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拜裏迷蘇剌

鎖定
拜裏迷蘇剌 (馬來語:Parameswara 1344年─1424年),著名的滿剌加蘇丹國(馬六甲王國)創始人。依據馬來史記(Sejarah Melayu)原為室利佛逝,巨港(現今印尼蘇門答臘)東南區域的王子,傳統信奉印度教混合佛教。據説其祖先為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
根據《馬來紀年》和《明史·列傳第二百十三·外國六》的記載,拜裏迷蘇剌原為室利佛逝巨港城的王子,後被暹羅王國艦隊驅逐至馬六甲。1405年,明成祖封其為滿剌加國王。1407年率妻子陪臣540餘人來中國,受明成祖厚賜。
拜裏迷蘇剌信奉印度教混合佛教。拜裏迷蘇拉取名來自梵文परमेश्वर,意為“至高無上的君主”。另有傳説其祖先為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 鄭和下西洋中所做的海外政治干預中,以長遠影響來看,最重要的是操縱麻六甲海峽(往來中國及海洋貿易的要道),選擇扶植拜裏迷蘇剌,於1409年鄭和授與其國璽及皇袍。拜裏迷蘇剌在麻六甲沼澤地的據點,也成為日漸富庶繁榮的商業中心。
中文名
拜裏迷蘇剌
性    質
馬六甲王國創建人
性    別
家    族
系浡淋邦(巨港)王族
人物生平
系浡淋邦(巨港)王族,娶爪哇王杜馬班婆多羅侄女為妻,後因謀反被婆多羅逐走。逃至新加坡,殺死國王並統治該地5年。後被暹羅王國艦隊驅逐至馬六甲。1405年,明成祖封其為滿剌加國王。1407年率妻子陪臣540餘人來中國,受明成祖厚賜。1412年促其侄伊斯坎達爾·沙改宗伊斯蘭教;一説與伊斯坎達爾·沙實為一人,在信奉伊斯蘭教後改現名。 [1] 
新加坡到了最後一位國王伊士廣達沙的時候,首相是蘭山·蘭朱那·多波。由於首相懷恨國王殺了他的女兒,便寫信給滿者伯夷的國王,叫他出兵攻打新加坡。這次滿者伯夷派了幾百只大船和小船,載了號稱多達20萬的軍隊來進攻新加坡(新加坡戰役)。當他們的軍隊到達新加坡時,首相便偷偷地打開城門,讓敵人進來,結果新加坡人民受到敵人的殘酷殺害,血流成河,首相一家人也在混亂中被殺死。伊士廣達沙被打敗以後,只好帶着剩下的士兵,逃到馬來半島去。滿者伯夷的軍隊,便在新加坡河口留下一塊紀的念碑,搜刮了許多財寶,然後返回爪哇。
新加坡受到這次大破壞以後,又從一個繁榮的港口恢復到一個人口不多的漁村了。雖然國王伊士廣達沙從馬來半島回來,但不久就去世了。他的陵墓還留在當代的福康寧山腳下。
當滿者伯夷的軍隊返回爪哇之後,北方大陸的暹羅王國趁機把勢力伸到新加坡來,設酋長來管理這一地區,受暹羅的保護。
這時候巨港的王子拜裏米蘇拉因為不向滿者伯夷國王朝貢,而被滿者伯夷的軍隊趕出巨港。拜裏米蘇拉便帶着部隊逃到新加坡來。到了新加坡之後,拜裏米蘇拉受到了酋長的熱烈歡迎。但不久,拜裏米蘇拉為了佔領新加坡,便把當地的酋長刺殺死。這件事立即引起了暹羅的不滿。調派彭亨的軍隊攻打拜裏米蘇拉,把他趕走。暹羅收復新加坡以後,由於路途相隔太遠,統治不容易,因此暹羅並沒有加以積極經營,新加坡仍舊是個漁村。
拜裏米蘇拉北上途中一棵滿剌加樹 (Amla, Melaka tree) 下休息時,看見一條獵狗將一隻小鼠鹿逼到絕境,小鼠鹿為了自衞,將狗踢進河裏。如此覺得這是一塊吉祥之地,於是將此地命名為滿剌加(現今馬六甲)並定居在此。
初期的滿剌加必須交納每年的40兩黃金給暹羅國,而南面又有滿者伯夷國的威脅。在永樂元年,拜裏米蘇拉隨京官尹慶到大明國拜見明成祖,正式向大明國進貢,當年明成祖正式封拜裏迷蘇剌為滿剌加國王,並贈予詔書和誥印。
明代為伊斯蘭黃金時代,西洋諸國信奉伊斯蘭教的甚多,拜裏迷蘇剌為了能獲得穆斯林國家商人前往貿易的利益,終於在1414年,拜裏米蘇拉決定和蘇門答臘北部的伊斯蘭國(Pasai亞齊)的公主結婚,從此改用波斯國的伊斯蘭王號 (Sultan Megat Iskandar Shah),也從此滿剌加建立起最強大的商業中心,與大明國政治貿易關係密切,吸引了許多歐、亞、非國家的商人前往貿易。
滿剌加蘇丹國為馬來西亞史上最輝煌的時代,在馬來文學著作及文化方面到達了空前的成功。拜裏迷蘇剌在位直到1424年,而滿剌加蘇丹國繼續順利的發展直到1511年。
滿剌加蘇丹國的國際貿易港口之成功,也導致許多鄰國統治者的信仰改變,從傳統信奉印度教混合佛教改為信仰伊斯蘭教。1961年伊斯蘭教著名學者哈姆加長老曾明確寫下一句令人深省的名言曰:
“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伊斯蘭教之發展,與中國一名虔誠穆斯林密切相關,這位穆斯林就是鄭和將軍。”
但實際上,鄭和雖然是回族,不過真正的信仰卻是佛教。他在下西洋過程中有時假裝仍堅持伊斯蘭信仰,實是出於外交的需要。
參考資料
  • 1.    金宜久主編.《伊斯蘭教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10月:第4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