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拜寺溝西夏方塔

鎖定
《拜寺溝西夏方塔》是200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文名
拜寺溝西夏方塔
作    者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版時間
2005年04月01日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頁    數
460 頁
ISBN
9787501017270
類    別
歷史類圖書
開    本
16 開
裝    幀
精裝

拜寺溝西夏方塔歷史由來

拜寺溝是賀蘭山東坡一條山溝,地屬寧夏賀蘭縣金山鄉拜寺口村。拜寺溝溝口稱拜寺口,自拜寺口由東向西蜿蜒約10多公里至賀蘭山腹地,西夏佛塔拜寺溝方塔曾聳立在北部一處背山面溝的台地上。
1984年,自治區開展文物普查時,對這座高塔有過簡單記述:“方塔是一座密檐式實心磚塔,(地面起)高11層,約30米。塔身除第一層較高大外,往上一層層收縮,塔頂殘損,底座方形,底邊長6.2米”;“塔身外表施白灰,上有彩繪壁畫,但多漫漶不清。塔下原有寺廟建築。”普查者根據溝內有明代進士石刻“題記”等,當時判斷方塔“可能修建於明代”。在人跡罕至的賀蘭山深山,有座30多米的高塔矗立其間,是相當巍然壯觀的。
1990年11月28日,不法分子為盜取文物,將方塔炸燬。考古人員在現場清理時發現了西夏文佛經等一批重要文物,其中有西夏文佛經《吉祥遍至口和本續》不僅是孤本,而且是木活字印本。

拜寺溝西夏方塔文物事件

1990年11月28日,不法分子為盜取文物,將方塔炸燬,現場留下一片廢墟。整座古塔被炸燬,這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此事經新華社、光明日報等媒體披露,引起各有關方面高度重視。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環及公安部、文化部、文物局領導迅即作出批示,責成寧夏方面“限期破案”,嚴懲犯罪分子。在方塔被炸後第三天,時任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長馬啓智即率文物考古和公安機關人員進山勘察現場,協調部署破案。據公安機關初步鑑定,犯罪分子是用TNT混合土炸藥將方塔炸燬的。但因方塔所在地遠離村落人煙稀少,現場犯罪證據提取不足,此案久偵未破,至今仍是一樁遺案,犯罪分子未能得到應有懲處。第二年,考古人員在現場清理時發現了西夏文佛經等一批重要文物,西夏方塔再次引起各界關注。被炸古塔廢墟中發現的西夏文佛經《吉祥遍至口和本續》不僅是孤本,而且是木活字印本。後經專家鑑定,這些西夏文佛經居然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改寫了我國的印刷史,將我國的活字印刷提早了一個世紀。文化部為此在北京專門舉行了鑑定會,對此研究有重大貢獻的西夏學專家牛達生還獲得了“畢昇獎”。
西夏文佛經《吉祥遍至口本續》(現藏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紙本,屬西夏時期,1991年寧夏賀蘭縣拜寺溝方塔出土。出土經書共9冊,完本者有封皮、扉頁,封皮左上側貼有刻印的長條書籤,書名外環以邊框;封皮紙略厚,呈土黃色,封皮裏側另背一紙,有的紙為佛經廢頁,背時字面向內。全頁版框縱30.7釐米,橫38.0釐米,四界有子母欄,欄距上下23.5釐米,無界格,半面左右15.2釐米。版心寬1.2釐米,無象鼻、魚尾。上半為書名簡稱,下半為頁碼,頁碼有漢文、西夏文、漢夏合文三種形式。每半面十行,每行二十二字,每字大小1釐米左右。通篇字體繁複、周正、秀美。包括《吉祥遍至口本續》等四種經文,白麻紙本,木活字版精印,蝴蝶裝,封皮貼有書籤,首頁載有“集經”、“藏譯”、“番譯”者的名字。9冊的文字達10萬字,是一部保存較好的木刻本西夏文佛經。該經書的內容在印刷中有版框欄線交角處缺口大、版心行線與上下欄線不相接、同一面同一字筆鋒形態不一、欄線及版心行線漏排、省排、經名簡稱和頁碼用字混亂、有錯排、漏排、數字倒置等活字版印本特徵,因此這部藏傳佛教經典的西夏文譯本,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之一,它的發現將木活字的發明和使用時間提早了一個朝代,對研究中國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術具有重大價值。

拜寺溝西夏方塔考古資料

《拜寺溝西夏方塔》為考古發掘報告。1991年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賀蘭縣拜寺溝西夏方塔進行了清理發掘,本報告公佈了全部出土考古資料。
拜寺溝西夏方塔 拜寺溝西夏方塔
全書分上下篇,上篇考古篇,包括方塔殘體現狀、出土遺物、拜寺溝溝內西夏遺址調查報告等四章;下篇研究篇,包括方塔原構推定及其建設特點、方塔塔心柱漢文題記考釋、西夏文佛經《本續》是現存世界最早的木活字版印術、方塔出土漢文“詩集”研究等十章。全書分考古與研究兩篇,概述方塔殘體現狀,介紹了出土遺物(佛經、佛畫、絲織品及其他),對拜寺溝溝內西夏遺址做了詳細的考察;還收有方塔原構推定及其建築特點、方塔塔心柱漢文題記考釋、方塔出土漢文“詩集”研究、西夏頂髻尊勝佛母像的芸術風格、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續》密呪釋例等。
附《拜寺溝方塔木材鑑定報告》等,插圖204幅,圖版32幅。

拜寺溝西夏方塔所獲榮譽

2023年11月,西夏佛塔—拜寺溝方塔入選“寧夏十大考古發現”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