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拖鏈電纜

鎖定
拖鏈電纜是一種可以跟隨拖鏈進行來回移動而不易磨損的高柔性專用電纜便叫拖鏈電纜,通常也可稱之拖曳電纜,坦克鏈電纜。
中文名
拖鏈電纜
外文名
Drag chain of cable
場    合
在設備單元需要來回移動的場合
目    的
防止電纜糾纏磨損、拉脱掛和散亂
又    稱
拖曳電纜,坦克鏈電纜
實    質
把電纜放入電纜拖鏈中
應用領域
工業電子,倉儲冶金,消防起重

拖鏈電纜簡介

在設備單元需要來回移動的場合,為了防止電纜糾纏、磨損、拉脱、掛和散亂,常把電纜放入電纜拖鏈中,對電纜形成保護,並且電纜還能隨拖鏈實現來回移動 [1] 

拖鏈電纜組成

1.抗拉中心
在電纜的中心根據芯數數量以及每根芯線交叉區域的空間裏儘可能的有一個真正的中心線填充(而不是像通常情況下,用一些填充料或廢塑料製成的垃圾芯線填充)這種方法能有效的保護絞線結構,防止絞線遊離到電纜的中心區域。
2.導體結構
電纜應該選擇最具柔韌性的導體,一般來説導體越細,電纜的柔韌性越好,但導體過細,會產生電纜纏繞現象。一系列長期的實驗提供了單根導線的最佳直徑,長度和節向的屏蔽組合,它有最佳的抗拉能力。
3.芯線絕緣
電纜內的絕緣材料不能彼此粘滯。而且絕緣層還需要支撐每股單股的導線。因此只有在高壓成型的PVC或者TPE材料才能用於拖鏈的數百萬米電纜中的應用過程中證實他的可靠性。
4.絞線
絞線結構必須以最佳的交合節距繞在一個穩定的抗拉中心周圍。然而由於絕緣材料的應用,絞線結構應按運動狀態設計,從12根芯線開始,因該採用成束絞合的方式。
5.內護套
甲冑式擠壓成型的內護套取代廉價的羊毛材料,填充物或附屬填充物。這一方法能保證絞線結構不會散亂。
6.屏蔽
用優化的編織角度將屏蔽層緊緊的編織在內護套外,鬆散的編織帶會降低EMC的保護能力並且屏蔽層也很快因屏蔽的斷裂而失效。緊密編織的屏蔽層同時具有抗扭力的作用。
7.外護套
由不同的改良材料製成的外護套具有不同的功能,有抗UV功能的,有抗低温功能的,有耐油的以及成本優化的。但所有的這些外護套都有一個共同點,高耐磨性,並不會粘附任何東西。外護套必須是高柔性的但也要有支撐功能,當然應該是高壓成型的 [2] 
KYF12J4ZT-NC拖鏈 KYF12J4ZT-NC拖鏈

拖鏈電纜型號

TRVV:銅芯丁晴聚氯乙烯絕緣、丁晴聚氯乙烯護套拖鏈電纜。
TRVVP:銅芯丁晴聚氯乙烯絕緣、丁晴聚氯乙烯護套、軟護套鍍錫銅絲網編織屏蔽拖鏈電纜.
TRVVSP:銅芯丁晴聚氯乙烯絕緣、丁晴聚氯乙烯護套對絞總屏蔽拖鏈電纜。
RVVYP:聚氯乙烯絕緣耐油聚氯乙烯護套軟電纜。 [4] 
導體:多股超細精絞無氧銅絲,直徑0.1±0.004毫米。如有特殊需求可根據客户技術指標,另行選擇其他型號銅絲。
絕緣:特殊混合丁晴聚氯乙烯材料絕緣。
顏色:依據客户指定。
屏蔽:鍍錫銅絲網編織密度85%以上
護套:混合丁晴聚氯乙烯專用耐彎曲、耐油、耐磨、防水護套。
拖鏈電纜種類繁多,芯數從單芯到60芯不等,單芯面積更是涵蓋類了0.08-60的所有型號 [3] 

拖鏈電纜應用

拖鏈電纜主要應用於:工業電子系統,自動生成線,倉儲設備,機器人,消防系統,起重機,數控機牀和冶金工業。

拖鏈電纜要求

1、拖鏈電纜的敷設不能扭曲,即不可從電纜捲筒或電纜盤的某一端解開電纜,而應先旋轉捲筒或電纜盤將電纜展開,必要時可將電纜展開或懸掛起來。用於該場合的電纜只能直接從電纜捲上取得。
2、必須注意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有關信息可在柔性拖鏈電纜選型表中尋找) 。
3、電纜必須鬆散的並排敷設在拖鏈中,儘可能分開排列,用隔片分開或穿入支架空擋的分離空洞中,在拖鏈中電纜間的空隙至少應為電纜直徑的10% 。
4、拖鏈中的電纜不得相互接觸或困在一起。
5、電纜的兩點都必須固定,或至少在拖鏈的運動端必須固定。一般電纜的移動點離拖鏈端部的距離應為電纜直徑的20-30倍。
6、請確保電纜在彎曲半徑內完全移動,即不可強迫移動。這樣電纜彼此間或與導向裝置這間可經相對移動。經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後,最好檢查一下電纜的位置。該檢查必須在推拉移動後進行。
7、如果拖鏈折斷,則其電纜也需要更換,因為過度拉伸造成的損壞無法避免 [3] 

拖鏈電纜注意事項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工業自動化令能量供應系統經常超負荷運作,導致電纜無法正常工作,在某些嚴重的情況下,電纜“起旋”和斷裂導致整個生產線停產,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 [1] 
參考資料
  • 1.    白麗英, 李道禹, 郭華,等. 一種拖鏈用軟電纜:, CN 105355288 B[P]. 2017.
  • 2.    王波. Igus電纜為拖鏈的移動供能樹立新標準[J]. 農業機械, 2017(4):130-130.
  • 3.    佚名. 滿足各種移動應用的拖鏈與電纜[J]. 現代製造, 2012(50):51-51.
  • 4.    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組織編寫.煤礦物資手冊 下[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10.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