〔5~16吋〕)不等。以吸盤或假根附著於岩石、軟體動物或較大的海藻上。產地漁民將它弄乾生吃。長期咀嚼後方能覺出味道。亦可與魚、牛油同食。 [1] 

掌狀紅皮藻生長環境

20世紀70年代,加拿大海藻科學家VandeMeer利用實驗生物學手段和雜交的方法證明了紅皮藻的生活史是由大型的雄配子體、四分孢子體和顯微的雌配子體組成。其後紅皮藻的人工養殖逐步展開。其養殖主要有兩種方法: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等國家的海藻學工作者使用陸基的水箱進行養殖;英國和西班牙則使用海上筏式養殖,兩種方法各有利弊。紅皮藻的增殖也有兩種途徑,一種是營養增殖,另一種是通過有性繁殖(四分孢子)誘導增殖,並進行苗種生產。
掌狀紅皮藻是一種典型的冷水性的海藻,當水温高於20℃便不能存活,我國所有的海區在一年中都有水温超過20℃的時期,因此這種著名的海藻在自然條件下不能完成生活史。將這種海藻引進到中國,不存在對當地自生海藻生態區系的危害。

掌狀紅皮藻分佈範圍

掌狀紅皮藻(Palmariapalmata)是一種著名的冷水性經濟海藻,主要分佈在大西洋,在太平洋的東海岸也有分佈。

掌狀紅皮藻主要價值

藻體呈鮮豔的紅色,富含蛋白質(佔藻體幹質量的15%~28%)、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成分,在英國作為海洋食品倍受人們青睞,在美國、加拿大、法國作為水產動物鮑魚和海膽的活海藻餌料而知名[1]。中國、日本和美國的學者曾詳細地研究過其作為鮑魚餌料的效果,發現所有測試的潮下帶海藻中,掌狀紅皮藻是促進鮑魚和海膽性腺發育以及幼鮑生長最佳的海藻。

掌狀紅皮藻繁殖方法

作者在執行歐盟合作項目期間曾經詳細地研究了這種海藻水箱養殖實現高產的技術方法,以及利用有性繁殖誘導實現種苗規模化生產的技術途徑[2]。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德國極地和海洋研究中心的中德合作的框架下實施的紅皮藻引進中國的計劃正在實施。德方著名的海藻學工作者Lüning於2005年8月訪問了中國。引進的掌狀紅皮藻在海洋生物種質庫的海藻種質保存中心的冷庫(5~15℃)中培養,已經獲得成功。新近建立的中國科學院典型培養物保存委員會下屬的海洋生物種質庫佔地435m2,已經在2005年5月份全面投入使用。生物種質庫配備有海藻種質保存中心,動植物種質豐富培養中心,海水養殖動物精子超低温冷凍保存中心,種質分子標記實驗室等。擁有自動化培育水箱系統共30套,水體從40~1000L。掌狀紅皮藻的引種成功將增加我國海藻養殖的種類,並將對我國名貴水產動物鮑魚和海膽的人工養殖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