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拔模

鎖定
拔模通常用於對模型、部件、模具或沖模的豎直面添加斜度,以便藉助拔模面將部件或模型與其模具或沖模分開。拔模,鑄造時為了從砂中取出木模而不破壞砂型,往往零件毛胚設計帶有上大下小的錐度,叫拔模斜度。拔模斜度有三種形式:增加厚度法,加減厚度法,減小厚度法。
中文名
拔模
外文名
Draft
三種形式
增加,加減,減小厚度法
作    用
對模具或鑄件的面做錐度調整
拔模斜度
上大下小的錐度
要    點
確定拔模方向

拔模拔模的概念

拔模是對模具或鑄件的面做錐度調整。一個用於成型或鑄造的零件必須被正確設計和適當拔模,以便取出模具。拔模角被應用在一個擴展分型線相反的方向,如圖1所示。 [1] 
圖1拔模 圖1拔模

拔模模具拔模

拔模就是為了保證模具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產品能順利脱模,我們設計模具的時候有時就沒有設置拔模度,而是用我們手工拋光時候自然形成的斜度(很小)這樣也能保證脱模的。其實對於高精度零件,只要你模具型腔和型芯表面粗糙度小(用拋光或工藝磨牀),不用拔模也能順利脱模的。當然頂杆設計也要合理。

拔模確定拔模方向

在圖2中,通過杯形蛋糕這樣一個簡單的圖例來解釋什麼是拔模方向。注意到杯形蛋糕的底部已被拔模,按圖2所示方向可以防止杯形蛋糕卡在盤中。相同的想法也被使用在塑料製品中。它們必須被正確地拔模,否則可能會被周圍的模具卡住。為了在塑料製品中使用拔模分析,需要先確定拔模方向。
拔模方向是塑料件從模具中被頂出的方向。可以簡單地把它理解為一個杯形蛋糕遠離杯形蛋糕盤的方向。這個盤的頂部平面的方向就是拔模方向。拔模方向也可以比作“最小阻力方向”。貫徹這種思路,模具設計者能用盡可能少的材料設計出容易頂出塑料製品的模具。這樣也有利於降低模具的成本,如圖2所示,箭頭表示拔模方向。這個方向既可以是平面、面或表面的法向,也可以是所選的線、邊或軸的方向。 [2] 
圖2拔模方向 圖2拔模方向

拔模拔模斜度的設計

由於塑料冷卻時出現收縮,會使塑件緊包在成型芯上。為了便於脱模,與脱模方向平行的塑件表面.都應設計合理的拔模斜度。
塑件的拔模斜度取決於塑件的形狀和壁厚以及塑料的收縮率。斜度過小則脱模困難,會造成塑件表面損傷或破裂;但斜度過大也會影響塑件尺寸的精度,如圖3所示。在許可的情況下,斜度α應稍大,一般取α=30'~1.30'。 [1] 
圖3塑件的拔模斜度 圖3塑件的拔模斜度
若成型芯較長或型腔較深.則斜度應取偏小值;反之可選用偏大值。常用塑件的拔模斜度見圖4。
圖4常用塑件的拔模斜度 圖4常用塑件的拔模斜度
參考資料
  • 1.    劉建華. 材料成型工藝基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
  • 2.    陳超祥,胡其登.SolidWorks高級教程簡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