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案兵束甲

(漢語成語)

鎖定
案兵束甲,漢語成語,拼音是àn bīng shù jiǎ,意思是放下兵器,捆束鎧甲,指停止作戰。出自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3] 
中文名
案兵束甲
拼    音
àn bīng shù jiǎ
近義詞
按甲寢兵,按甲休兵 [3] 
反義詞
招兵買馬,厲兵秣馬 [3] 
注    音
ㄢˋ ㄅㄧㄥ ㄕㄨˋ ㄐㄧㄚˇ
出    處
·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案兵束甲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1] 

案兵束甲成語典故

建安十三年(208年),諸葛亮為達到孫、劉聯盟共同抗曹的目的而出使東吳,他激孫權(182-252年)説:如果你能以東吳之眾與曹操抗衡對壘的話,那還不如早與曹操斷絕關係。如果抵擋不住曹操的勢力,那還不如按兵不動,收藏鋒芒,向曹操稱臣。《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羣儒”中也引用了上述之言。 吳、越:春秋時期的吳國與越國,此指孫權所轄的東吳之地。中國:指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此指以曹操(155-220年)為代表的東漢朝廷。案兵:一作按兵,古之案、按通用。束甲:將鎧甲捆紮起來。北面:稱臣的意思。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向北朝拜,此指向北面的曹操稱臣。 [2] 

案兵束甲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停止戰事 [1] 

案兵束甲辨析

近義:按甲休兵、按甲寢兵。
反義:招兵買馬、厲兵秣馬。
參考資料
  • 1.    案兵束甲  .漢辭網[引用日期2014-11-16]
  • 2.    諸葛亮  .成語故事會[引用日期2014-12-13]
  • 3.    《學生成語大詞典》編委會.《學生成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