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招應

鎖定
招應指的是一種行為所造成的效果,還是説“惺惺”,人家在辦公室裏工作,你們幾個説閒話,“招應”人,也就是打擾他人,天津俗語説是“招擾”。“招擾”兩個字,全是捲舌音,天津人齒音重,就將“招擾”改成“招應”了。
中文名
招應
外文名
The confession
性    質
一種行為所造成的效果
天津俗語
招擾

招應解釋

招呼﹑理睬。 [1] 

招應使用環境

“招應”,給對方添麻煩,同住一幢樓,今天借根針,明天借條線,都不是大事,“招應”人。日久天長,惹人膩煩,口上不説,心裏也念叨“某某某不招應人,心裏難受。” 是對那些懶漢的批評。當然,有的時候也是出於無奈不得不求鄰居幫忙,家長上班去了,孩子託付給街坊:“爺爺奶奶給照看着點。”下班回來説句感謝話:“瞧,總招應您。”也是禮貌。鄰居爺爺奶奶心好,“沒嘛,孩子也乖,放學回來拿鑰匙就回家了,我就是囑咐一句先喝杯水。”明明是“招應”人,一句好話,就把情義還上了。天津人會來事兒,更會哄人兒。
只是近來一些人的養寵物,實在是太“招應”人了。養鴿子,天不亮就嘟嘟地開始叫,吵得人想睡個懶覺都不行,早早地就陪着鴿子起來了,不管愛聽不愛聽,你都得一旁恭聽。還有人在樓裏養狗,弄得樓裏又髒又臭,動不動地還傷人,有的孩子怕狗,嚇得孩子不敢出門。大家有意見,他説上捐了,合法,你還不得干涉人家的自由。他就是不想想,十幾户人家同住一幢樓,光你一個人“自由”,行嗎?有的人“招應”人不自覺,你真沒有辦法。

招應厚道的天津人

天津人厚道,講面兒,“惺惺”,是以平和的心境對於外界事物,而“招應”則又是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換一種心態,對於無法忍受的聲音,找上門去,當街一站:“你還讓我們活不活了?”兩句話,説不攏,打起來了,那就不是天津人了。再有,把鄰居的“招擾”看成是故意搗亂,也是找上門去:“你怎麼總招應人?”話不投機,又是一場官司,那樣大家的日子也就都過不好了。
寬以待人,是天津人的美德,天津俗語,也表現了這種美好的民風。
參考資料
  • 1.    招應  .在線漢語詞典[引用日期2019-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