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捧,漢語一級字 [5]  ,讀作pěng,本義指兩手承託。 [4]  量詞,用手能捧的東西。
中文名
拼    音
pěng [1] 
部    首
字    碼
U+6367
五    筆
RDWH
漢    字
注    音
ㄆㄥˇ
結    構
左右結構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捧pěng
⒈ 兩手託着:捧心(用手捂住胸,喻拙劣的模仿)。捧日。捧讀(敬辭,讀別人的文章等)。捧腹大笑。 [4] 
⒉ 量詞,用手能捧的東西:一捧紅棗。
⒊ 奉承或代人吹噓:捧場。吹捧。捧哏。
基本詞義
◎ 捧 pěng
〈動〉
(1) (形聲。從手,奉聲。本義:兩手承託。古多作“奉”) [4] 
(2) 同本義 [carry or hold in both hands]
捧,兩手承也。——《廣韻》
捧饋而哭。——《穆天子傳》。注:“捧,兩手持也。”
捧土以塞孟津,多見其不知量也。——《後漢書·朱浮傳》
君與康先生捧詔慟哭。—— 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兩手捧頭及劍奉之。——晉· 幹寶《搜神記》
(3) 又如:捧戴(託舉;扶擁);捧腳(捧承他人的腳。形容隨從眾多);捧檄(接受詔書為官就任);捧頭鼠竄(形容抱頭而逃、狼狽至極);捧茗(端茶)
(4) 拱手 [cup one's hands]。如:捧手(拱手);捧袂(猶拱手)
(5) 掬 [scoop]。如:捧起水來喝了一大口
(6) 代人吹噓或奉承、擁戴別人 [praise;support]。如:捧日(擁戴帝王。舊時以日喻帝王)
(7) 簇擁 [environ]。如:捧擁(簇擁);捧心西子(比喻白海棠的嬌弱柔美)
詞性變化
◎ 捧 pěng
〈量〉
用於兩手能捧的東西 [double handful]。如:兩捧豆子 [4]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韻會》敷唪切《集韻》撫勇切,𠀤豐上聲。兩手承也。
掬也。或作𢪋。
《集韻》父勇切,縫上聲。承也。與奉同。
《集韻》符容切,音逢。奉也。與捀同。 [2]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客英字典] bung3 [沙頭角腔] bung3 [梅縣腔] bung3 [海陸腔] bung3 [客語拼音字彙] bung3 [陸豐腔] bung3 [東莞腔] bung3 [寶安腔] bung3 [台灣四縣腔] bung3
◎ 粵語:bung2 fung2 pung2
◎ 贛語:bung3
◎ 韓語:PONG 봉
◎ 越南語:bổng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