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拿撒勒派

鎖定
拿撒勒派(Nazarenes)早期基督教派別。因產生於拿撒勒,故名。公元1、2世紀,出現於巴勒斯坦地區;4世紀,相繼流傳於敍利亞地帶。
拿撒勒派(Nazarenes)德國浪漫時期的繪畫團體。
中文名
拿撒勒派
外文名
Nazarenes
實    質
早期基督教派別
世    紀
19世紀
出現時間
公元1、2世紀

拿撒勒派基督教派別

早期基督教派別。因產生於拿撒勒,故名。
公元1、2世紀,出現於巴勒斯坦地區;
4世紀,相繼流傳於敍利亞地帶。其領袖可能就是耶穌,因此,保羅曾被稱為“拿撒勒教黨裏的一個頭目”(《新約·使徒行傳》24:5)。基督教在未脱離猶太教成為一個獨立的宗教以前即以“拿撒勒派”的形式進行活動。該派屬於傾向於猶太教的温和派集團。主張既信仰基督,又繼續持守摩西律法;繼承整部《舊約》,使用亞蘭文寫成的《希伯來人福音書》(已佚)。哲羅姆自稱曾將此書譯成希臘文和拉丁文,並摘引書中所載耶穌復活後向其弟兄雅各顯現的故事(今本“福音書”未載此事但見於保羅《致哥林多人書》),4世紀的敍利亞教父伊皮凡尼烏亦曾提及此派。4世紀以前敍利亞的猶太派基督徒派曾被稱為“拿撒勒派”,該派既信仰耶穌為基督,又強調持守律法。到中世紀,拿撒勒派又成為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對基督徒的泛稱。

拿撒勒派繪畫團體

德國浪漫時期的繪畫團體。以奧韋爾貝克(Friedrich Overbeck, 1789-1869)為首,成員尚有科內利烏斯(Peter von Cornelius)費特(Philipp Veit)、沙多-戈登豪斯(Wilhelm vonSchadow-Godenhaus)、卡洛斯菲德(Schnorr vonCarolsfield)、奧立佛( Ferdinand von Olivier)、佛裏克(Joseph von Fuhrich)、史泰裏(Edward Steinle)、普佛爾(Franz Pforr)、沃格爾(Ludwig Vogel)以及霍丁傑(Hottinger), 温特傑爾斯特(Wintergerst)和薩特(Sutter)。1809年成立。主要抗議維也納學院虛浮的教學方式,尋求以基督信仰獲得創作的靈感和靈魂的再生,以友愛和紀律重尋創作的泉源。該派成員由維也納前往羅馬,1810年起住在廢棄的聖伊斯多洛修道院(Monastery of San Isidoro),組成路加兄弟會,完成許多集體創作。較有名的例子為製作於1816年的羅馬巴特
第別莊(Casa Bartholdy)的壁畫, 1887年轉至柏林國家美術館收藏,還有製作於1817-1827年的馬西米別墅(Villa Massimi) 壁畫。該派最主要的成就是畫家的
個人作品,而非集體創作:尤以奧韋爾貝克、科內利烏斯沙多-戈登豪斯和卡洛斯菲德的作品最為出色,其畫風多承襲安基利科(Fra Angelico)、佩魯及諾(1IPerugino; Pietro Vannucci)拉斐爾(Raphael)早期的風格。英國的支持拉斐爾派(Pre Raphaelites)立的時間較拿撒勒派晚,但風格極為相近。 [1] 
參考資料
  • 1.    丁光訓,金魯賢.基督教大辭典: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