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捷報

(古代科舉應試及第的報喜)

鎖定
捷報是高考錄取通知書都是通過快遞送到學生的手中,而古代學生科舉應試及第之後,則由縣州府派遣特定人員前去通知報喜,這樣的報喜在古代。
中文名
捷報
釋    義
古代科舉應試及第的報喜

目錄

捷報釋義

古人蔘加科考可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事關整個家族甚至整個村莊。據説參加完科舉應試後,一些中秀才、舉人或進士及第希望比較大的人家都會在煎熬中苦苦等待着捷報的到來。也有比較聰明的人,專門等候在這些人家的門口,一旦報喜的人到了,就前去向這家人報喜,碰到富裕的人家能得到點碎銀子,遇上稍微窮點的人家也能討點酒喝。這樣的等待在古代稱之為候榜,這些場面在《儒林外史》裏有過詳細的描述。

捷報歷史背景

捷報
捷報(1張)
從鄉試到會試,再到殿試,每個級別的考試都有捷報,只要你合格被錄取了,就有人來專門為你報喜。捷報的格式大都比較簡單,除了寫有應試考取功名者的名字以及考試的名次,此外就是某某縣府的名稱了。
浙江仙居縣皤灘鎮有一個始建於南宋時期的何氏裏大學士府,在國內頗為有名,何氏家族在歷代出過許多達官貴人以及文人學士。康熙時期的帖學四大家之一何焯就出自這個大家族。何焯25歲時以拔貢生的身份進京,後因耿直的性格受到排擠,以致六次應考不第。直到41歲時,康熙南巡,有朋友推薦他為官,而後參加考試才成為舉人。何焯次年參加考試,順利考取進士。何氏裏大學士府有關於何焯的捷報。
官報廳在何氏裏大學士府的正南面,兩邊的木板牆上就貼滿了當時的捷報,有中舉人的捷報,有中頭等狀元的,也有中進士第四名的捷報。這些捷報皆為隸書字體,上端印有一條欲飛的騰龍,下面是雲山霧海,捷報正中央寫有某某年高中鄉試或者殿試第幾名。捷報的樣式因朝代的不同而略有異同。
古人收到捷報之後,一般要把它張貼在廳堂裏最顯眼的位置,一來可以光宗耀祖,二來可以讓來訪的客人一眼目睹,如同獎狀一般。從這個細小的細節可以看出古人如何重視科舉考試,科舉幾乎成了古代讀書人的唯一出路。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