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指壓試驗

鎖定
指壓試驗是臨牀測試和訓練腦動脈側支循環開放的經典試驗,1911年由美國外科教授馬塔斯提出,故又稱馬塔斯試驗。指壓試驗可提高頸動脈體瘤手術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中文名
指壓試驗
臨牀意義
常用於累計頸動脈的腫瘤

指壓試驗操作方法

將拇指置於環狀軟骨平面,胸鎖乳突肌前緣、第6頸椎橫突處前後向內壓迫頸總動脈以阻斷頸動脈血流,以顳淺動脈搏動消失為有效。每次10~15分鐘,同時觀察患者的神經系統反應,若未出現劇烈頭痛、頭暈以及噁心等症狀,可將時間逐漸延長至30分鐘,每天5~6次,持續進行1~2周後,觀察患者的意識、肢體活動有無障礙,有無明顯頭痛、頭暈、噁心。

指壓試驗臨牀意義

本試驗常用於頸動脈體瘤或其他累及頸動脈的頸部腫瘤,如果術中可能因瘤體巨大、與血管粘連緊密等原因需結紮頸動脈,術前可用此法預測結紮頸內動脈後大腦缺血情況,以此瞭解大腦對阻斷單側頸內動脈的耐受性,更重要的是可促進大腦動脈及動脈環側支循環的建立,從而預防術中結紮或阻斷頸動脈造成的腦缺血、缺氧的併發症,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指壓試驗正常值參考範圍

腦動脈側支循環建立者應意識清楚,無明顯頭痛、頭暈、噁心或肢體活動障礙。

指壓試驗注意事項

注意不要壓迫頸動脈竇,以免造成頸動脈竇異常反射,引起血壓、心率下降、暈厥甚至心搏驟停等嚴重後果。此法不宜用於頸動脈多發粥樣硬化的患者,以免壓迫頸動脈,導致斑塊脱落至顱內造成腦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