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指甲蘭

(中藥)

鎖定
指甲蘭,中藥名。為蘭科萼脊蘭屬植物短莖萼脊蘭Sedirea subparishii(Tsi)E. A. Chr.的全草。植物短莖萼脊蘭,分佈於、中國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清熱息風之功效。主治小兒驚風。
別    名
楓蘭(浙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微子目
蘭科
萼脊蘭屬
短莖萼脊蘭
分佈區域
我國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中文學名
指甲蘭
採收時間
全年
用    量
內服:煎湯,鮮品30g

指甲蘭入藥部位

全草。

指甲蘭性味

味苦,性涼。

指甲蘭功效

清熱息風。

指甲蘭主治

小兒驚風。

指甲蘭相關配伍

治小兒驚風,(指甲蘭)鮮全草30g,水煎。加白糖適量,每日分數次灌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指甲蘭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品30g。

指甲蘭炮製

採集加工:全年均可採,鮮用。

指甲蘭形態特徵

短莖萼脊蘭,別名仙人華日蘭《浙江植物誌》。多年生附生常綠草本。短而斜上,被對褶葉基所包圍,下部叢生氣生根。氣生根粗壯而長,彎曲,白色,無毛。葉3-5枚,2列,稍肉質,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6-12釐米,寬2-3.5釐米,先端鈍或斜而2淺裂,基部收窄抱莖,具線縫狀關節,中脈明顯。花莖1-4個,生於莖基部葉腋;總狀花序長5-17釐米,疏生花4-10餘朵;花苞片卵圓形,長7-12毫米,寬3-9毫米,先端鈍圓;花淡黃綠色;萼片和花瓣近相似,長橢圓形,長18-20毫米,最寬處寬7-9毫米,稍肉質,開展,具脈7條,先端急尖,中萼片稍寬,側萼片和花瓣較窄,萼片背面中助具脊狀翅;唇瓣3裂,中裂片肉質,狹長圓形,長8-10毫米,寬約2毫米,從基部至先端具1枚高約1.5毫米的褶片,側裂片直立,半圓形邊緣具微齒,距口處具1枚圓錐狀胼胝體;距角狀,長約1釐米,稍弧形,向前伸;蕊柱長13-15毫米,具蕊狀翅,蕊喙伸長2裂,蕊喙柄先端擴大;粘盤圓形。蒴果長橢圓形,連柄長約7釐米。花期5-6月,果期9月。

指甲蘭生長環境

附生於海拔300-1100米的常綠闊葉林的樹幹上。

指甲蘭相關論述

《浙江藥用植物志》:“治小兒驚風。”
[1-2]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