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振動時效工藝

鎖定
振動時效的實質是通過振動的形式給工件施加一個動應力,當動應力與工件本身的殘餘應力疊加後,達到或超過材料的微觀屈服極限時,工件就會發生微觀或宏觀的局部、整體的彈性塑性變形,同時降低並均化工件內部的殘餘應力,最終達到防止工件變形與開裂,穩定工件尺寸與幾何精度的目的。
中文名
振動時效工藝
發佈日期
2010-12-23

振動時效工藝工藝原理

振動時效的實質是通過振動的形式給工件施加一個動應力,當動應力與工件本身的殘餘應力疊加後,達到或超過材料的微觀屈服極限時,工件就會發生微觀或宏觀的局部、整體的彈性塑性變形,同時降低並均化工件內部的殘餘應力,最終達到防止工件變形與開裂,穩定工件尺寸與幾何精度的目的。

振動時效工藝評定方法

根據振動時效行業標準:JB/T5926-2005:
在絕對相同的振前準備條件及掃頻速率下,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即可判定在當前狀態下,工件部分區域已達到振動時效工藝效果:
①加速度-時間(A-t)曲線上升後變平
②加速度-時間(A-t)曲線上升後下降然後變平
③加速度-頻率(A-n)曲線振後的比振前的峯值升高
④加速度-頻率(A-n)曲線振後的比振前的頻率下降
⑤加速度-頻率(A-n)曲線振後的比振前的帶寬變窄
⑥加速度-頻率(A-n)曲線振後出現裂變現象

振動時效工藝分析方法

在振前掃頻時,可能找到幾個或多個共振頻率,但這些頻率不一定都對工件有效或在時效範圍及位置上有相似或重合的情況,所以要有選擇的進行振動,選擇的主要依據就是根據每個頻率所對應的振型。
分析振型的方法:
①手感法:在共振時,用手或用某一個工具放在工件各個重點部位,感覺振動大小,振動大的部位是波峯,振動小的部位是波谷,根據波峯和波谷的位置畫出簡單的振型示意圖。
②鋪砂法:對於部分有較大平面的工件,可採用鋪砂法,就是在工件的平面上撒上一些砂子,在共振時,看砂子的聚散情況,砂子聚攏形成的線叫節線,即振幅最小的地方,離節線越遠的地方振動越大,找出了波峯和波谷,振型也就自然得出來了。
③實測法:共振時用加速度傳感器依次去測工件主要位置的振動大小,根據振動數值判斷出實際振型。這種方法比較麻煩,所以實際振動中很少採用。
4盲孔發檢測:這一檢測方法數據有些誤差,但按照誤差係數可以進行修正。

振動時效工藝時效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25712-2010 《振動時效工藝參數選擇及效果評定方法》將於2011-7-1實施
標準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鑄造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86)歸口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湯小牛、劉久明、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