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拜學英

鎖定
拜學英,回族,1963年出生,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機關黨組成員、自治區紀委駐自治區政協機關紀檢組組長。
中文名
拜學英
民    族
回族
出生地
寧夏涇源
出生日期
1963年
畢業院校
西北民族學院

拜學英簡介

現任寧夏涇源縣科委主任。是寧夏科協五屆委員,九屆涇源縣政協委員、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寧夏分會會員,寧夏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會員,寧夏固原文協理事,關隴民俗學會理事。
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機關黨組成員、自治區紀委駐自治區政協機關紀檢組組長。 [1] 

拜學英個人經歷

1982年,他高中畢業後被吸收為少數民族幹部,分配到最南面的新民鄉工作。1984年考入西北民族學院學習2年,因學習成績優異被學院評為“三好”學生。畢業後曾先後在縣委組織部、縣科委工作並擔任領導職務,在盡職盡責的搞好本職工作時,撰寫了大量探討山區經濟發展,脱貧致富,黨組織建設、重視科技的論文,為山區發展獻計獻策。他幾乎把全部業餘時間用在讀書和寫作上,讀書使他充實,寫作使他勤奮。
拜學英 拜學英 [2]
1986年開始在區內外報刊雜誌發表新聞通訊,調研報告,理論探討,民俗研究等方面的文章一百五十篇二十餘萬字,有三十五篇新聞稿件在各類評獎活動中獲獎,連續四年被寧夏四家新聞單位評為通訊員,受到表彰獎勵,有力地宣傳了涇源的兩個文明建設。
1988年他的愛好轉移到文學創作上,幾年來共發表詩歌、散文、小説、報告文學計一百多篇六十餘萬字。他的文學創作,注重弘揚主旋律,注重對家鄉山水風光,回族風情的介紹,使偏僻閉塞的涇源被外界所知曉。
1997年,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六盤霧中行》,計九十篇十九萬字,受到了評論界的關注與好評;2000年,他撰寫的反映扶貧幫困,山鄉變化的長篇報告文學《世紀末的行動》被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他在工作之餘撰寫的又一部力作,三十萬字,寧夏區黨委副書記任啓興為該書作序。他還在《朔方》、《新疆回族文學》、《六盤山》等刊物上發表反映回族生活的小説九篇十一萬字,發表在《新疆回族文學》1998年第三期上的中篇小説《販子》,在寧夏固原地區第三次文學作品評獎活動中榮獲二等獎。
1998年他的事蹟被寧夏電視台拍製成專題節目《業餘作家拜學英》在寧夏成立四十週年大慶前夕播放,影響強烈。在業餘時間創造輝煌。在業餘創作上,獲得各種榮譽獎項四十三次。在工作方面,1996年牽頭實施的《商品肉牛配套技術推廣項目》被寧夏區政府評為科技進步三等獎;同年他被自治區科委評為科技成果推廣計劃工作先進個人;1997年被當選為縣第九屆黨代會代表;1998年被當選為政協涇源縣第九屆委員會委員、常委;1998年當選自治區科協五屆委員;同年“七一”建黨節被縣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1999年被縣政府評為內部安全保衞工作先進個人;1999年被國家科技部授予全國科技扶貧服務獎,受到表彰獎勵。

拜學英任免信息

2016年12月,拜學英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機關黨組成員、自治區紀委駐自治區政協機關紀檢組組長,免去自治區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職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