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拜倫龍

鎖定
拜倫龍是一種發現於蒙古的小型獸腳類恐龍,屬於較進步的傷齒龍類,其體長約為1.5米左右,其生存年代為晚白堊世。拜倫龍擁有相對於身體較大的腦顱,且其雙目視覺具有較大的重疊,是一種機敏的小恐龍。古生物學家曾在葬火龍的蛋與胚胎化石附近發現過拜倫龍的胚胎化石。目前尚不清楚到底是拜倫龍的寄生行為,即把蛋產在了葬火龍的蛋窩中讓葬火龍“幫助”照顧(類似於現生杜鵑的寄生行為),還是葬火龍會捕食傷齒龍類的胚胎來餵養自己的寶寶。
中文名
拜倫龍
拉丁學名
Byronosaurus
模式種
傑氏拜倫龍(Byronosaurus jaffei
分類位置
獸腳類,副鳥類,傷齒龍類
產    地
蒙古,烏哈託喀
時    代
晚白堊世,坎潘期,距今約8000至7500萬年前
地    層
德加多克塔組 (Djadokhta Formation)
命名人
馬克·諾維爾,彼得·馬克維奇,詹姆斯·克拉克(Mark Norell, Peter Makovicky and James Clark)

拜倫龍命名由來

拜倫龍的種名和屬名來源於蒙古科學院—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聯合考察的資助者拜倫·傑夫。以他的名字命名這種恐龍意在感謝他對考察的贊助。

拜倫龍信息和形態學

目前算上最近被歸入到拜倫龍的兩件幼體標本,共有4件拜倫龍的標本被髮表出來。兩件幼體標本的歸屬仍存在一定的爭議。
正型標本:IGM 100/983,保存了不完整的頭骨和頭後骨骼 [1]  [2] 
歸入標本:IGM 100/984,一段吻部化石 [1]  [2] 
歸入標本:IGM 100/972和IGM 100/974,為兩件幼體化石的頭骨 [3] 
拜倫龍具有以下特徵組合與其它獸腳類恐龍相區別:上下頜前端具有緊密排列的數量較多的牙齒。上頜骨參與了外鼻孔後緣的構成。腦顱第五腦神經孔下方有一非常發達的脊(otosphenoidal crest)。齒骨的外側面觀基本呈一個三角形,其外表面有一系列排列在溝中的滋養孔。淚骨具有極度加長的前突,位於眶前窩的背側。牙齒的近中脊和遠中脊都缺乏鋸齒。上頜孔和眶前窗之間具有一個非常寬的骨質間隔,且該骨質間隔在整個背腹向延伸的過程中沒有插入到上頜骨的內側。鼻腔與眶前窗之間通過上頜孔與眶前窗之間的骨質間隔內的一個通道相連。上頜骨貼近腹緣的位置有一條溝,與齒列幾乎平行,裏面有很多小滋養孔 [1]  [2] 
拜倫龍骨骼輪廓圖 拜倫龍骨骼輪廓圖
拜倫龍頭骨化石 拜倫龍頭骨化石
拜倫龍化石 拜倫龍化石

拜倫龍系統發育位置

近期的系統發育分析顯示拜倫龍屬於較進步的傷齒龍類,其系統發育位置相對於寐龍,金鳳鳥,中國獵龍和曲鼻龍更為進步,而較傷齒龍,蜥鳥龍原始 [4] 
拜倫龍的系統發育位置 拜倫龍的系統發育位置

拜倫龍食性

傷齒龍類普遍具有相對較大的腦部,和較好的雙目視覺,這使得很多古生物學家默認它們是天生的獵手。然而,和典型的肉食性恐龍相比,傷齒龍類也具有一些不太相同的特徵。如典型的肉食性恐龍的牙具有細密的小鋸齒。典型的傷齒龍類的牙齒雖然也有鋸齒,但是這些鋸齒過大,並且鋸齒間隙也非常大。除此之外,如拜倫龍等其它傷齒龍類的牙齒沒有鋸齒。沒有鋸齒的牙會降低切割肉類的效率,因此也有一些研究認為傷齒龍類是植食性或者雜食性 [5]  。還有一些學者認為牙齒沒有鋸齒的傷齒龍類是植食性,而牙齒有鋸齒的傷齒龍類是肉食性或雜食性 [6] 

拜倫龍生殖生物學

拜倫龍的胚胎化石起初被歸類為伶盜龍,經過後期更詳細的形態學對比才把它們歸入到拜倫龍。這兩枚胚胎化石與一件葬火龍的蛋與胚胎關聯的標本被一同發現,説明這兩種恐龍的蛋胚胎曾經處於同一個蛋窩內。早期的研究提出了兩種解釋,一種解釋認為這是拜倫龍的寄生行為,將蛋產在葬火龍的蛋窩內,等待葬火龍媽媽幫忙照顧幼崽。第二種解釋認為葬火龍捕食了拜倫龍的胚胎用於餵養自己的幼崽 [7]  。近期的研究在發現這兩件胚胎的葬火龍蛋窩附近又找到了一個傷齒龍類的蛋窩,因此另外一種解釋認為,這兩件胚胎頭骨化石就是從另一個窩裏衝過去的 [8]  。至於這三種觀點哪種正確,還需要更多的證據去驗證。畢竟,由於化石證據的有限性,很多基於化石本身得到猜想往往存在多解性。
參考資料
  • 1.    Norell M A, Makovicky P J, Clark J M. A new troodontid theropod from Ukhaa Tolgod, Mongolia[J].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0, 20(1): 7-11.
  • 2.    Makovicky P J, NORELL M A, CLARK J M, et al. Osteology and relationships of Byronosaurus jaffei (Theropoda: Troodontidae)[J].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2003, 2003(3402): 1-32.
  • 3.    Bever G S, Norell M A. The perinate skull of Byronosaurus (Troodontidae) with observations on the cranial ontogeny of paravian theropods[J].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2009, 2009(3657): 1-52.
  • 4.    Pei R, Pittman M, Goloboff P A, et al. Potential for powered flight neared by most close avialan relatives, but few crossed its thresholds[J]. Current Biology, 2020, 30(20): 4033-4046. e8.
  • 5.    Lü J, Xu L, Liu Y, et al. A new troodontid theropod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central China, and the radiation of Asian troodontids[J].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10, 55(3): 381-388.
  • 6.    Hendrickx C, Hartman S A, Mateus O. An overview of non-avian theropod discoveries and classification[J]. PalArch'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aeontology, 2015, 12(1).
  • 7.    Norell M A, Clark J M, Demberelyin D, et al. A theropod dinosaur embryo and the affinities of the Flaming Cliffs dinosaur eggs[J]. Science, 1994, 266(5186): 779-782.
  • 8.    Grellet-Tinner G. A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oological characters: A case study of saurischian dinosaur relationships and avian evolution[M].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