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拜寺口雙塔

鎖定
拜寺口雙塔,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拜寺口內,是保存最為完整的西夏佛塔,已有近1000年曆史,是中國佛塔建築史上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具有較高的西夏考古、建築、佛教的歷史文化價值、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拜寺口雙塔,是一對磚砌佛塔。東側的塔稱為東塔是一座正八角形建築,高13層,每層塔檐下,各面都有各種獸頭的浮雕;西側的塔稱為西塔,西塔也是13層高,較東塔粗壯外形呈拋物線狀,曾發現梵文、西夏文題記和元代銀幣等。兩座佛塔的形制結構基本相同,都屬八角形密檐式磚塔。塔身第一層較高,以上每層檐與檐之間距離較短,而且向上逐層收縮。塔頂築有上仰蓮花瓣形剎座,上託11層相輪。塔心室為圓形,面南闢有拱券門,室內採用厚壁空心木板樓層結構,原設有木梯,可以登臨至頂層。 [4] 
1988年1月13日,拜寺口雙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拜寺口雙塔
外文名
Xixia Royal Tempie Ruins
所處時代
西夏
保護級別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年 9:00-18:00 [1] 
建議遊玩時間
半小時
門票價格
免費 [1] 
編    號
3-0154-3-102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拜寺口雙塔歷史沿革

拜寺口雙塔具體的建造時間已經沒辦法在史籍資料中確切考證了,但根據雙塔周圍散落的大量與西夏王陵相似風格的建築構件殘片來看,這裏應該早在西夏時期就已經建有很多佛寺。西夏人尊佛教為“國教”,在全國各地建造了很多宏偉的佛寺和佛塔,特別是在他們心目中的“聖山”賀蘭山中,更是大興土木,建造了規模很大的佛教寺院和佛塔。拜寺口雙塔無疑是西夏人留給後人的珍貴佛教文物遺產。拜寺口雙塔肯定是與拜寺口寺廟同時興建,並且是西夏皇帝元昊賀蘭山避暑行宮的重要組成部分。
明萬曆年間修纂的《萬曆朔方新志》卷首寧夏鎮北路圖中,在拜寺口就標有雙塔。根據塔剎發現的文物推測,雙塔於元代早期曾進行過裝修,修繕了塔剎,粉妝了壁面,但塔身未進行大的修理。
明清時期,銀川地區地震頻繁,特別是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發生一次八級地震,雙塔附近的建築、房屋均被震毀,可是雙塔卻仍傲然挺立於崇山峻嶺之前,這充分體現了西夏建築業的高超技術。
1986年,寧夏文物管理部門曾組織對雙塔進行重新修繕。在這次重修當中,考古專家們發現塔身多處造像和磚結構並不完全符合西夏時期的風格,根據周邊其他經過修繕的痕跡來看,拜寺口雙塔在歷史上曾多次重新修繕,塔身基本上已經不再是西夏當年初建的原物。此外,在這次重修中,在兩座塔塔頂的中心柱上發現了西夏文和梵文的銘文,在對中心柱進行碳14測定後,可以確認拜寺口雙塔均為西夏晚期所造。 [3] 
拜寺口雙塔

拜寺口雙塔建築格局

  • 綜述
拜寺口雙塔是寧夏境內特有的一處密檐式磚塔建築。雙塔造型精美,均為平面八角形密檐式,塔身華麗,每層均用各色琉璃瓦裝飾,塔頂上仰的蓮花瓣剎座,承託着十三層相輪作為塔剎。塔室為圓形,室內採用厚壁空心木板樓層結構,都具有直豎平地、不設基座、厚壁空心的特點,但是細部處理各有不同。
拜寺口雙塔的兩座佛塔的高度和外表裝飾略有差異,東塔高36米,西塔高34米;東塔秀麗,西塔雄壯。雙塔東西對峙,相距約百米,皆為八面十三層樓閣式磚塔。兩塔直起平地,沒有基座,底層較高,平素無飾,正南闢券門,可進入厚壁空心筒狀塔室。 [5] 
  • 東塔
拜寺口雙塔中的東塔,形體稍顯瘦削,秀麗挺拔,平面呈八角形,每邊長約2.9米,直徑7.6米,通高約39米。除第一層塔身較高外,第二層以上,檐與檐之間的塔身高度逐層減少。第十三層之上,砌造上仰蓮瓣形剎座,剎座上承託相輪。每層的塔檐下均有兩個磚雕獸面,怒目下視,十分威嚴,使古塔更顯神奇壯觀。兩個獸面之間是雲託日月的圖案。塔壁轉角處是影塑寶珠火焰紋。塔門向南,有一條寬50釐米、高2米的券道進入塔室。塔室是圓形的,直徑3米,塔室內第一層高3米,為圓木板閣樓裝置。塔室正面牆壁上的彩繪壁畫,栩栩如生。各層採用厚壁空心式的木板樓層結構,但木板已經塌毀,不能借其往上攀登。 [3] 
  • 西塔
拜寺口雙塔中的西塔,塔身高14層,外形及高度和東塔基本相似,但其外形略顯豐碩一些,比東塔更為雄偉華麗,彩繪浮雕裝飾更多,顯得凝重宏偉。底層每邊長約3.2米,直徑8.4米,通高約41米。除第一層塔身外,其餘各層塔身的八面正中都砌有一個淺璧龕,龕內放置磚雕佛像一尊,都為影塑佛像,尚存36尊。第三至六層為羅漢,這些羅漢有拄杖倚立的老者,有神態瀟灑的青年,有的瞑目思索,有的笑容可掬,有的手舞足蹈,有的誦讀經文,具有濃厚的人文特色和生活氣息。每七至十一層均為護法神,他們神態各異,項掛瓔珞,腰繫長帶,手執法器,或舞動,或跳躍,或伸臂,或抬腿, 動作自如,姿態健美。在佛龕的兩側均飾有直徑30釐米的圓形磚雕獸頭,獸口含串珠,怒目圓睜,獠牙外露,兇猛無比。佛龕左右,上角塔身的每面轉折處,又雕有一尊佛像。在正東第十二層佛龕內右上側,發現有西夏文字題記,第十三層正東的平座上放置完整的綠色琉璃套獸。塔頂佛龕內置有一根六稜木質中心剎柱,直徑約30釐米,剎柱上有墨書西夏文題記和梵文字。 [3] 

拜寺口雙塔文物遺存

1986年,寧夏文物管理部門在加固維修雙塔時沒有發現地宮,但在西塔的頂部發現有穹隆形塔室。在塔室中出土了珍貴的蒙古汗國銀幣“大朝通寶”1枚;元初“中統寶鈔”三百文、五百文紙幣各1張;佛教密宗唐卡《上師圖》1幅,絹質,通長131.5釐米,寬83.5釐米,畫心縱87釐米,橫62.7釐米,以深綠色綢緞裝裱,天杆為竹質扁形細軸,地杆裝圓柱形木軸,軸杆上繪描金捲雲紋,並掛有3條雙幡帶,畫面正中繪一西夏高僧,即上師結跏跌端坐在蓮花座上,正在演經説法,面部表情莊重安詳;《 上樂金剛圖》1幅,絹質,通長85釐米,寬45釐米,畫心縱55釐米,橫38釐米,以深綠色綢緞裝裱,天杆為竹質扁形細軸,地杆裝圓柱形木軸,軸杆上繪描金捲雲紋,畫面正中繪一上樂金剛雙身像,上樂金剛四面十二臂,全身裸露,通體藍彩,主臂摟抱明妃,其餘各臂手中皆握一法器,右腳踩一仰魔,左腳踩一伏魔, 明妃赤身裸體,通體紅彩,緊貼主尊,仰面垂髮,與主尊深情接吻,畫面上部分為藍、黃、白、紅、綠五格,繪上樂金剛雙身像五尊,畫面下部分為五龕,繪護法金剛和祖師像,整個畫面以藍、紅二色為主,敷色凝重,色彩豔麗;彩繪木雕上樂金剛像1尊;木質供桌、供椅各1件;供花2束;木雕彩繪花瓶2只;印花綢料3塊。 [4] 

拜寺口雙塔歷史文化

  • 名稱由來
拜寺口,原名“百寺口”,因此處曾有多達100餘座的廟宇而得名。
  • 民間傳説
傳説很久以前,有一年兵荒馬亂,山泉枯竭,民不聊生。有一天晚上,在紫石山前拜寺廟裏的老增依稀聽到有人在半空中説話。
拜寺口雙塔 拜寺口雙塔
“此地不可久留”。老和尚出廟觀看,只見拜寺廟東西兩側各約50來步遠的地方不知何處飛來了兩座亭亭玉立的佛塔。老和消心想,天長日久難耐孤寂,只有鐘聲為伴,若有這兩座塔相陪那該多好,決不能讓它們再飛走。於是老和尚心生一計,點着一把火燒傷了東邊一塔,西邊一塔也就留下來了。因而得名“飛來的”拜寺雙塔。此後這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3] 
  • 崇尚佛教
11~13世紀,寧夏地區是西夏王朝的京畿重地,西夏人崇尚佛教,統治者不惜重金,向宋朝乞賜佛經,還從遙遠的西域請來大德高僧講經説法,西夏皇族和平民百姓無不禮佛,佛教盛極一時。在當時的西夏區境內,名剎寶塔相當多,絕大部分分佈在賀蘭山東麓的山谷間。西夏開國皇帝元昊信奉佛教,幼年時就通曉佛學,在他的倡導下,西夏人在賀蘭山拜寺口建造了佛祖院,寺廟規模很大,隨寺廟而建造了拜寺口雙塔。 [3] 
  • 相關藝文
拜寺口雙塔是賀蘭山東麓較有名的佛教古塔之一,早在明代編纂的《嘉靖寧夏新志》中,就收錄有安塞王朱秩炅《拜寺口》一詩,盛讚雙塔的絕世雄姿:
風前臨眺豁吟眸,萬馬騰驤勢轉悠。
戈甲氣銷山色在,綺羅人去輦痕留。
文殊有殿存遺址, 拜寺無僧話舊遊。
紫塞正憐同罨畫,可堪回首暮雲稠。 [3] 

拜寺口雙塔文物價值

拜寺口雙塔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能的結晶,已成為研究西夏曆史的重要文物古蹟。 [3] 
拜寺口雙塔風景(1)

拜寺口雙塔保護措施

1986年,寧夏文物管理部門曾經組織對雙塔進行重新修繕。 [3] 
1988年1月13日,拜寺口雙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2003年,為了保護包括拜寺口雙塔周邊在內的賀蘭山植被,寧夏回族自治區在賀蘭山實行封山禁牧,在拜寺口附近居住的村民被悉數遷出並安置。 [3] 

拜寺口雙塔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拜寺口雙塔坐落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西部的拜寺口。 [3] 
  • 交通信息
自助遊
1、乘車地點:銀川市新月廣場
乘車時間:旺季每天8點、9點發兩班車
票 價:賀蘭山岩畫15元/人 拜寺口雙塔10元/人
自駕遊
銀川---進入G110國道--靠右進入文昌路立交--靠右進入石銀高速公路--賀蘭山岩畫靠左--右轉進入鎮蘆路--右轉進入G110國道--左轉進入鎮蘇路--左轉進入進入Y051,直行5公里為拜寺口雙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